最近看到茶館講到一些軍事記者,果不其然又發揮了民族主義本色,用極強烈的黨派意識把照道理要很中性的軍購,弄得烏煙瘴氣。這招扁八年就玩過了,也不讓人意外,但讓筆者意外的點在兩個,一個是睜眼說瞎話的功力提升太多,多到一點都不自然,另一個是針對性質太強,不是針對執政黨,是針對國家的需求。
坦白說,筆者不相信這是背後的啥軍火商不同,所以想走的路線不一樣,知道台灣對外軍購是哪些人主導,國內的軍火商在幹嘛的人,不會信這種商業邏輯。說難聽點,現在反軍購的一些人,其理由連深藍的「國粉」都很難接受,背後答案其實呼之欲出,不過我們不用直接講。
這篇要提的是,你怎麼看待軍購的評判,其標準應該放在哪裡。
最高的標準就是需求,筆者認為這應該沒人會反對,重點是需求到底放在哪裡,則判斷的基準就會很不相同。這個讓我們從下而上,逐步建構一個架構,讀者會比較容易抓到那個點在哪。
首先,質量與數量是一個概念,用打電動的概念去兵推可以,但現實來說不會因為打電動的結果,去設定我們要購買的數量。在最下層的野戰戰術層次上更是如此,「國軍的訓練很廢,所以我們買什麼都沒用」,算是最常見的反軍購理由,個人的道理說的過去,整體來說就不行,因為廢不廢是比較出來的。
在台灣的野戰戰術上,怎樣對假想敵的進犯做出防禦的判斷?舉個例子,也就是近年吵很兇的,是否要買M1主戰車的爭論。如果有人針對重量跟台灣的道路適性不加來解釋,基本上犯了兩個錯誤,一個是把兵器本身的性能凌駕在戰術上,另一個是忽略就戰略層次來說,你買戰車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會需要主戰坦克上場,一定是解放軍登陸的劇本,這個劇本會不會發生,取決很多外在國際環境,但就以陸軍建軍的標準來說,則不能以幻想視之。
主戰坦克在戰術上的功能不出三項:
- 是對付送上岸的解放軍坦克,這完全是可以預估的,因為搶灘登陸跟港口卸載是完全不同的層次,解放軍能否用登陸載具,送上什麼種類、幾台都可以評估。由於可供坦克登陸的點就那些,港口更不用說,依此評判購買主戰坦克的優勢,不言自明。
- 逆襲登陸上岸的輕裝解放軍,由於近代的單兵反坦克火力提升,所以購買更高等級的坦克,不見得可以有效的反擊與肅清灘頭,這道理上是說得通的。但這關鍵仍然在數量,如果要用更容易被擊毀的舊款,重點應當放在機動性跟數量上,用交換比來算,機動力高可以迅速抵達灘頭附近的舊型坦克,真的會比晚一天,但保證解放軍完全沒辦法處理的新型有效?這本質上仍取決於解放軍的登陸能量。
- 戰略威嚇性,也就是存在艦隊的概念。基本上如果台灣只有本田貨卡改裝的小型甲車,解放軍登陸時的壓力會小很多,輕型兵器就可輕易擊毀,那麼數量就是優勢。但在一、兩個營的登陸步兵的前方,有一個戰車連的存在,壓力就會倍增,更不用提若是M1等級的主戰坦克,解放軍若沒有足夠的手段,或是戰術上快速搶佔高地跟城鎮,精神上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
現實不是打電動,你永遠要考慮士兵在戰場迷霧下的反應。
也就是說,軍購新一代主戰坦克的理由,大致上都是成立的,問題只剩下數量跟配置位置。後勤維修的能力夠不夠,這反而在其次,可以包裹在軍購項目中,除非真的貴到靠杯,我們需要100台結果錢只夠買10台,不然打個折80台也是可以接受。
用野戰戰術的考量,你要在意的點,應該優先放在敵方可能送上怎樣的兵力跟裝備,我們有哪些有效反制,以及備用的手段。畢竟台灣不是全島每個點都可以大軍登陸,解放軍在登陸後的作戰劇本受限,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多很多。
另一個是,所謂F16V的價錢跟數量,那篇報導若不是智障就是匪諜在寫。近代戰機的價錢一直往上飆是事實,而單一架的作戰性能比前一代的更高也是真的。性能的差異不能用戰力比1:4,就說我們買四分之一的量就好,或者說用數量比只有原本的一半,戰力就只剩下一半。
比較具體的比較應該是,1 vs 1的情況下新一代的作戰能力當然較高,可以用相當2倍的戰力去換算個數字。但如果是4 vs 4的情況,那麼差異不會是打電動般的換血掉兩架,而是直接4 : 0清空,如果我方的新一代戰機可以保持一定的數量在天空,面對舊型的結果將會是把對方剃光頭,我方一點損失都不會有。
數量當然是個問題,但是新一代的20架跟上一代或是上兩代的比,你絕對不能類比成相當於過去的60架,所以我們買貴了。更不提台灣是守勢作戰,台海上空能塞的戰機沒那麼多,中央山脈造成的雷達死角也多,價值很難用數量去衡量。
下層的作戰結構是這樣,上層的戰略架構又如何?
這就是所謂的劇本想定,你認為解放軍會怎麼想,武統台灣需要怎樣的兵力基礎,又要怎樣展開跟進攻,更重要的是準備時間跟作戰時間,以及外交迴旋的時間到底多少?
軍事上要滿足戰略的需求,在台灣這種守勢作戰的國家中,時間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為,如果台灣的固守戰力很強,中國要事前準備一年半載的時間,才有十足把握一舉攻下,那麼戰爭反而不會爆發。正常腦袋的人都曉得,喊打喊殺半年,搞到全世界6成的貿易航路保費暴增,沒人受的了。反之,台灣的防禦能力非常弱小,中國只消準備一個月,隨便都可以送上兩萬大軍登陸,台灣連反擊的能力都沒有,那麼中國早就殺過來,連談都不會談。
換言之,對台灣來說,軍購的真正目的是要增強戰力,遲滯中國對台攻擊的時間,降低冒進的成功率,同時減少所有中國對台軍事攻擊的選項。舉個極端的例子,假設台灣跟米國一樣人人擁槍,解放軍上岸要怎樣進駐城鎮?保證比伊拉克的美軍還要痛苦跟緩慢,你必須預設每一個人都可能掏槍射擊,每間房子都會有半自動槍械朝外射擊。這在軍事上根本是惡夢,你除了逐屋清理以外,根本別無他法,這種速度打下一兩個鄉鎮都不知道幾個月了。
就以軍購的角度來說,購買怎樣的東西可以討論,畢竟軍方是用自己的戰術需求去推演,真正高層的戰略武器,反而很難自由選購。全面的武器國造不現實,要求全部外送不實際,你始終要面對自衛需要花錢的事實。
筆者是認為,你要評判軍購,就戰術角度應該要用遇到的戰鬥狀況去評估,然後依照評估提出需求,最佳跟次佳與備用方案等等。至於能否買到,買到的數量跟後勤能否支撐,再拿來做為判斷的依據,決定是否要買還是換方案。
要以戰略層次來看,第一步就是放下無謂的國族主義,今天談軍購的根本就是你認為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管你叫他國號是什麼。所以你應該會把最大假想敵,中國解放軍的侵略當成一個既定事項,認真的評估我們需要增強多少軍力,來降低中國侵略的機率。另一方面,怎樣的對國際宣示台灣的自衛意志,讓周邊國家跟強權,可以依照這個意志,去制定較為合適的外交策略跟國際戰略。
台灣若在意志上擺明就是伸手牌,還是擺爛牌,人家就會不把你當一回事看。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遇到的,是打一開始就否定軍購的人,而且還不是國造派,那你當他是匪諜好了,反正就算是假的,結果也會跟真的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