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企劃觀點】線上如何導流變現?線下如何強化認同?試著從「品牌」角度找出三種「策展」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品牌都陷入一種窘境:線上或線下各自都做得很到位,卻不知該如何整合串連。
raw-image

從前從前,大部份零售品牌不是自己開店,就是到商場上架寄售。

只要你的位置夠好商品夠優,花錢打個幾波廣告,逢年過節再做些販促,基本上就沒啥問題。

但後來出現了網路購物、BLOG業配、多元電商、社群經營,再到網紅與自媒體KOL時代,搞得大家幾乎都很難跟上消費趨勢的瞬息改變。

於是,市場出現了兩種大好大壞。

一種好是,幾個優秀的新創傳媒,都茁壯成數十萬人的新聞平台;另一種好是,實體店面品牌(能活下來的)也更加強大,各據山頭。

一種壞是,自媒體的社群互動強即時性高,卻不知如何將流量變現;另一種壞是,實體門市的既有熟客逐漸流失,卻學不會吸引網路新客群...

raw-image

說起來挺矛盾。

線上線下看似完美的強項,卻尷尬地都變成難以翻身的弱項。

這正代表了,以前那種只單純好好做商品、或好好做新聞的「一生懸命」品牌行銷模式,在這消費選擇過多的時代,的確有點僵硬。

但也很有趣。

就有如這些年「策展」的轉變一樣,從原本只是博物館、美術館才有的展示機制,卻蛻變為取代快閃店、博覽會擺攤的全新行銷概念。

故事看似不同,骨子裡卻非常接近。

因為以前大家看的是「互動」和「空間」,但現在更著重是「體驗」和「場域」,無論是策展還是行銷。

所以,我想提供三種「品牌策展」思維,讓陷入窘境的品牌,也可以嘗試思考看看囉~

一、不要貪求大眾,而是聚焦小眾

"小眾市場"這四個字,聽在傳統老闆耳裡應該會很刺耳吧?(笑)

但這就是品牌策展的首要:主題/聚焦。

現在消費者更著重品牌個性,也更喜歡品牌的親近度;如果對他們來說你只是「一個賣家」,那取代就很高了。

但如果你是「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那就大大不同。

以前品牌是想要讓客人喜歡、或相信自己,但現在則要讓客群更加「挺自己」甚至「跟隨自己」。

這不容易做到。

因為你必須讓品牌形象更鮮明、更突顯、更"像個人"一樣地分享溝通聊天;而不是老在發販促訊息、或轉貼別人的文章。

你必須要踏進一個熱愛且熟悉的「小眾領域」,開始產出屬於自己的觀點、原生價值內容,提升品牌的「話語權」,然後成為裡面的意見領袖。

深耕主題聚焦,才有辦法吸引同好,之後產生話題擴散。

就像策展初期,你不可能奢望誰都感興趣,而是要鎖定那些"一定會來看展"的愛好者。

無論以前如何,請開始專注經營小眾市場,而不是討好大眾。

否則小心將會落入品牌被遺忘、各方都不討好的模糊定位喔!

raw-image

二、不是異業合作,而是跨界聯名

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食品界早就開始這麼做了。(笑)

從霜淇淋口味強調日本知名農場、名家抹茶,到牛奶糖變零食口味,珍奶也變成冰棒...等,這就是跨界的力量。

就算它沒有很好吃(咦),但品牌形象的提升、同時吸引年輕族群注意,加上兩方既有受眾與粉絲的市場話題,絕對是雙方受益的優質行銷模式。

延續第一個概念,「強化同溫層」絕對是突破窘境的第二要方。

當然,聯名對象也不能隨便亂找。

除了量體規模接近、質感形象與高度相符之外,尋找不是”加分”而是"加乘"的品牌也非常重要。

單純的異業只是加分,而能碰撞出火花、強化專業形象的相關產業才叫加乘。

所以,當策劃聯名活動的時候,就不只做做一般交換票券、互捧發文這麼簡單;而是能引起小眾市場的大量關注、進而引發新聞話題性的內容發展。

就像是策展單元。

從如何吸引受眾接觸(主題概念)、過程該如何體驗(觀賞互動)、該讓他們思考震撼到什麼(創意端景),都是需要用心包裝與設計企劃的。

raw-image

三、不僅短期合作,而是共生聯盟

一個品牌要做到線上線下都很強大,是很困難的。

因為那需要增加一個完整的專業行銷或營銷團隊。

所以當自媒體找上零售品牌聯名限量商品,或零售品牌遇上了自媒體聯名節目講座,就是在彼此互補與學習,進而成為一個產業的聯盟概念。

線上運用線下的門市/會員/場地/商品,來規劃相對的商品或活動。

線下運用線上的人流/點閱/即時/創意,來策劃相對的影音與專欄。

不是要搶走對方的優勢,也不是想吃下對方的市場,而是想像多一把槍、多一把劍;原本你只是陸軍,那對方就是來增援的一支海軍。

這種關係應該要長期化,才能一起把餅做大。

目標能夠產生磁吸效應,讓原本聚焦的小眾市場,變成更寬廣的共生市場。

品牌策展,永遠要從大局著眼,再到小處著手。

從線上到線下的行銷整合,不只販促廣宣,而是內容價值的思維佈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0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想要轉型卻總煩惱市場太小,建置費用太多,人員又訓練不足,疫情的衝擊下不得不隨時代潮流衝擊進行數位轉型,但真的要進行數位轉型可能連最基礎的數位化卻可能還一知半解,筆者在協助企業最常碰到的就是上述的問題,數位轉型不再於轉型二字,而在於如何了解數位化的思維認知操作,筆者長期協助企業在數位化的轉型上琢磨,思
Thumbnail
想要轉型卻總煩惱市場太小,建置費用太多,人員又訓練不足,疫情的衝擊下不得不隨時代潮流衝擊進行數位轉型,但真的要進行數位轉型可能連最基礎的數位化卻可能還一知半解,筆者在協助企業最常碰到的就是上述的問題,數位轉型不再於轉型二字,而在於如何了解數位化的思維認知操作,筆者長期協助企業在數位化的轉型上琢磨,思
Thumbnail
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疫情促進數位轉型加速,網路成為最熱門的銷售渠道,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市場越臻熱絡,電商的下個挑戰便是如何讓自己在無限賽局中獲得比賽權,不致退場。為此,我們應該要著重改善什麼,好在戰場上繼續生存下去呢?本篇結合了自己的行銷觀察,試圖解開下個戰場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疫情促進數位轉型加速,網路成為最熱門的銷售渠道,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市場越臻熱絡,電商的下個挑戰便是如何讓自己在無限賽局中獲得比賽權,不致退場。為此,我們應該要著重改善什麼,好在戰場上繼續生存下去呢?本篇結合了自己的行銷觀察,試圖解開下個戰場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品牌草創時期資源不足是正常的,一人身兼多職理所當然,行銷資源上更是要甚麼沒甚麼,所以儘可能的找免費資源來使用,畢竟在訂單還不穩定的狀況下,每個月都在燒營運資金,不必要的費用當然能省則省,但公司未來的營運計畫要預留操作空間,不論甚麼產業,除了眼前的營運之外,未來幾年的市場跟走向,要有概略的推估,人才徵
Thumbnail
品牌草創時期資源不足是正常的,一人身兼多職理所當然,行銷資源上更是要甚麼沒甚麼,所以儘可能的找免費資源來使用,畢竟在訂單還不穩定的狀況下,每個月都在燒營運資金,不必要的費用當然能省則省,但公司未來的營運計畫要預留操作空間,不論甚麼產業,除了眼前的營運之外,未來幾年的市場跟走向,要有概略的推估,人才徵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滑著臉書動態,都可以看到許多臉書廣告,但在一閃而過的廣告下,怎麼樣的照片才能給消費者耳目一新,吸引消費者點擊並且下單呢?品牌行銷的關鍵因素究竟為何? Table of Content 掌握品牌行銷關鍵因素 品牌行銷-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透過創意,達到品牌一體化,增加品牌價值 掌握
Thumbnail
滑著臉書動態,都可以看到許多臉書廣告,但在一閃而過的廣告下,怎麼樣的照片才能給消費者耳目一新,吸引消費者點擊並且下單呢?品牌行銷的關鍵因素究竟為何? Table of Content 掌握品牌行銷關鍵因素 品牌行銷-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透過創意,達到品牌一體化,增加品牌價值 掌握
Thumbnail
很多品牌都陷入一種窘境:線上或線下各自都做得很到位,卻不知該如何整合串連...
Thumbnail
很多品牌都陷入一種窘境:線上或線下各自都做得很到位,卻不知該如何整合串連...
Thumbnail
行銷預算該放在門市販促還是網路廣告?其實策展也是一門好選項!
Thumbnail
行銷預算該放在門市販促還是網路廣告?其實策展也是一門好選項!
Thumbnail
發現很多用心在研發的客戶,可能太專注於研發,在行銷產品和服務比較不熟練,就以三個常見網路行銷問題上,來聊聊這件事!
Thumbnail
發現很多用心在研發的客戶,可能太專注於研發,在行銷產品和服務比較不熟練,就以三個常見網路行銷問題上,來聊聊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