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對外的聯繫溝通管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自媒體主流為,FACEBOOK、IG、YOUTUBE、LINE@等等社群媒體。

品牌的單向溝通,通常目的在於品牌形象、產品露出、購物促銷導流,而雙向溝通重視與消費者的互動,每一筆反饋都是相當重要的品牌體驗。品牌的雙向溝通,除了商品的傳達之外,客戶諮詢的過程、專業內容的解析、甚至退貨的金流及物流便利性,都是經營的重點。不只是品牌在傳達商品訴求,消費者同時也再提出需求,雙方達到某種程度的共鳴,造就了訂單成交的契機。

選擇經營溝通管道要先確定目標對象

受眾族群的年齡分佈、生活習性與慣用平台,甚至在不同的平台,主推不同的商品線,將正確的產品放到對的位置上。

因為媒體廣告的成本攀升,許多品牌已經不再像過往那樣在大型通路砸廣告預算,轉向操作精準行銷,尤其在LINE@2.0上線後,這個趨勢更是明顯,過去吃到飽的訊息廣發,轉成以訊息量計費,讓擁有上百萬會員的品牌與購物平台完全吃不消,促使各家廠商紛紛轉向其他平台操作。

品牌溝通的另一個面向,從文宣設計上傳達給消費者,透過圖像、影像、字體、版面編排等元素,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呈現出品牌價值、產品效果等目的,創造自身的商業價值。

在文宣的製作上,無論原本的初衷再好,最終呈現的效果無法傳達商業價值,這樣的設計就沒有任何意義。商業價值有可能是,品牌形象、品牌族群訴求、商品曝光、產品行銷、公益活動等等目的,只要達到其中之一,都是有價值的文宣。

以上相關廣告文宣,充滿我們每天的生活日常,從社群平台FACEBOOK、IG、LINE官方,到多媒體平台YOUTUBE、各種APP平台上無所不在,而我們其實也已經習慣這種模式,不想看,就略過、關閉就好。

但通常我們總是會被幾個莫名的文案、圖片、旋律、廣告歌曲吸引,多停留一下看看它再說甚麼,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契機就在這時開啟,或許當下的你不一定需要它,一旦當你需要時,就會想起它。

當消費者開始了商品體驗後,考驗的就是品牌的實力與經營能力,如何讓消費者在品牌所設定裡面的情境展開體驗,把商品價值最大化,品牌溝通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用圖像、影音各種方式引導,在引導體驗過程中,加入其他產品線帶入更多的情境模式,各個單品串連起來就成了一個面,將品牌故事與價值傳達給受眾族群,階段性的去達到品牌想要傳達的訴求,最後達到銷售的目的。

再優秀的品牌都會有疏失,再好的商品都會有瑕疵,無論如何,記得留下一個暢通的「客訴管道」,讓你的消費者們方便「抱怨」。

有些時候並不是商品不好,而是在過程中某些地方認知不同,造成了誤解,而我們只有解決客戶的情緒,才能有下一次服務的機會,品牌能走多遠,來自於客戶有多高的回購率,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都盡可能地協助客戶解決問題。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購物經驗,買到不適合的商品,但卻很難找到品牌客服回應,甚至是退換貨窗口,最後因為商品本身也沒多少錢,就算了吧,不想浪費時間。

在廠商的角度來看,確實減少了一次退貨造成的損失,但這個消費者永遠不會再回購,對於一個用心經營的品牌,這才是最大的傷害。

近幾年許多產業嘗試轉型,當線下購物轉成線上銷售,看似已經不再需要「人」作為購物的媒介,一切由系統完成銷售行為,雖然減少了人事成本的支出,但也減少了人所帶來的銷售溫度,一切必須仰賴廣告文宣及影音的溝通傳達力,更是另一種品牌實力的考驗。

而面銷帶來的「過多關心的協助」,其實會延伸不少壓力,許多實體店家已經會主動與顧客保持距離,不再主動交談,僅有眼神的交流或點頭的示意,來創造舒適的購物空間,但實際上我們仍然希望享受人所帶來的服務,差別只在於「主動打擾」與「被動打擾」,當你需要,我們才出現。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5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5/02
行銷操作沒有甚麼秘訣,大多都是跟風、跟著事件走,依照傳統節日、新聞時事的追蹤,比的是誰的資訊速度快,就跟網紅開箱各家新店、各個排隊美食一樣,越早發文發影片,獲得的流量就比較好,後面才跟上的創作者,自然就不會取得這麼多的關注。速度,會是成敗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5/02
行銷操作沒有甚麼秘訣,大多都是跟風、跟著事件走,依照傳統節日、新聞時事的追蹤,比的是誰的資訊速度快,就跟網紅開箱各家新店、各個排隊美食一樣,越早發文發影片,獲得的流量就比較好,後面才跟上的創作者,自然就不會取得這麼多的關注。速度,會是成敗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當品牌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接下來該做的是讓市場認識你,在品牌廣告的規劃上,盡可能的讓所設定的受眾族群觸及你的廣宣。前面全部所做的基本功,都是為了品牌可以走到使用者面前,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購買慾望,創造銷售數字才是最後的目的。 提升觸及率的重點,必須將所有自媒體管道打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受眾反饋在哪
Thumbnail
當品牌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接下來該做的是讓市場認識你,在品牌廣告的規劃上,盡可能的讓所設定的受眾族群觸及你的廣宣。前面全部所做的基本功,都是為了品牌可以走到使用者面前,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購買慾望,創造銷售數字才是最後的目的。 提升觸及率的重點,必須將所有自媒體管道打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受眾反饋在哪
Thumbnail
品牌曝光的方法,一般都會定位在廣告預算的多寡,去選擇曝光的通路跟方式,但這些平台通常有許多競爭者,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競價、出價遜於對手時,很容易被淹沒在眾廣告裡,而要大量去拚觸及、拚轉換率行銷預算又是很沉重的負擔,雖然說與同業競價廣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利用優勢去創造流量,吸引不同的消
Thumbnail
品牌曝光的方法,一般都會定位在廣告預算的多寡,去選擇曝光的通路跟方式,但這些平台通常有許多競爭者,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競價、出價遜於對手時,很容易被淹沒在眾廣告裡,而要大量去拚觸及、拚轉換率行銷預算又是很沉重的負擔,雖然說與同業競價廣告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利用優勢去創造流量,吸引不同的消
Thumbnail
以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以目前品牌的對外溝通,分為付費媒體以及自媒體兩種管道。付費媒體屬於對外單向溝通,自媒體是與消費者的雙向溝通。 付費媒體廣告分類大致為,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GOOGLE聯播網、YAHOO原生、報章雜誌、大眾運輸、EDM、電話訊息廣告等等相關行銷。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Thumbnail
我們都有過相同的經驗,被A廠商廣告吸引了,但搜尋比較之後,買了B廠商的同類型商品,因為B廠商的可被搜尋的內容讓我更有信心,不費吹灰之力帶走A廠商花費預算得來的潛在客戶。
Thumbnail
我們都有過相同的經驗,被A廠商廣告吸引了,但搜尋比較之後,買了B廠商的同類型商品,因為B廠商的可被搜尋的內容讓我更有信心,不費吹灰之力帶走A廠商花費預算得來的潛在客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