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中有另類音樂、實驗音樂、前衛音樂,電影界也有實驗電影、B 級電影或藝術電影。那書呢?出版界有沒有非主流形式的書?
肯定有,而且主題冷門、乏人欣賞銷路不好者絕對大有書在。可是似乎跟音樂或電影比較起來,書的實驗性比例就沒那麼顯著,頂多是主題偏冷或排版創新,但若論及寫作手法或內容構成,書市上就很少見那種足稱怪異或實驗的出版品了。
前陣子逛牯嶺書街,看到「一人出版社」攤位,陳列著我有買且頗鍾意的《風格練習》,便去找攤主攀談聊表心意。但誰都知道,不趁機推銷主動上門的消費者就是不盡職的攤主,所以我就被推了另一本名叫《咿咿咿》(Eeeee Eee Eeee) 的翻譯小說,作者有個東方名字 (Tao Lin / 林韜),一看就感覺像怪書,果然攤主點頭道是,續問我有沒有看過卡夫卡的作品?
「有喔?那這本就像是網路時代的卡夫卡。」
「是喔!」
「2010 年的書,已經絕版,頗得門道中人好評,很輕量,看完還可賣二手,應不必愁賣不掉。」
於是我買了。賀被推坑。
昨天看完,怪異非常,不消說我會在這裡打字介紹,應該是有什麼打到我。引段在美國偶遇此書大受震撼後決定親自翻譯並找人出版的譯者所言:
「生活不在不遠處的假期裡,不在想法組成的說法裡,也不在計畫和準備裡。一切正在發生。一切同時存在。我們完整的生活由碎片組成,而這些無聊的碎片原來如此有趣。我在主角的世界裡躲藏,透過他毫無意義的虛無生活,重新感覺每一刻的存在。一旦你毫無預設,原來所有下一句都值得期待。」
我亦有類似感受。小小一本怪書,依然能夠釋放出一些信號讓只有同磁場的人能接收到。頻率、感應,書也可以,豈不妙哉。
所以我不會放漂二手,我想持續保有那個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