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九歌出版的新書《論重複》,印象中上一次買書是好幾年前了,大概也是為了讀書會買的。難得畢業之後還有機會參加哲學讀書會,況且書也不貴,很快就下訂取貨了。結果,這是一本翻譯差強人意的書,非常生氣,覺得曾經認真對待這本譯作的自己被當成傻子耍,同時也非常沮喪,對於台灣出版業。
但總而言之,因為有讀書會,讀這本書或多或少還是有幫助的(是的,這份 Credit 並不想給譯者,而是給認真參與的大家)。
對本書感興趣的人,強烈建議先點此看線上試閱,如果翻譯可以接受再入手繁中譯本。
齊克果以筆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修斯,在書中以第一人稱視角書寫所見所聞,以及從中延伸探討的主題:重複。
非常迷人的主題。
就書中描述來看,重複,不僅僅是再來一次,而是一種使活動者具創造性的動態過程。相比於「記憶」,或者說回憶,回憶雖然也帶有某種重複性,但是這種活動並不具有創造性,其本質是不動,且與重複相反,它恰恰僅僅是再來一次。
回憶是我在現在調動出對過去的記憶,讓它再現一次。而過去的記憶是沉澱的僵死的東西,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是無法對它做出任何改變的。當然,我們可以去討論「修改過去記憶的各種例子」,然而那就是在討論一種「去改變」的情況,而不是現在我們所要討論的記憶的本質。
與記憶反方向的,是「希望」。希望很美好、很理想,但你沒試過,你還沒抵達,它永遠在遠方,你碰不到,你其實並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而與未知的未來接觸的那一剎那的體驗,便是「新奇」和「有趣」。你的感官被挑逗,接觸到「新」事物,但那事實上並不具有創造性,只是你碰到了一下新東西,然後就沒了。你與當下接觸的新東西又回歸各自的位置,彼此無關、萍水相逢。你並沒有在它之中創造出什麼,它也只是嶄露它原本的面貌給你看,僅此而已。
...
康斯坦丁給出許多經驗上的例子,佔主要篇幅的,莫過於貼身觀察、分析與討論一位年輕人對女孩的愛,以及之後麻煩的收場。康斯坦丁認為這對戀人之所以走到這步,是因為年輕人根本不愛這個女孩。弔詭的是,乍看之下年輕人卻很愛這個女孩,好像沒有他不行,年輕人變成愛情的詩人,將女孩化作謬思,對他百般渴求,他想他,朝思暮想,靈感源源不絕。
然而這樣的愛卻不是重複的愛,當然也不具有創造性。事實上,年輕人是在回憶,將女孩作為鑰匙,一種啟動的機關,激活自身過去對愛的崇高認知和理念,並且透過創造詩詞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再現對過去的記憶。「再說一次這就是我所渴望的愛,愛是如此的崇高」這是年輕人朗詩、寫詩的意義,年輕人進行表面的創造活動,所做的卻僅僅只是再來一次。一旦談到與女孩的真實相處,真正要去重複的日常,年輕人便避之唯恐不及。畢竟「女孩激發了年輕人的詩人的可能性,每一次一想到她就覺得她很新鮮」(23),而真正愛情的日復一日必將破壞這個新鮮。況且女孩只是年輕人通往記憶的媒介,倘若出現在現在,將損毀那屬於他自己的愛情的,而諷刺的是那個毀滅他的愛情的,正是使他產生屬於他自己的愛情的謬思。
到這裡,我們看到一些重複的反例,以及跟重複很像,但事實上與重複相反的東西。在下一篇文章中將嘗試繼續說明,作者不僅認為在重複中才能創造,還認為有一種在創造中所進行的重複,是降低了他人的主體性,首先意在創造自己,實則是回憶自己的活動。
作者提出許多正反兩面的例子,正面的像是笑鬧劇為什麼使人創造出我們未實現的可能性,以及反面的像是活在自己幻想中的哥本哈根的年輕女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