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溫層也可以是你人生的墊腳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來不是同溫層拖著我停滯不前,而是我拿同溫層當藉口拒絕往前走!💡


(照片:四川亞青寺)

(照片:四川亞青寺)


你笑他也跟著笑,同樣的笑點、同樣的想法,在別人都不了解你、都誤解你的現實世界中,還有個人可以跟你一起笑一起哭,這裡是唯一讓你感受到溫暖的地方,這裡就是你的同溫層,為什麼這麼好的地方很多人都說「你必須要打破、要離開、要跳脫同溫層」?即便如此,你的身體依舊選擇那個讓自己感到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



是的,談到同溫層,大部分的人都是聽到偏負面的描述,似乎待在同溫層就像待在毒窟般,會傷害人的身心靈,所以總建議你要「跳出同溫層」,因為他們擔心你在同溫層待太久會無法適應外面的溫度,就像在暖氣房一直待著,一出門就覺得外面好冷,因此老躲在家裡不願意出門。



同溫層的暖度讓人陷入情緒的地獄


為什麼需要跳出同溫層?其實不是怕你無法適應花花綠綠的世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同溫層待久的人會在心裡養出一隻名叫「應該」的怪物,這個「應該」總覺得跟你不同溫度的人就是不好、不對、不應該。就像井底的青蛙一樣,只有這口井是好的,外面的都是不好的。



而「應該」讓你遇到那些「不應該」時,情緒會開始波濤洶湧,沮喪、憤怒、批判、失落。就像看到博愛座上坐了位一直在滑手機的高中生,而高中生的面前站了位大肚子的孕婦,你心裡會升起個「沒公德心」的念頭,然後拍下影片上傳到社群,一群跟你同溫度的人跟著在下面留言批判這位高中生。做這段行為時,你的內心會呈現什麼情緒?「不爽、生氣、激動」。



然而,一個只有是非黑白對錯的人,很容易遇到你的對立色,就像章成禪師說的輪迴的原理「你愈不想遇到,就愈碰得到」(*註1)。在同溫層的你就會不斷的遇見不同溫度的人,情緒不斷地因此上沖下洗,於是透過星座運勢來說服自己,最近行星逆行,所以才會這麼情緒化。事實上,同樣是行星逆行,同星座的人,有人可以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你卻陷入情緒地獄,原因,其來有自。



職場上最容易遇到一種同溫層:下屬VS主管,這群員工會有個LINE群組,群組中不斷地討論今天哪個主管又做了什麼事,A說:「我聽到會議室傳出罵人的聲音」,B接著說:「光頭今天又發火了,他就只會把責任丟下面的人,沒水準。」,C補槍說:「對啊,我還聽說他會升上來是因為跑去陪老闆打網球,難怪能力差也能當主管。」



這個光頭主管成為這群人的對立面,成為他們的「不應該」,這個設定讓他們面對光頭主管時,情緒就容易奔騰,而覺得職場生活真苦悶。所以同溫層就是這麼一回事,待久了,那個「應該」會阻斷其他溫度的資訊進入,於是你的世界會越來越單一與偏執,看事情越來越容易不爽,你被同溫層給綁架與控制。



即便一開始是你的個人意願進入同溫層,但最後卻沒有意志讓你有能力走出來,就像一直在刷短影音刷上癮時,手指會停不下來一樣。於是,跳出同溫層成為你的必須選擇。



智慧的運用同溫層,讓它成為你的大力丸


其實同溫層不是不能待,而是需要運用智慧與技巧的「待」,善於運用同溫層的人,比只會跳出同溫層的人,更容易打破自己人生的瓶頸。我一直被同溫層滋養著,從同溫層裡得到力量與勇氣,讓自己闖入未知的黑暗森林。以智慧善用同溫層的人不會有那個「應該」的怪物出現,因為你並沒有把同溫層的溫度當成你的標準溫度。



判斷哪個同溫層可以待、哪個不能待,是智慧運用的關鍵點,一個可以待的同溫層,這裡頭的人不會告訴你「外面的世界都是壞人」,反而他們談的都是「要怎麼在外面幸福地生活著」,比如說一樣的員工群組,一邊是不斷地批評公司、批判主管;另一邊是討論各種學習資訊和最新的技術分享,後者就是可以待的同溫層,因為你會在這裡面跟著一群人一起不斷的學習與成長。



在適合當大力丸的同溫層裡,你會發現裡頭很少人會渴望取得你的認同,他們不在乎那種互相拉扯的黏膩關係,但是他們會欣賞你獨特的見解或個人成長經驗。這種同溫層在公司內部其實是存在的,只是他們可能不那麼容易被人知道,就像知識性網紅的流量永遠會輸給話題性網紅的道理是一樣的,但如果你有心去找,一定會找得到。



同溫層是用來滋養的而不是用來沈溺的


前陣子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的人使用社群媒體,但他們仍開放少數,其中一個就是YouTube,他們認為YouTube是具有教育性質的社群媒體。然而你會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是來YouTube學習,更多的會是打發時間或沈浸於各種有趣的影片。所以YouTube是被你用來滋養?還是沈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連續追劇的經驗,看劇看到欲罷不能,把十集連續劇一次看完,從早到半夜,吃飯、上廁所、洗碗盤時,眼睛都離不開螢幕,當最後THE END出現時,你的身體感覺如何?精神感覺如何?~是的,這就是「沈溺」的感覺。



當你選擇目前需要的大力丸,還要知道進入同溫層讓自己充電完畢後,必須要立刻回到目前正前進的道路上,就像賈伯斯把自己在宗教吸取的養分放在事業一樣,一個懂得選擇並善用同溫層的人,你身邊那群同溫度的人會成為你的道友,彼此相互扶持,你會發現自己不是孤獨一個人在奮鬥,有一群人一直在身邊陪伴著你,他們不是你的家人,有可能連面都沒有見過,但是你卻可以不斷的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一股溫暖,似乎在不斷提醒「勇敢的為自己的未來奮鬥,遇到任何問題,我們都會支持你!」



最後,你會發現一個真相「原來不是同溫層拖著我停滯不前,而是我拿同溫層當藉口拒絕往前走!」


(*註1)請參考章成禪師的文章“轉世輪迴中,人的「功課」形成的真正原因”,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Egoglk


*******


《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自我覺察》


這次想聊的是❤️職場政治學~面對派系小圈圈,該如何自處❤️


無論公司規模大小,一定會有小團體或派系出現,派系通常以主管為分類標的,比如說你是A協理的人馬,他是B協理的人馬;而小圈圈呢,則以關係親疏遠近來分類,常聚再一起聊天或聚會的一群人,很容易被視為一個小團體,而這類的團體通常也具有排他性。而你,如果不小心是圈圈外的人,或者即便你是圈圈內的人,也有可能出現被排擠的一天,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堂課我們來聊聊所謂的職場「政治學」,所謂的西瓜靠大邊就一定是必勝法則嗎?不一定喔,老子的方法說不定會比較適合。


這個12/15週日晚上,就讓我們來一起聊一聊這門「職場政治學」,我們週日晚上見❤️


➡️要參加線上「週日夜聊聊~~豐盛意識 自我覺察」者,請事前加入LINE群組


​👉 LINE群組連結 https://line.me/ti/g/LFhEzSFDx9


👉時間:每週日晚上 20:00 ~ 21:30 Microsoft TEAMS會議室


***

日期 聊聊主題


12/15 職場政治學~面對派系小圈圈,該如何自處

12/22 生存本能的直覺力

12/29 Y2025的自我機會點

1/5 情緒管理與情緒滋養

1/12 居家與辦公桌是個人能量的延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Y CHEN 人生花滿院的沙龍
22會員
171內容數
人生是一段築夢之旅。 築夢也逐夢。 就讓這場夢。 變成一場「好夢」。
2025/04/27
​💡你遇到的人和事,不是偶然,而是靈魂所寫下的劇本,目的要你透過它們,找到真相~~靈魂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4/27
​💡你遇到的人和事,不是偶然,而是靈魂所寫下的劇本,目的要你透過它們,找到真相~~靈魂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4/20
在心底最深的地方,真正的你,想過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0
在心底最深的地方,真正的你,想過怎樣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You are who you choose to be, and you always will be.” ~ ~ Lady Gaga
Thumbnail
2025/04/13
​“You are who you choose to be, and you always will be.” ~ ~ Lady Gag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的不如意,可能是因為廣度不夠,了解太少。 不退縮的作法,也是最好的做法,就是現在就抓住機會進步 身心俱疲,可能會是進步的副作用,但是,持續跟監持,就是你的良藥。
Thumbnail
我們的不如意,可能是因為廣度不夠,了解太少。 不退縮的作法,也是最好的做法,就是現在就抓住機會進步 身心俱疲,可能會是進步的副作用,但是,持續跟監持,就是你的良藥。
Thumbnail
這幾年常看到「同溫層」出現在媒體的用語中。常見的場景多出現在政治圈,受到委屈的議員或立委,獲得同黨同志為其叫屈抱不平的聲援。也難怪,大家都是同屬同一個圈子,有相似的價值觀、立場、想法,因此較能獲得圈內人的認同。在同溫層中取暖,有時宛如出門走在寒冬大雪裡,手腳冰冷之際,有人親自為你送上薑母茶,好暖心⋯
Thumbnail
這幾年常看到「同溫層」出現在媒體的用語中。常見的場景多出現在政治圈,受到委屈的議員或立委,獲得同黨同志為其叫屈抱不平的聲援。也難怪,大家都是同屬同一個圈子,有相似的價值觀、立場、想法,因此較能獲得圈內人的認同。在同溫層中取暖,有時宛如出門走在寒冬大雪裡,手腳冰冷之際,有人親自為你送上薑母茶,好暖心⋯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今日在冥想時,跟小夥伴們分別說說話跟冥想,感應到憤怒時,憤怒小夥伴給我展現具體的憤怒形象,原來像是水墨在水中暈開的樣子,容易被影響的原因,就像是聞到屁味一樣,當下界線被侵犯、不舒服、反感,所以再次碰到,可以的話,離開當下環境,不行的話,認出憤怒,但不要衝動,除了危急的事情必須決定,其他等憤怒散去..
Thumbnail
今日在冥想時,跟小夥伴們分別說說話跟冥想,感應到憤怒時,憤怒小夥伴給我展現具體的憤怒形象,原來像是水墨在水中暈開的樣子,容易被影響的原因,就像是聞到屁味一樣,當下界線被侵犯、不舒服、反感,所以再次碰到,可以的話,離開當下環境,不行的話,認出憤怒,但不要衝動,除了危急的事情必須決定,其他等憤怒散去..
Thumbnail
本心永遠是希望你去探索更高的生命價值,所以是開放且充滿挑戰及指向改變的。內在室友則會希望你留在原地,並且看似好心的為你找一堆無法變動的藉口,企圖讓你不要冒險。
Thumbnail
本心永遠是希望你去探索更高的生命價值,所以是開放且充滿挑戰及指向改變的。內在室友則會希望你留在原地,並且看似好心的為你找一堆無法變動的藉口,企圖讓你不要冒險。
Thumbnail
妳首先要知道這一層關繫。就是說妳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麽樣形成的。它其實就是來反應給妳看妳自己的一個狀態。外在什麽都不會有錯,它只是去直接的反應了妳當前的一個狀態而已。為什麽妳們很多人都很難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 就是不被這個幻像影響? 是因為妳們總覺得物質世界才是真實的,它是堅硬的,它是不可破的,它本身
Thumbnail
妳首先要知道這一層關繫。就是說妳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麽樣形成的。它其實就是來反應給妳看妳自己的一個狀態。外在什麽都不會有錯,它只是去直接的反應了妳當前的一個狀態而已。為什麽妳們很多人都很難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 就是不被這個幻像影響? 是因為妳們總覺得物質世界才是真實的,它是堅硬的,它是不可破的,它本身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所謂「同溫層」,就是遮蔽在你眼前的小點點;它們造成的結果,就是改變了你看到的圓球顏色。在同溫層裡面,你看得到「事實」嗎?你追求得到「真理」嗎?或是,如同溫水裡面的青蛙,水的溫度不重要了?
Thumbnail
所謂「同溫層」,就是遮蔽在你眼前的小點點;它們造成的結果,就是改變了你看到的圓球顏色。在同溫層裡面,你看得到「事實」嗎?你追求得到「真理」嗎?或是,如同溫水裡面的青蛙,水的溫度不重要了?
Thumbnail
將你的精神轉個方向,放在適合你的人身上,他們更值得。
Thumbnail
將你的精神轉個方向,放在適合你的人身上,他們更值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