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聆聽孩子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天,我對孩子們說:「平常都是老師告訴你們現在要做什麼,老師叫你們去做什麼,今天請你們想一想,說說看你們想要做什麼~喜歡玩什麼~」孩子們說~想去戶外溜滑梯、騎腳踏車、玩踩高蹺~我說好啊!沒問題!那我們待會就出去玩!我告訴他們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就這樣,沒有任何限制、沒有遊戲規則,只是單純的玩。我認為鼓勵孩子分享自己想做的事,並尊重、聆聽他們的想法與感受,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拍下這張照片時的我是非常興奮、喜悅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許有,或許沒有。我在後面靜靜跟著、看著、享受著這個時刻。

走到第三階時我發現她很快就抓到技巧且平穩的踏上每一階,看了我也心癢癢~想跟著嘗試呢!當她走到第五階時轉頭發現我在看著她,她露出微妙的笑容~似乎在評估這個大人是否允許這樣的行為,是否能這樣玩呢? 我笑著告訴她:「妳繼續呀!」
她聽了後繼續走,走到最上面時她發現沒辦法踩著高蹺溜滑梯,於是轉身開始沿著剛剛的階梯走下來。下來時就沒這麼順利了,開始左晃右晃,一隻腳從高蹺上離開踏在階梯上,一隻手扶著旁邊的石頭牆面,重新找回平衡感踏上高蹺並開始往下走。
但我依然沒有制止、沒有伸手協助、沒有說任何話,只是在一旁看著。走第三階時依然不穩,雙腳從高蹺上下來了,她雙手拉起繩子,帶著開心的笑容走下階梯邊看著我說:「這樣不好走!」我大笑了~~~~但依然沒多說什麼,心理覺得滿足。
從這遊戲探索裡看見孩子在沒有大人的「立即制止、規定」下是多麼美~多麼開心與自在!我信任她,我知道她會想辦法,我知道她會從這經驗中發現些什麼,或許是危險、或許是刺激好玩、或許是勇敢、或許是視野不同...不論是什麼,這是她自己經歷的、印象深刻的。原來這就是尊重,這就是愛。
奧修說:「有誰想過要尊重一個孩子嗎?根本沒有人想過要尊重孩子,孩子被視為是個麻煩。如果他安靜,他是好孩子;如果他不大吵大鬧、不調皮搗蛋,那他很乖;如果他不忤逆父母,他就太完美了。那就是孩子應該要有的樣子。但這其中沒有尊重也沒有愛可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週都有不同的早會運動,等著孩子去挑戰, 孩子對於這些挑戰都能勇於嘗試,並確實的完成哦!   這天,我們的早會運動是-踩高蹺,有些孩子有玩過的經驗, 都能自行的快步完成,但也有些孩子不太會使用踩高蹺的遊具, 所以很容易從踩高蹺上面滑下來。 一開始,老師會給予協助和教導,讓孩子順利完
Thumbnail
這天孩子們在廣場快樂的玩樂時,老師突然看見有幾個孩子將遊具頂在頭上, 雙手扶著兩旁在玩,一開始老師還不懂孩子們在玩什麼, 於是走向孩子詢問 老師:你們在玩什麼呀?為什麼要把遊具放在頭上? 孩子:我們在咚咚開啊!     老師:咦?你們是舞龍舞獅嗎?  孩子:對啊!很帥吧!   後來,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今日帶孩子到布洛克斯莊園遊戲,大家都想嘗試一下爬上去感覺, 於是決定讓孩子們爬上去看看上面的風景,但在上去以前有先與孩子說明 注意事項,也有與孩子約法三章喔。 祐瑧:老師我們可以爬上去嗎? 老師:可以喔,但是要注意安全,上面的小門不可以打開喔。 小朋友:好! 伯睿:老師我想要上去,但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
Thumbnail
生活中的幸福來自於小事,與孩子一起玩耍,感受生活的美好。即使是平凡的一天,也可以因為孩子的存在而豐富多彩。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生活實驗 六三八 她跟誰都可以一起玩。 溜滑梯時,會等旁邊的一起。 小朋友走光時,會說「人咧?」 爺爺來時,會發明遊戲,跟爺爺玩。 昨天放學她好開心,因為爸爸帶了搖控小車車,好多人跟她一起玩。 她說,下次還要爸爸帶球球去。
Thumbnail
每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它考驗的是老師如何在規範與尊重之間取得平衡,也考驗著老師與孩子如何在雙方角力拉拔中各自讓步。 而讓步的目的,是為了讓彼此的學習更向前一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週都有不同的早會運動,等著孩子去挑戰, 孩子對於這些挑戰都能勇於嘗試,並確實的完成哦!   這天,我們的早會運動是-踩高蹺,有些孩子有玩過的經驗, 都能自行的快步完成,但也有些孩子不太會使用踩高蹺的遊具, 所以很容易從踩高蹺上面滑下來。 一開始,老師會給予協助和教導,讓孩子順利完
Thumbnail
這天孩子們在廣場快樂的玩樂時,老師突然看見有幾個孩子將遊具頂在頭上, 雙手扶著兩旁在玩,一開始老師還不懂孩子們在玩什麼, 於是走向孩子詢問 老師:你們在玩什麼呀?為什麼要把遊具放在頭上? 孩子:我們在咚咚開啊!     老師:咦?你們是舞龍舞獅嗎?  孩子:對啊!很帥吧!   後來,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今日帶孩子到布洛克斯莊園遊戲,大家都想嘗試一下爬上去感覺, 於是決定讓孩子們爬上去看看上面的風景,但在上去以前有先與孩子說明 注意事項,也有與孩子約法三章喔。 祐瑧:老師我們可以爬上去嗎? 老師:可以喔,但是要注意安全,上面的小門不可以打開喔。 小朋友:好! 伯睿:老師我想要上去,但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
Thumbnail
生活中的幸福來自於小事,與孩子一起玩耍,感受生活的美好。即使是平凡的一天,也可以因為孩子的存在而豐富多彩。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生活實驗 六三八 她跟誰都可以一起玩。 溜滑梯時,會等旁邊的一起。 小朋友走光時,會說「人咧?」 爺爺來時,會發明遊戲,跟爺爺玩。 昨天放學她好開心,因為爸爸帶了搖控小車車,好多人跟她一起玩。 她說,下次還要爸爸帶球球去。
Thumbnail
每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它考驗的是老師如何在規範與尊重之間取得平衡,也考驗著老師與孩子如何在雙方角力拉拔中各自讓步。 而讓步的目的,是為了讓彼此的學習更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