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空間物種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將房屋外牆以磷光材質粉刷,發出的亮光來照亮街道...」一本書讀到這裡,總算有點意思了。

跟普通的書籍不同,這本講空間的書,內容也很有「空間感」。
一個字、一個詞、一段話,或是形容空間的文字與敘述,空間感、空間的範圍、空間的描述、文字也能與空間搭上線,總之就是很有空間感的一本書。

牆,是空間的一堵事。距離,是空間的一個度量衡。對了,說到距離,我覺得我娘應該少生了「距離感」給我。開車在路上,導航姐姐說著「前方250公尺左轉」,然後我就懵了,什麼250公尺?那是多少?腦袋轉了一圈後,就過頭了。人與人的距離,說的是一個「度」,或是太過熱絡、或是太疏離、或是真的很受傷、或是假的很抽離,最後揮一揮衣袖,還是live alone最舒服。這也是一種空間感。

最近室友家發生一些大事,住的地方多了工作夥伴,每天有七個小時要與對方"共用空間";室友的妹妹要搬回家住,雖然住的是前面,但是畢竟還是有生活空間是共用的,因此總有一種領地被侵略的感覺。理智上東南西北可以區分的很清晰,情感上卻有說不出的不適感,but 這世界上沒有人會管你的感覺,理智邏輯說不過的東西,就是一朝被打槍,就是這麼實際。

螞蟻永遠體會不到世界是什麼?因為它的空間限制了它。

有人會說,秀才不出門,也能得知天下事;也有人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個人傾向一邊透過閱讀或與人交流,拓展思維空間;一邊去世界各地走走,拓展生活體驗空間。畢竟人是體驗的動物,即使在三維空間去想像世界之大,仍諸多受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科動物的沙龍
1會員
37內容數
是你騎逞在高速公路上,還是高速公路承載了你? 是你運用時代新興科技,還是新興科技推動著你? 老話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的選擇與創造。
貓科動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10
今天來記錄一下「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分層」。 談到區塊鏈,95%的人都會鏈接到比特幣或其他數字加密貨幣...
Thumbnail
2020/06/10
今天來記錄一下「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分層」。 談到區塊鏈,95%的人都會鏈接到比特幣或其他數字加密貨幣...
Thumbnail
2020/05/22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2020/05/22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2020/05/20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會一直工作到死。」 Wow, how say that?!
Thumbnail
2020/05/20
「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會一直工作到死。」 Wow, how say that?!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