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哲學對風險研究的任務

5.哲學對風險研究的任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erbert Hörz認為哲學對風險研究的任務為下:

  1. 哲學的風險理解應在規定、本質、因果性、偶然和行為之間進行仔細的闡明和區分。只有這樣我們才有風險的管理的理論基礎。個案研究也是必要的,以便能夠分析行為的風險。重要的是,無論成功或失敗的風險都要研究。
  2. 因為危險的風險提高,也改變了我們的責任。責任作為人道支持的義務把人類責任的不可分作為種族保存的前提。因而也產生了必然的過度-從肇事者責任到後果的責任。儘管不確定的預測是現在我們行為的結果為未來世代而思考。責任的理論要考慮可能性、未來沒有階級的人類社會而塑造。因而建立的是人類的能力,終止危險風險,冒著成功的風險達成人道的目標。重要的是人類的團結,使在不同社會系統中的合作在和平的共存時,為人類冒險。
  3. 有勇氣去冒險是不夠的,必須要確定什麼是合理的風險。這要求條件分析和揭露創造阻塞的因素。若合理的行為風險並沒有成功,那風險承受者的物質上和道德上的保護很重要。
  4. 系統、批評和社會的統一之要求也適用於風險問題的探究。對於風險行為的來源我們認識的還不夠多。
avatar-img
讀書筆記的沙龍
2會員
20內容數
這是我的個人研究,我會把所有關於Hans Jonas這位德國哲學家的閱讀心得與理解,都放到這個地方來,直到我完成我的論文。:) 歡迎有興趣的人提問、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讀書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目的存在的論題中,自然目的論或目的存在作為前提在哲學主流中是很陳腐的。康德對規則Als-Ob(好像)貶低是效應歷史的太過地鑄造-在較窄的意義上和古典物理學。但現在物理學的改變如複雜系統的物理、混亂理論、自我組織的理論,讓自然目的論的問題還是保持著開放的。並不是每個領域都可以很快地分開,如jonas
Die Aktualität der Ethik von Hans Jonas Eine Kritik der Kritik des Prinzips Verantwortung  Von Jan C. Schmidt (Atlanta), DZPhil, Berlin 55 (2007) 4.54
Dimensionen der Verantwortung: Ein Werkstattbericht zur Zukunftsethik von Hans Jonas Micha H. Wern I.責任概念的一些區分 Eine Ethik der Verantwortung, die selbs
在目的存在的論題中,自然目的論或目的存在作為前提在哲學主流中是很陳腐的。康德對規則Als-Ob(好像)貶低是效應歷史的太過地鑄造-在較窄的意義上和古典物理學。但現在物理學的改變如複雜系統的物理、混亂理論、自我組織的理論,讓自然目的論的問題還是保持著開放的。並不是每個領域都可以很快地分開,如jonas
Die Aktualität der Ethik von Hans Jonas Eine Kritik der Kritik des Prinzips Verantwortung  Von Jan C. Schmidt (Atlanta), DZPhil, Berlin 55 (2007) 4.54
Dimensionen der Verantwortung: Ein Werkstattbericht zur Zukunftsethik von Hans Jonas Micha H. Wern I.責任概念的一些區分 Eine Ethik der Verantwortung, die sel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