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文化與土地之我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武漢肺炎疫情肆虐,藝文演出頻頻受到影響,於是文化部祭出了紓困方案,來幫助相關產業與從業人員。在這之中也有批評聲浪,質問「文化部有甚麼了不起的」的聲音產生。那我們口中的「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國家為什麼需要「文化」?如果沒了「文化」人民又該何去何從?這一連串的問題,就讓我們先從「什麼是文化」開始回答起吧。

圖片擷取「沃草 WatchoutTW」Youtube頻道。

文化等於氣候?

「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包含了「物質、制度、精神」三個方面,還可劃分為「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領域,簡單的來說,文化就是社會的總和。 可是今天沒有要從以上的觀點去討論什麼是文化,在這麼複雜的話題之下,直指源頭的話,我會說「文化等於氣候」

「文化等於氣候」這個觀點一定是特別的,但卻不是無憑無據的。我們設想一個問題,假如你生活在沙漠地區,你每天起床後要取水、吃飯、勞動,你的生活型態一定必須符合你所生存的環境,你不可能像居住在農田的居民一樣去農耕,或者採集。勢必會選擇游牧的生活方式;相反的,居住在海港城市的居民也不會選擇游牧的生活型態,勢必會出海捕魚。彼此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

我們再把舉例貼近台灣一些。基隆是個海港城市,並且經常下雨。基隆人的包包裡有極大機率會有一把雨傘,因為下雨是基隆的常態,出門帶傘的生活習慣也成了基隆人的常識。我有個朋友是基隆人,她在高中時考上了台北的學校,因此,每天都要搭火車到台北讀書。而早上的基隆很常下雨,她就會帶上雨傘出門,到了台北進了班上後她發現,全班只有她一個人帶傘,而且她的傘還是濕的。然後她發現原來台北人不常每天帶傘出門,這讓她感到驚訝。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氣候」決定了某個地區的生活型態。沙漠地區、森林、港口、城市、郊區,每個地區都有著只屬於自己的氣候環境,在那些環境生活的人們,會因「氣候」的關係產生不同的生活模式,這些生活模式會慢慢發展成某種「群體性」的標誌與象徵,也就是某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最後這些習慣會成為一種樣板,被記錄下來,最後就形成了所謂的「文化」。

所以我們可以說「氣候決定生活」,「生活產生文化」,因此「氣候等於文化」!

小至「美食文化與職場文化」

這個論點也可以套用在其他文化之上。不同氣候環境會產出不同的作物,北方人生產小麥,小麥做成麵粉,所以北方人吃麵食。南方盛產稻米,因此南方人主食為稻米。原住民種植小米,多餘的小米會拿來釀酒,就有了小米酒。四川人四面環山溼氣重,平日無法出汗會導致生病,因此四川人靠「吃辣」來排汗,產生了特有的「四川料理」。

不同國家的環境與風情不同,盛產的作物也不一樣。這些作物自然就會入菜,發展出當地特有的美食文化,那是只屬於那個地區的文化,一種群體記憶。相信許多人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電影《料理鼠王》中,評論家柯柏吃了雜菜褒後,思緒瞬間被拉回小時候地場景。因為那個味道與烹調方法是只屬於那個時期的,那個地區的人們記憶。

如果我們把「氣候」解釋為一種生活模式,在職場上的互動也可以看做是「氣候」的表現。每個職場的「生態」不同,文化也就有所差異,就會產生不同職業的「職場文化」。

你有土地認同嗎?

土地認同是這幾年很常被討論的話題,之前有個評論家說過「台北人很常在定義自己」,這件事情討論起來可能要打好幾篇文章,這裡先簡單粗暴的下個結論,那就是台北人缺乏「土地認同」。

如果說「文化」是源自於氣候,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們,自然而然就會認同這塊土地所產生出來的文化,了嗎?

在這個資本主義當道與全球化的時代,城市與城市越來越相向,住在都市的人們越來越喪失土地認同的意識。土地與文化之間似乎產生了一個薄薄隔層,隔開這一切的就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城市統一化」。因此台北人為什麼很常在定義自己、很常在找認同。在2019年的台北藝術節,主題設定為「我們(沒)有認同」,就是因為如此。

因此有沒有「土地認同」這件事對於一個國家是重要的。可是「土地認同」又與「文化認同」有著些微的不一樣。文化認同可以直指任何文化,例如:熱愛韓國明星,所以認同韓國文化;熱愛中國,所以認同中國文化。可是「土地認同」是專屬於居住在此居民所共享的,擁有「土地認同」可以讓整個群體產生向心力,變得更團結。

在找認同這件事時就等於是在問自己「我是誰」(關於「我是誰」的討論可以去看上一篇文章:雜談│錢是否定義了存在的意義),這個哲學上的千古難題總是困擾著人類,而大多數人都會從土地認同、文化認同或是民族認同等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所以文化部真的很了不起嗎?

綜合以上的觀點,「文化是國家的根本」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反而是個事實。在資本主義的年代,若是一切都用金錢去衡量,國家的價值與底蘊將會蕩然無存,一定還有更深層的價值,是只屬於這個地區的人民所共享,那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發覺呢?

因此,文化工作者就很重要了。這些文化工作者與藝術工作者就是在做這些事。文化部向來容易被外界質疑是「政治化妝師」,淪為政治妝點的工具,鄭麗君對此重申「文化不為政治服務」。

文化工作者經常去發覺、展現、搬演、倡議、複刻、重現許多議題,這背後往往反映了這塊土地的故事。不論是「拍謝少年」、「三牲獻藝」、「灣生回家」、「俗女養成記」、「雲門舞集」、「霹靂布袋戲」、「花甲男孩轉大人」,等重要的文化作品與團體,還是更更多偉大的文化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們。因為有這些人們的付出,讓觀看這些的我們能夠「看見」這些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群體記憶」,因此「台灣」這塊土地的「土地認同」才能慢慢地被建立,才能知道「我是誰」。

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聊到這裡先拋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當你遇到外國人時,你會說自己是來自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若你回答「台灣」或是「中華民國」,背後反映的是「土地認同」還是「文化認同」?就像上述所言,這兩者之間有著微妙的差距,我認為這兩個的差距關鍵性的決定了這個問題的走向。

如果用一個歷史的角度思考,「鄭成功」這一個歷史人物在「台灣史」與「中華民國史」的歷史定位截然不同。在台灣史中鄭成功是國姓爺,是民族領袖。可是在中華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鄭成功是個來自日本的倭寇,是個賊。

而造成這個差異性的原因,是因為「台灣」這個島嶼的歷史與地理,都十分複雜且特殊的關係。當然以上的論述非常的簡單粗暴,只是想簡單地拋出議題去鼓勵大家思考。就像「日治時期」與「日據時期」這兩個名詞的爭論一樣,背後反映的就是文化與土地認同的差異性。

文化與土地之我們是誰

這個主題著實龐大,實在難以在這篇文章說盡,不過在此只想重申一件事情,文化對於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做為一個藝術工作者,若有任何人對此提出質疑,我都會不辭辛勞的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很重要。

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定義任何問題,希望留給讀者去思考。人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去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而「我們是誰」這個問題,就更有賴於整個群體去思考了。

————————

————————

聯絡資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9會員
39內容數
這個專題請搭配「歐摩的垃圾山」這個 Podcast一起服用。 每一集都會針對社會觀察、哲學思想、藝文活動、文化以及隨筆心得,拋出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訂閱專題可以支持我持續創作更有價值的內容,也可以閱讀每一集的精鍊內容。 更希望能與我互動討論,把這些議題融入生活,讓生活看見更多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些職業在「自由市場」的機制下,無法成為高薪職業,甚至是達到平均薪資的職業。如果我們說「工作權」等於「人權」,那在「工資不平等」與「貧富差距」的情況下,「工資」間接反映出「工作」的價值,那是否就可以解釋為「人權」上面的不平等。
某些職業在「自由市場」的機制下,無法成為高薪職業,甚至是達到平均薪資的職業。如果我們說「工作權」等於「人權」,那在「工資不平等」與「貧富差距」的情況下,「工資」間接反映出「工作」的價值,那是否就可以解釋為「人權」上面的不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Thumbnail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Thumbnail
一個民族既文化並不是可以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可以去改變的。 文化是一種根深蒂固在人的思想,影響人言行和態度。 從一個城市中的街道,便可以一葉知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Thumbnail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Thumbnail
一個民族既文化並不是可以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可以去改變的。 文化是一種根深蒂固在人的思想,影響人言行和態度。 從一個城市中的街道,便可以一葉知秋。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