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星期一。一首歌。一杯咖啡。一個故事。
日期:2020/03/23星期一
音樂:帕格尼尼24隨想曲
咖啡:肯亞
故事:酸是咖啡的靈魂
咖啡師說:「酸,是咖啡的靈魂。」
那酸是什麼?
酸就是情感。
最近,突然很喜歡喝:肯亞!
才知道原來在咖啡豆的排名裡,肯亞的酸度是排第一名!
他本身就有酸的體質。
但在烘焙、沖煮的選擇功力和技術下,酸表現的程度就非常多元而難以控制。
烘焙師說:「肯亞不難烘,只是需要選擇。」
「選什麼?」
「選你要多酸?烘淺,酸就留得多;烘深,酸就愈少。」
「但酸是肯亞的靈魂啊!」
「是的。但烘深一點點不意味他的靈魂不見了,而是轉變成另一種溫和內斂的酸,另有一種風味。」
「所以,烘豆師要怎麼選擇?」
「通常要賣錢的東西,不是看烘豆師要什麼?而是看客人要什麼?」
「哦?那大部分的客人要什麼?」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肯亞在產區那環,算是一種很穩定的豆子,幾乎不會斷貨,品質也幾乎是穩定的。每家咖啡館幾乎都會有肯亞,客人進咖啡館也多少都會點肯亞,但真正會買肯亞豆子回家沖的比例,很少。」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酸,不好沖,也不好懂。」
「大部分的客人不愛酸吧。」
「大部分。」
這段對話,讓我想到最近我都在吃酸梅。梅子最近成熟了,我有個很奇怪的嗜好,就是愛吃初釀的梅子,梅子都還可能帶點綠綠脆脆的我就吃了!
酸嗎?超級酸!還會帶點苦味。媽說,看我吃,她嘴角就酸起來了。
看來我的耐酸度是高的。
我想,也許是因為這樣,最近我潛意識中,喜歡新鮮的酸。去咖啡館時,只要有肯亞我就點肯亞。結果發現每個咖啡館老闆都會跟我說:「哦!你喜歡酸哦。」我才知道原來,肯亞是一種訊號,傳遞著客人的喜好。然而,若再從客人的喜好來推想,也許這喜好和季節有關!不是嗎?
這陣子,喝了淺焙的肯亞、中深焙的肯亞、手沖的肯亞、塞風壺的肯亞、掛耳包的肯亞,也喝了不同溫度下的肯亞,喝老闆沖的也喝自己沖的。在喝這麼多不同風味的酸後,有一天,我在編曲時,腦海中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一直想起一段旋律~
一開始沒去理它,但漸漸的發現,它怎麼出現的頻率那麼高?是一首我聽過的曲子!但一下想不起名字!印象中是小提琴的聲音,酸酸的、尖尖的那種……然後……!對了!帕格尼尼!
於是,我上網找!
原來它叫:「隨想曲」。
有意思!
這高頻的樂器,讓我想到肯亞的酸。
隨想曲,讓我想到近來喝到不同風味的肯亞。
酸,是一種情感。
在這超高技藝的曲風中,喝著肯亞,隨想酸的千萬風情,實在有趣!
酸有迷人力;也有斷腸力。
酸的拿挰,是烘焙上選擇和功力的組合。
在音樂技能的表現也是。
好的酸,算是成功的組合。
要命的酸,就是賣不出去的豆子。
(老闆說,曾有客人不小心買了淺焙的肯亞回去,結果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延申欣賞—電影: Der Teufelsgeiger 魔鬼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