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日常中失去連接,卻渴望在課程中為心靈找到歸屬——有感於「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錫蘭的節目「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掀起了對身心靈課程的熱議:這些課程的幫助是否真實有效?還是其中暗藏操控,讓人無止境地投入高昂費用,結果反而對身心靈有害?

許多人參加這類課程,希望透過學習與自我探索來獲得內在平靜與成長。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學時期曾花大錢參加某個心靈課程。他認為這個課程對當時的他頗有幫助,讓他更了解自己,也帶來成長的方向與力量。但他當時也質疑,這些課程是否透過心理操控,引導學員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心靈成長」,進而持續投入更高昂的費用,以獲得「進一步的心靈指引」。

心靈課程 vs. 日常連結: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聽了朋友的經驗,我開始思考:為何我從未想過要參加這類課程?撇開高昂費用不談,即便是免費,我仍然會質疑它是否值得投入時間。若成效難以衡量,我難以投入時間。此外,在陌生團體中敞開心靈對我而言並不自然。

我從小在四川的鄉下長大,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自然且親切。我仍記得小時候翻山越嶺去叫鄰居來家裡看電視的雀躍心情,也記得那些在月光下,圍坐在石板桌旁閒話家常的時光。我們透過對話分享生活,彼此支持,這種天然的連結對我而言是最具療癒性的,這些療癒的回憶也陪伴我度過無數個日子。

長大後,我回到父母工作的城鎮,之後又前往北京學習和工作。都市的生活步調與人際互動方式不同,無法改變大環境,但我仍然選擇較為親密、不過度競爭的人際關係。後來在義大利留學,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甚至覺得那裡像是自己靈魂的故鄉。

當面對內心難熬的時刻,我傾向透過閱讀與長期的自我對話來消化內在衝突,而非透過短期的心靈課程尋求立即的解決方案。我理解許多人在孤獨與壓力下,會選擇課程來填補內在的空缺,這無可厚非。然而,真正的心靈成長,不該只是依賴外在指引,而是來自我們與世界的真實互動。

高價真的代表更值得嗎?

昂貴的課程往往比免費更具吸引力,這與價格效應(Price-Quality Heuristic)稀缺效應(Scarcity Effect)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有關。人們普遍認為價格高代表品質好,即使沒有證據支持,也更願意投入。

高價課程還常利用稀缺效應,透過「限量」或「專屬」的包裝,讓人害怕錯過,進一步提升吸引力。此外,當人們已付出大量金錢或時間後,更容易說服自己這是值得的。這些心理機制讓昂貴的課程看起來更具價值,即便它們的實際效果未必如預期。

相較之下,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人際連結通常不涉及金錢,而是需要長期投入時間與精力,難以立竿見影。然而,免費並不等於廉價,這些關係反而無比珍貴。雖然不容易,卻仍值得我們努力,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止願意花時間寫風格整理類的文章,也很願意花時間寫可以增加我們心理資本的文章,在我的心裡,永遠有一個小村落,人們可以敞開心扉,閒話家常,建立聯絡,獲得療愈,以及在個人的生命路上繼續前行的力量。

結語

課程或許能提供幫助,但慎重選擇至關重要。從長遠來看,最穩固的成長來自於我們與世界的真實互動,而非單靠外在指引。我們可以從與朋友深度對話、閱讀、或靜心反思來尋找答案,而不必急於報名昂貴的課程。

若正在考慮參加心靈課程,不妨先思考:這是否真正符合我的需求?我該如何評估它的成效?長遠來看,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同步努力,建立真正穩固的內在成長?

🖋️ 策略寫作 | 分享寫作技巧與品牌經營策略,累積數位資產,實現財務自由。 💪 柔性力量 | 探索自我成長與突破,在生活與情感中找到力量與平衡。 🧠 思想筆記 | 書籍評論與觀點反思,透過文字穿透表象,尋找深度與啟發。 在這裡,我們透過策略寫作探索財務自由,累積柔性力量,反思成長路徑,一起實現更自由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四川話自帶輕鬆幽默感,在那種戲謔不正經的語調背後,是當地人日積月累下來的頑皮生活經驗,可以當作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過場多」。 四川家長常用這句話來唸自家小孩,通常是家長快要被小孩的各種花樣和把戲惹毛,但又覺得無可奈何,在好笑又好氣之間,便會說出「就你娃兒過場多哦~」
編號20240609 哈嘍,好久不見。 哈哈,我發現我需要間歇性的充電,無法定期發表文字內容,別說日更一篇,哪怕一年一次也無法(就像預約半年一次洗牙,得全靠診所提醒~),不過也無妨,保有樂於分享的興致是最重要的。 今天整理書桌,發現這本幾個月之前度過的書《痴迷》,饒有興致的又再讀了一遍...
四川話自帶輕鬆幽默感,在那種戲謔不正經的語調背後,是當地人日積月累下來的頑皮生活經驗,可以當作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過場多」。 四川家長常用這句話來唸自家小孩,通常是家長快要被小孩的各種花樣和把戲惹毛,但又覺得無可奈何,在好笑又好氣之間,便會說出「就你娃兒過場多哦~」
編號20240609 哈嘍,好久不見。 哈哈,我發現我需要間歇性的充電,無法定期發表文字內容,別說日更一篇,哪怕一年一次也無法(就像預約半年一次洗牙,得全靠診所提醒~),不過也無妨,保有樂於分享的興致是最重要的。 今天整理書桌,發現這本幾個月之前度過的書《痴迷》,饒有興致的又再讀了一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可知道,你的隱私其實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在這個鼓勵我們分享一切的世界裡,我們更需要重新認識隱私的價值。要明白有些事情最好保密,這並非出於羞愧或是恐懼,而是源於智慧。俗話便說 : 「沉默是金。」
你可知道,你的隱私其實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在這個鼓勵我們分享一切的世界裡,我們更需要重新認識隱私的價值。要明白有些事情最好保密,這並非出於羞愧或是恐懼,而是源於智慧。俗話便說 : 「沉默是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上課的經驗和教訓,並提到了一些課程的詳細情況和教學內容。作者表示,除了上MT等課程外,還可以多參考其他身心靈老師的課程,甚至透過 YouTube 學習。另外,作者也推薦了澳洲花晶啟蒙老師的共修公益課程。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上課的經驗和教訓,並提到了一些課程的詳細情況和教學內容。作者表示,除了上MT等課程外,還可以多參考其他身心靈老師的課程,甚至透過 YouTube 學習。另外,作者也推薦了澳洲花晶啟蒙老師的共修公益課程。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