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幾個月來,因為疫情的關係,無論是國家、產業、企業或個人的日常都有了許多變化,在全球化的緊密聯繫之下,就連病毒都以我們想像不到的速度傳播開來。許多人的日常也不再平常,無論是生活作息、工作習慣與型態的改變,與其說是「超前部署」倒不如說是隨機應變的不得不,包括不得不減少出門的頻率、拉開人際互動的距離、節用手邊有的任何資源,無論是日常必需品還是金錢。在這樣的時候,突然間,我們跟全世界許多互不相識的人有了共同需要對抗的病毒,也一起意識到原來黑天鵝事件來報到的頻率可能比候鳥來得還頻繁,而我們知道的居然這麼少。
在這段期間,從一開始的集體恐慌、囤積日常用品,一直到現在,許多人學會了節制的藝術,包括節約地使用自己所有的東西,無論是衛生紙、口罩、乾洗手、酒精等,除了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也留點東西給其他人買,或幫無法出門的人買。
當病毒一視同仁地攻擊對之毫無所悉的人類,人類首先能做的大概就是發揮群眾的智慧改變行為並全力合作保持訊息跟物流暢通。我們從前陣子某些政權、官僚體系對於疫情的訊息隱匿中學到了教訓,了解到在承平時期,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無視一些壓迫跟對於人權的貶抑,但在非常時期,這樣無視的後果有可能就會臨到自己的身上,又怎麼能不恐懼也不同理呢?
雖然我們仍無法看透疫情後續的發展,但至少我們每個人都還可以盡自己的一些力量,節制地使用資源與調適心情避免恐慌,不讓自己成為防疫的破口。之後,在我們以後回顧這段時間時,或許我們也可以看見,在非常時期的自己如何善盡公民的責任,讓全人類的悲劇可以以更快的節奏步入終章,足以告慰那些就停留在這個春天,那些逝去的生命。
Photo by Nick Bolton on Unsplash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防疫成為這幾個月來新聞的主旋律,隨著疫情的推展和在全球的擴散,每個人彼此的物理距離早已超乎禮節,但對於疫情的擔憂也每日漸增,每日固定收看疾管署記者會直播或接受疾管署、衛福部的Line推播也已是日常。
樂善好施的你,或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定期捐款給非營利組織跟捐獻時間去當志工外,也定期捐血、留長頭髮捐給癌友,或已經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打算之後遺愛人間。但你知道嗎?除了捐血、捐髮外,現在還可以捐獻聲音跟捐獻視覺呢。
郭彥均跟郭彥甫兩兄弟,算是我們這一代人跟著一起長大的藝人。從以前的2moro偶像團體到行腳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陽光、搞笑、反應快,這樣的標籤可能就是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一直到最近幾年再看到郭彥甫的新聞,再聽了他這18分鐘的演講,才真正好像藉由片段的拼湊,重新認識這一個有血有淚有夢想的斜槓青年。
前些日子下課步行回家的路上,在松江路一個正在興建的建案工地旁,被一位騎著腳踏車,穿著藍色棉質套頭衣服,面容黝黑的男子攔下。本來以為他是要問路的路人,後來瞄到他的腳踏車的後座兩旁綁著兩大包鼓鼓的塑膠袋。   「小姐,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當這位先生一開口,我發現他的門牙似乎少了一顆......
當防疫成為這幾個月來新聞的主旋律,隨著疫情的推展和在全球的擴散,每個人彼此的物理距離早已超乎禮節,但對於疫情的擔憂也每日漸增,每日固定收看疾管署記者會直播或接受疾管署、衛福部的Line推播也已是日常。
樂善好施的你,或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定期捐款給非營利組織跟捐獻時間去當志工外,也定期捐血、留長頭髮捐給癌友,或已經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打算之後遺愛人間。但你知道嗎?除了捐血、捐髮外,現在還可以捐獻聲音跟捐獻視覺呢。
郭彥均跟郭彥甫兩兄弟,算是我們這一代人跟著一起長大的藝人。從以前的2moro偶像團體到行腳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陽光、搞笑、反應快,這樣的標籤可能就是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一直到最近幾年再看到郭彥甫的新聞,再聽了他這18分鐘的演講,才真正好像藉由片段的拼湊,重新認識這一個有血有淚有夢想的斜槓青年。
前些日子下課步行回家的路上,在松江路一個正在興建的建案工地旁,被一位騎著腳踏車,穿著藍色棉質套頭衣服,面容黝黑的男子攔下。本來以為他是要問路的路人,後來瞄到他的腳踏車的後座兩旁綁著兩大包鼓鼓的塑膠袋。   「小姐,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當這位先生一開口,我發現他的門牙似乎少了一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襲捲全球近三年時間,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被強制停下腳步,人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生活限縮在小範圍,在緊掩的門窗裡,重新看待理所當然的事物,重新學習如何生活。 夏夏的散文集《來日方糖》三十五篇文,記錄身處疫病覆蓋的世界,生命的消逝,以及富有煙火氣的點滴日常。 每篇都是時間之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