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集《隅と角》:台北人假裝自己還活在綠意盎然中——林韋丞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月中左右,在臉書上看到大學的學長林韋丞出了自己的攝影集《隅と角》,支持之餘,也想知道關於這本攝影集的整個來龍去脈,以及背後的理念。以半正式的訪談與學長短促地聊了一杯咖啡的時間,提到了風景論、足立正生、私人經驗的公共性、攝影的解讀等等。
學長甫坐下,便說聲:「來,你的書。」林韋丞學長是我在大學時期因為系隊而認識的,新聞系學士出身、民族所畢業,因此在影像與思想上帶有社會科學的批判色彩與關懷思維。
(攝影集作者授權)
這本《隅と角》的構想,早在八年前就已經萌芽,直到今年才開花結果,可以說是一本「私寫真」的攝影集,但,他又是一本描寫台北的電影般的存在,試圖透過私人經驗帶出台北人的共鳴。

當攝影被散步式的觀看

受到新聞系的訓練與薰陶,林韋丞在大學四年期間修了不少與攝影相關的課程,閒暇時段也會閱讀電影,在理論與觀摩之間,偶爾就會拿起相機按個幾張快門;身體力行之餘,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讓影像可以成為更有力道的管道。
「所以那時候就開始逼自己練習專題攝影,然後也覺得攝影集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就慢慢朝這個方向前進了。」韋丞不疾不徐地回憶起近七年前的往事,除了原本的課程與電影進修外,還多了閱讀《攝影之聲》、購買攝影集的習慣。「有人說攝影集作為一個方法,他是被藝術界排擠的,也有人說他是一種『影像的藝術』,總之就是處於邊緣的感覺。」他笑著說,似乎無意給出答案,反而是想要透過攝影集去實踐,究竟攝影集能如何建構攝影,以及他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係
當代對於攝影的討論繁多,尤其是在社群媒體崛起後,更受到各界的關注;有人聚焦於攝影帶來的權力問題,有人對攝影帶來的虛擬世界感到擔憂,有人對攝影具有的紀錄的力量保持樂觀。不過韋丞聚焦的,是大家如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只是匆匆看過,而無法聚精會神地領悟攝影。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沒有人讀攝影?大家就是點個讚就滑掉;在逛攝影集的時候,可以看到「日本攝影」、「韓國攝影」,為什麼就沒有台灣攝影
相較於台灣攝影圈,台灣文學在鄉土論戰完之後,已經走到非常遠的地方了,台灣攝影卻還是停留在一個曖昧不明的狀況。「所以我覺得不行,我一定要出攝影集,來批判這件事情。」韋丞笑意溫和,語氣卻帶著堅毅。

從私人經驗閱讀潛在的公共性

《隅と角》(攝影集作者授權)
《隅と角》(Sumi to Kado),隅(すみ)是內側的角落,角(かど)是外部的角落,整本攝影集收錄攝影師在 2014 年到 2019 年所拍攝的各個角落,從街巷、校園、到人聲鼎沸的大道,無論什麼地方的角落,都是韋丞鏡頭底下的風景。
延續「都市原住民的空間經驗、如何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這個研究所論文的題目,《隅と角》則專注於台北這個都市空間如何與一般市民的互動。《隅と角》在韋丞刻意的挑選下,放入了許多私人的文字與照片,期待讀者在閱讀他個人的都市空間經驗時,能夠引起共鳴,並且喚起自己同樣生存在這個都市的點點滴滴。
說到都市,給人的感覺不是車水馬龍、就是人潮擁擠,但是在《隅と角》裡面,卻是一點人跡都沒有,反倒存在著一種不被人所知曉的寧靜。對於這個與印象中的反差,韋丞笑著說:「這個就是『風景論』的概念。」

足立正生與「風景論」:只有風景,沒有人

整本攝影集都沒有「人」的出現出現(攝影集作者授權)
藉由環境去猜猜看,風景裡的都是些什麼人?
被冠以「恐怖份子的導演」之名的足立正生,活躍於1960、1970年代,因為《略稱連環射殺魔》而被視為「風景論」先驅。《略稱連環射殺魔》整部電影完全沒有人,也沒有演員,只有殺人魔經過的風景,並且輔以旁白敘述他正在做些什麼。
韋丞藉由佈滿私人的文字以及無人跡的照片,期待這本攝影集也可以發揮《略稱連環射殺魔》的效果,「從文字與照片的搭配,也許可以知道這個都市的人或是攝影師,他們的心裡狀態是怎麼回事。他的公共性就在這。」就好像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自傳推敲出當事人生活的環境般,我們也可以反過來透過一個公共的生活環境,揭開我們心裡的生活記憶。
於公共空間產生的一個私人經驗,可以引起另一個私人經驗的共鳴,《隅と角》試圖挑戰地方(Place)與無地方性(Placeness)之間的界線,這樣的過程如何成為一種群體的共感、一種超越個人的地方之間的對話、一種無地方的理解。

中平卓馬的《為何是植栽圖鑑》:生活在台北裡面的人,假裝自己過得很好

為何都市一定都要是水泥建築?
中平卓馬《為何是植栽圖鑑》
確立「風景論」這個詞的,其實是中平卓馬。中平的攝影風格多變,時常否定自己前一時期的攝影理念,而《為何是植物圖鑑》就是一次風格激烈轉變後的產物。《為何是植物圖鑑》一書藉由簡單粗暴的拍攝手法,為許多植物留下紀錄,企圖否定將藝術的眼光應用於攝影,「攝影應該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中平如是說,亦即——攝影只應該是記錄。
林韋丞與《為何是植物圖鑒》的相遇早在大學時期,雖然彼時這本圖鑑僅僅被視為揶揄的對象,然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卻開始關注身邊的植栽。植栽作為綠美化城市的——幾呼是為一的——手段,引起了韋丞的興趣:「從種的東西就可以知道主人的個性,例如有些年紀的人一定要種桂花、十年生的那種;有些講究快的人,就會種虎尾蘭等等。」
綠化我們的城市,為什麼?(攝影集作者授權)
人們藉由植栽美化城市的行為,是人們在都市的共同經驗,在韋丞看來,也是一種共同的心理狀態,「大家已經不在自然環境了,卻又假裝自己在自然環境裡,所以盡力美化自己、假日拚命去踏青,假裝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否是當代人如此快速閱讀攝影的原因呢?

單張照片具不準確性 所以攝影集「堆疊影像」

以攝影集作為批判「閱讀攝影」的方法,存在著某種難以言明的矛盾。
「我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想說的樣子,但不太可能。」韋丞坦然面對影像資訊的落差,儘管在書中附上了一些文字,企圖作為影像的解說,但他並不希望文字取代了影像傳遞資訊主角的地位,「因為影像有他的可信度,而且更容易反過來投射讀者自己看過的景象。」
「像書中的這一張照片,雖然我看到的是雞蛋花,有些人可能是注意到旁邊的貓,有些人會注意到機車的款式,或是巷子、或是七八零年代的公寓。」然而,這些不同的焦點都是公共空間下的個人經驗,相互交織而成當代都市的生活狀態。
「我看到的是雞蛋花,有些人可能是注意到旁邊的貓,有些人會注意到機車的款式,或是巷子、或是七八零年代的公寓。」(攝影集作者授權)
單一張照片作為傳遞資訊的媒介,是發散的、具有他的不準確性,例如一張僅穿著比基尼的模特與達悟族拼板舟的合照,有些人會看到比基尼,有些人則會看到隱含的文化禁忌與衝突,都是不同的解讀。攝影作為一種具有創作性質的工具,韋丞認為透過堆疊一系列的照片,可以更加聚焦攝影師想傳達的話。
攝影集在當代攝影裡面,究竟可以扮演什麼角色,這或許是一個適合切入的角度。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隅と角》的資訊,歡迎參閱奇波Kipple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5會員
124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在 Instagram 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與此同時,卻出現了生態角度的聲音:這是魚梯,人不應該站在上面。 本篇無意探討這方面的衝突,反而大家稱之為「台版土耳其棉堡」,類似的比喻在許多觀光景點是家常便飯,但地方本身是否也被稀釋了呢?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前些日子到訪台中的彩虹眷村,不禁想起同樣被「彩繪」的淡水老街、金瓜石老街等地方,再加上現場人手一機排隊拍照的狀況,當代的社群影像,是否成為促成大量「彩繪」出現的推手之一?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這幾天在 Instagram 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與此同時,卻出現了生態角度的聲音:這是魚梯,人不應該站在上面。 本篇無意探討這方面的衝突,反而大家稱之為「台版土耳其棉堡」,類似的比喻在許多觀光景點是家常便飯,但地方本身是否也被稀釋了呢?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前些日子到訪台中的彩虹眷村,不禁想起同樣被「彩繪」的淡水老街、金瓜石老街等地方,再加上現場人手一機排隊拍照的狀況,當代的社群影像,是否成為促成大量「彩繪」出現的推手之一?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對於《緝魂》,我們可以看見程偉豪往一個方向走得更深,劇本比起《目擊者》更複雜,對於多重轉折的故事趣味也更深入,編劇鋪排從犯罪懸疑片型,一路走靈異再到科幻,加上多種的誘導與障眼法,逗觀眾玩的魅力是存在的。程偉豪有想法,也有對應的執行力,然而《緝魂》似乎有些未竟的遺憾,本文嘗試提出並討論之⋯⋯
Thumbnail
「人越長大就越容易會失去一些靈性的東西。」〈氣球〉小說中的這句評述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在拍攝電影前,萬瑪才旦先寫了小說,在獨特的宗教文化場域下,藏人對自尊的堅守、對性事的噤聲,都被他信筆寫透。而那股渾然天成的聚落氛圍,也讓他搬移到電影中。
Thumbnail
直到切換到性愛場景時,倏地綻放到 16:9 的寬敞比例,配上濃烈而鮮豔的霓紅光影,恰巧呼應了主角當下的心境:「碧昂卡也正是在這些時刻才感到開放、輕盈、歡愉」。盧卡將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公寓化作攝影棚,在攝影師的鏡頭下,無論是靜態的日常摹寫或是動感的情慾胴體,每一幕的構圖都是匠心獨具。
Thumbnail
「十幾年前的劇本初稿,是我失戀的狀態寫的,十幾年後的定稿,是我結婚之後寫的。我過去經歷了很多愛情創傷,覺得自己不值得被人愛,很恐懼愛情,不願再次受傷。但另一方面我又渴求愛情,曾遇到很多浪漫時刻,享受過愛情的美好。愛情就是這樣,有歡愉與浪漫,有殘酷與艱難。《幻愛》相信愛情的力量,也要呈現愛情的痛苦。」
Thumbnail
「我們發現被遺落在剪接室地板上的那些片段,通常訴說著沒有被實現的渴望,以及還沒成熟的想法。」一間酒吧永久關上了門,可是身處都市邊緣的人們,他們連篇的醉夢絮語,濃得化不開的孤獨、失意與慾望,都還在大地上遊蕩,而這或許,也將成為導演往後作品的靈感。
Thumbnail
這樣翻拍電腦螢幕的作品其駭異之處,正是對電子產品和網路社群媒體的使用經驗的再現。它沒有以往劇情電影中的精緻感,反而是用熟悉的界面、慣常可製或可見的數位影像,去模仿現代人的眼睛。這份親切和粗糙混淆了真實生活和電影院的界線,以至於觀眾在看這樣的作品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到底是人看影像,還是影像看人?」的疑問
Thumbnail
<p>無論你認不認為《血觀音》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都不能不承認,它開創了台灣電影新的格局和層次,而這部電影從劇本、美術、服裝、燈光、攝影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促成了它的完整和成功。</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對於《緝魂》,我們可以看見程偉豪往一個方向走得更深,劇本比起《目擊者》更複雜,對於多重轉折的故事趣味也更深入,編劇鋪排從犯罪懸疑片型,一路走靈異再到科幻,加上多種的誘導與障眼法,逗觀眾玩的魅力是存在的。程偉豪有想法,也有對應的執行力,然而《緝魂》似乎有些未竟的遺憾,本文嘗試提出並討論之⋯⋯
Thumbnail
「人越長大就越容易會失去一些靈性的東西。」〈氣球〉小說中的這句評述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在拍攝電影前,萬瑪才旦先寫了小說,在獨特的宗教文化場域下,藏人對自尊的堅守、對性事的噤聲,都被他信筆寫透。而那股渾然天成的聚落氛圍,也讓他搬移到電影中。
Thumbnail
直到切換到性愛場景時,倏地綻放到 16:9 的寬敞比例,配上濃烈而鮮豔的霓紅光影,恰巧呼應了主角當下的心境:「碧昂卡也正是在這些時刻才感到開放、輕盈、歡愉」。盧卡將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公寓化作攝影棚,在攝影師的鏡頭下,無論是靜態的日常摹寫或是動感的情慾胴體,每一幕的構圖都是匠心獨具。
Thumbnail
「十幾年前的劇本初稿,是我失戀的狀態寫的,十幾年後的定稿,是我結婚之後寫的。我過去經歷了很多愛情創傷,覺得自己不值得被人愛,很恐懼愛情,不願再次受傷。但另一方面我又渴求愛情,曾遇到很多浪漫時刻,享受過愛情的美好。愛情就是這樣,有歡愉與浪漫,有殘酷與艱難。《幻愛》相信愛情的力量,也要呈現愛情的痛苦。」
Thumbnail
「我們發現被遺落在剪接室地板上的那些片段,通常訴說著沒有被實現的渴望,以及還沒成熟的想法。」一間酒吧永久關上了門,可是身處都市邊緣的人們,他們連篇的醉夢絮語,濃得化不開的孤獨、失意與慾望,都還在大地上遊蕩,而這或許,也將成為導演往後作品的靈感。
Thumbnail
這樣翻拍電腦螢幕的作品其駭異之處,正是對電子產品和網路社群媒體的使用經驗的再現。它沒有以往劇情電影中的精緻感,反而是用熟悉的界面、慣常可製或可見的數位影像,去模仿現代人的眼睛。這份親切和粗糙混淆了真實生活和電影院的界線,以至於觀眾在看這樣的作品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到底是人看影像,還是影像看人?」的疑問
Thumbnail
<p>無論你認不認為《血觀音》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都不能不承認,它開創了台灣電影新的格局和層次,而這部電影從劇本、美術、服裝、燈光、攝影等等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促成了它的完整和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