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波疫情之下,我們面對的是「生活緊縮」還是「生活簡化」.

2020/04/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面對持續變化及升溫的疫情,全球經濟與生活變化呈現幾個明顯的大趨勢:

1.醫療與殯葬產業工作負荷持續上升
煎熬的「紐約送行者」:殯葬業的瘟疫屍體超量
2.大多數服務業面臨急遽的需求下降
(例如:電影、各大展覽活動、餐廳以及大眾運輸等等)
3.待在家的時間大幅上升
(因而衍生出許多需求及問題點)

其中,我對於第三點及相關討論特別感興趣,在這波疫情之中,我們的生活漸漸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我會一直記得之前那個生活,會覺得疫情終究會結束,也知道疫情之後,會有很多事物就此被改變.


首先,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親密暴力」
(*相關報導:瘟疫加劇的「親密暴力」:美國封城中的家暴救命問題?

何謂「親密暴力」,即是「是現任或前任配偶或伴侶針對另一位配偶或伴侶的親密關係中的家庭暴力

除了伴侶之外,台灣人的生活相較於歐美各國更常與「家人」緊密依靠,我們在學業、經濟以及感情上的獨立是相對較晚的,也相對地得到更多的保護.

更長時間的緊密相處,也就產生更多的相處摩擦.

在亞洲文化之下,我們經常因為是某個身份就必須要做什麼,因為待在家就要做什麼,因為看起來很空或者沒事就要做什麼,在這種控制文化下,待在家的時間愈長,生活的痛苦指數也就愈高.

接著,是許多人會面臨的社交、娛樂、學習、工作等空窗.

儘管我們的生活已經高度數位化,但實體場所帶來的服務與體驗依舊有其不可取代性.

在生活緊縮的情況下,我感受到的是逐漸提升的壓力,為了配合防疫總是要做出很多妥協和放棄,生活中有許多環節都受到影響,必須做出改變,那種感覺是很不舒服的.

人是很討厭改變的一種動物,其中牽涉到基因與大腦的運作方式,這點可以諸多文章中得到驗證.

如果要讓人做出改變,那一定會有足夠的獎勵(包含逃離危險、避免死亡等減少生存痛苦的選項).

緊縮,是一種生活不斷減少及縮小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盡量留下那些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東西.

就叫做簡化.


              2020.04.06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李俊宏
李俊宏
深愛著美食與料理,對於氣味以及光線特別敏感. 認為生活的意義有三分之一來自於與人相處,三分之一來自享受美食,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是說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