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來到了直線我該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賽道上你一定是來輸贏的,只是看跟自己輸贏還是跟別人輸贏而已,但不管怎麼樣就是一個重點:時間!

直線衝刺,同時看得出來原廠風鏡真的不夠高

直線衝刺,同時看得出來原廠風鏡真的不夠高

到了直線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加速」!但是加速要怎麼節省時間呢?這篇先不講出彎加速的方法,而只針對直線的衝刺來分享,畢竟...很可能你慢人家一秒,是因為每次直線衝刺慢了0.1秒,十次下來就慢了1秒啊!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濕濕的超素南的沙龍
31會員
70內容數
貧窮車手兼技師兼經理兼撞鐘的業餘筆記,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2022/07/24
其實這個問題就類似「做出大傾角彎速就會快」的問題很類似,字面上來講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畢竟早開油門=延長油門時間=更高的直線速度,甚至還能獲得更高的末端速率,不過真實情況得建立在一些前提上 又或者他硬著頭皮轉了油門,也知道這時候轉到底一定噴向賽道外,所以就HOLD著油門等到進入出彎路線再轉開油門
Thumbnail
2022/07/24
其實這個問題就類似「做出大傾角彎速就會快」的問題很類似,字面上來講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畢竟早開油門=延長油門時間=更高的直線速度,甚至還能獲得更高的末端速率,不過真實情況得建立在一些前提上 又或者他硬著頭皮轉了油門,也知道這時候轉到底一定噴向賽道外,所以就HOLD著油門等到進入出彎路線再轉開油門
Thumbnail
2022/05/10
前幾天跟一個以前當過某安駕單位指導員的朋友聊到,我問他:「我看你們發佈的影片,好像都沒有要求學員加減速的基礎動作,但是指導員在示範的時候其實是有看到那個影子的,但沒有到非常明顯跟高強度的示範?」 正拳是讓你掌握如何發力,正如加減速動作是讓你掌握車子在油門跟煞車時的動態
Thumbnail
2022/05/10
前幾天跟一個以前當過某安駕單位指導員的朋友聊到,我問他:「我看你們發佈的影片,好像都沒有要求學員加減速的基礎動作,但是指導員在示範的時候其實是有看到那個影子的,但沒有到非常明顯跟高強度的示範?」 正拳是讓你掌握如何發力,正如加減速動作是讓你掌握車子在油門跟煞車時的動態
Thumbnail
2022/03/15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2022/03/15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總體來說,換上了南港CR-S 215/45/17的輪胎尺寸之後,260匹馬力的機械增壓引擎終於獲得了解鎖封印的機會,原本一趟山路裡面10個彎有7個彎會有被檔位封印的機率,現在只剩下差不多2到3個彎會有稍微尷尬的局面,因此作戰能力大約恢復到全功率輸出的九成左右, 大約是230匹馬力的實戰能力
Thumbnail
總體來說,換上了南港CR-S 215/45/17的輪胎尺寸之後,260匹馬力的機械增壓引擎終於獲得了解鎖封印的機會,原本一趟山路裡面10個彎有7個彎會有被檔位封印的機率,現在只剩下差不多2到3個彎會有稍微尷尬的局面,因此作戰能力大約恢復到全功率輸出的九成左右, 大約是230匹馬力的實戰能力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馬力催到一百,長途開下去,遲早沒油,人生不像交通,會有速限,違規拍照,但有潛規則、世俗眼光、社會文化,那就像速限標誌,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避免出事,真正的高手並非飆仔;換言之,分好輕重緩急,依序處理,提升效率,不用當路隊長被時間追著跑。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Thumbnail
為什麼煞車在麗寶如此重要?主要在於麗寶有兩處大直線底重煞車的彎角(T1/T11),幾乎都是從全場最高速的點直線重煞到相當低的速度才入彎,尤其T11彎速更低,煞車力道與煞車距離的掌握十分關鍵。
Thumbnail
另一個證據,就是統計學裡面的「索羅門曲線」顯示,若根據「自由車流速率分佈」與「事故發生率」兩者相對比,我們會發現,越接近自由車流85分位數的速率,才是事故率最低的速率,而不是「越慢越安全」。
Thumbnail
另一個證據,就是統計學裡面的「索羅門曲線」顯示,若根據「自由車流速率分佈」與「事故發生率」兩者相對比,我們會發現,越接近自由車流85分位數的速率,才是事故率最低的速率,而不是「越慢越安全」。
Thumbnail
昨日挑戰西濱輪霸200K才發現自己的的練習量和等級其實是越級打怪..... 苗栗出發時飄著毛毛細雨,然後前60K跟著我姐夫還有都吸車隊的速度,發現⋯也太快了吧!然後從南寮之後我到觀音一整個大逆風,跟著到第一補給站時已經埋下快抽筋的隱憂⋯果不其然,在80K時老問題,先爆了了一次⋯在路邊努力伸展著,上
Thumbnail
昨日挑戰西濱輪霸200K才發現自己的的練習量和等級其實是越級打怪..... 苗栗出發時飄著毛毛細雨,然後前60K跟著我姐夫還有都吸車隊的速度,發現⋯也太快了吧!然後從南寮之後我到觀音一整個大逆風,跟著到第一補給站時已經埋下快抽筋的隱憂⋯果不其然,在80K時老問題,先爆了了一次⋯在路邊努力伸展著,上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電動自行車產業喜歡玩數字之爭,因此有段時間筆者常被要求拉高馬達轉矩值;以中置馬達為例,開始基本要求的轉矩值為50Nm,之後一路擴增到120Nm,現今是否有再持續增加,筆者就沒有再追蹤下去了。 筆者不愛這數字之爭,主要是從系統搭配的角度來看,就算馬達能作到如此大的轉距動能輸出,其實整台電動自行車並沒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Thumbnail
筆者剛開始接觸電動自行車產業時,大馬力及時速45公里的車款正在風頭上,因此廠商希望筆者能設計一款出力達到1馬力(1hp=750W)的動力馬達。筆者就在原本250W的體積空間內嘗試加大馬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測試,最大曾經達到1,000W的輸出功率;若能進一步優化散熱設計,預計將可達到1.5KW的功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