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用自博客來
說到南懷瑾先生,雖然我看過了許多他的演講記錄書籍,但始終沒有機會好好寫篇文章來記錄一下。
會這樣子的原因基本上有二個:一是最近這陣子家庭、工作皆有著不小的轉變,本人忙著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多了個小寶寶的家庭生活,以致連閱讀的時間都很少,所以寫文章這件事便被放到了最後面;二來南先生的作品,往往在閱畢之後,時有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思考境界產生,故難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出自認能傳達其作品的文字。
大量地看南先生的書之後,內心便發現好像少了什麼,卻又說不上來的東西,便好一陣子沒有再接觸南先生的書。
我在看這套書的過程不論是內心或是外在,皆開始進入了另一個自覺不同的層次,目前雖然尚且不知是好或是壞,但我發現這套書裏頭實在是充滿了相當與眾不同的文字,相當值得我花點時間介紹一下。
”<<參同契>>提出來的,是老莊的思想觀念、易經的變易法則、丹道的修煉方法。三樣的原理相同,只要懂了某一面的道理,對於生命的真諦就把握住了,這是<<參同契>>書名的來源。“
本書著成時間在東漢,也就是佛法傳入中國之前就流傳了,而作者魏伯陽真人,又號火龍真人,是正統道家的代表性人物,在參同契一書當中,倡導修煉內丹之術,極力駁斥那些曲解其道家真義的形形色色的偽道家法門。也就是說,早在古早時代,就有著許多打著道家名號,只懂道家皮毛,便帶著一般人盲修瞎煉的事情發生。
參同契有三大網要:第一“御政“,第二“養性“,第三“伏食“。
御政:便是像皇帝那樣子,將國家事務管理得上下有條有理,如此便是要懂得許多天地間、人世間各式各樣的正當法則及原理,才能有足夠的能力管好自身乃至全天下。
養性:也相當於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這個性和我們一般了解的“性“是不同的,是“性命“的性,性為形而上那個內在的“我“,而命便是形而下這個我們肉眼看得到的這個“我的身體。養性,便是要指導我們了解人這個性命構成的理論,就像汽車懂理論的人當然可以比一般只會開車加油、進保養廠保養的人可以排除更多問題,也可以維持汽車在良好的狀態中運作著。
伏食:依南先生解釋,就是成為神仙。便是上述御政及養性做到最後所成就的工夫。伏食也可作服食,是最早的用法,那麼食的是什麼?便是道家所修煉的“丹“。而這個丹要怎麼從我們的身體中提煉出來呢?這便是參同契一書所要述說的重點了。
南先生講解參同契一書,用了許多道家、儒家、佛家、密宗、禪宗…等等的理論,其中又包括了易經的天地日月變易法則在裏頭,讓我在翻閱本書的時候,只能用痛快淋漓來形容。畢竟這年頭能貫穿這麼多學問的學者已經不多,而且又能不鑽牛角尖似地只擁戴某一種理論、學說,才是真正作學問的正確觀念。
於是要完整地介紹出這本書在說什麼,倒也是個難事,因為要懂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光是易經一門,基本八卦五行的概念沒有,看這本書也只能走馬看花、不了了之。
這便是理論和實際的差別所在了。
就像我們看某某運動入門的書,若是從頭到尾只看書中文字,光憑想像該運動,哪能學得會?又如我們看一些小說,有了寫作的衝動,但寫出來卻全然不是那一回事,而這時再回頭來研究小說的寫作手法,當然會比完全不寫作的人,更能體會出小說作者堆砌文字的功力。
=============================================
近年我已經不碰宗教類相關的書籍了,會保留這篇原因是應該也有些人會接觸這些書,但看完後其實對人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反而會因為研究這些與實際生活無關的東西,造成家庭、事業的不順利,不過這些過程都像是必要之惡,沒有經歷過或嘗試過無法體會,看得不夠多就會無法接受別的觀念;我在接觸“人生大挑戰“系列書籍之後,調整了一下人生的方向,雖然網路上的文章、發言少了很多,但在真實的人生中我已經因此改變了很多,也更清楚人生苦短,時間要浪費在必要的人事物上頭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