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探討的是人們在現代社會之中,有許多的想法和行動,大部份的人都認為是純粹單純的決定,在社會的許多訊息影響之下,實際上都變得不單純了。
在大眾傳播的宣傳裏頭,我們認定是“直覺“的反應,其實絕大部份都是被政府、以銷售商品為主的企業…等,用刻意的手段,從電視、學校教育、各式媒體傳送出來的訊息,用大量廣告、宣傳的方式,誘使我們在未來的時光裏,做一些決定時能不假思索地做出他們想要我們做出的選擇。
然而,在面對一些極為重大的議題時,人們對於大眾傳播的消息卻是存疑的,也就是說,一些小事情、或與自身不相關的事,人們傾向於不思考就接受的狀態,但要是事情的重要性及嚴重性很高的時候,大部份的人還是會想再多了解一點、再深入研究一點。
在社會認知方面,書中指出人的大腦一般還是喜歡走捷徑的。人們都會選擇性的關注和選擇性的記憶,只要有可能,我們就會盡力尋找捷徑。書中舉出的研究指出,人類是“認知的吝嗇鬼“,我們總是試圖採用簡化複雜問題的戰略(有三種,詳見書內文),這種方便的策略提升了我們作決策的時間,但同樣會產生嚴重的錯誤和偏見。
而針這樣的問題,作者深入的研究其成因和解決之道,並製作相關實驗,對人類在個人、團體中產生的行為、反應、思考方式作出了許多面向的研究範例,像是對比效應、先入為主、決策的形成方式、首因效應、印象的形成、刻板化知識…等。還有針對記憶模試的探討,人們對過往記憶的形成,與人們關注不同程度的細節有關,於是在一些心理治療、案件審查時,往往會被詢問者的引導式問句,常常帶出了與事實明顯不符的個人回憶,像是兒時被性侵(根本沒發生過的)、指認重大兇殺案的犯人(因記憶不確實指認錯誤),也因此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
書中從數個面向來探討這些人們處在社會中的問題,諸如“從眾“、“自我辯解“、“人類的攻擊性“、“偏見“、“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等,各個章節都是近代社會心理學所不斷地在研究和產生新發現的議題。也就是說,像是書店裏熱門的心理類、透視人性…等的書籍,無不是源自於這些西方專家們研究出來的結晶。
可是在台灣出版過的很多書,卻都是只取其中的一小部份,並加以一些重口味的關鍵字、吸引人的字眼,便可著成一本本的心理學暢銷書。導致一般人在開開心心的看完後,卻沒有辦法簡單的加以實際運用,因為事實上我們根本不了解一些手法其背後的成因,也就無法融會貫通來納為己用。就像武俠小說那些學武之人,只學到了口訣卻沒學到招式,或是只學到了招式卻沒傳到口訣,於臨敵之際,根本就不能派上用場。
這就是我看完本書最大的感嘆,要是閱讀不能持續地向上追求的話,只沉溺於簡單、輕鬆的閱讀形式,就像近年大為流行的輕小說類型,一味地求其“輕“,便無法針對某些人生重要的議題去作深入的探討,遇到因難一點、複雜一點的問題,便要走捷徑、走好走的路線,閱讀的水平自然無法提升上來,大腦的思考模式自然也就處於水準下的狀態,也就是前陣子大前研一先生所說的“低智商時代“。
如書中前面所言,人們對於小事傾向於直覺判斷,大事則會尋求正確或更多的資訊來協助決策,但要是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再對大事有深入思考的習慣時,危機便開始產生了!
而在看這本書的過程,在網上查詢一些相關資料,卻很難於台灣的區域這到這本書的資訊(有同書名的另一本書,但並非這一本),反而在對岸的部份才有比較多的資訊,這又令我對台灣社會產生了另一種危機意識,是不是在很早很早的一個時間點起,台灣人民的資訊流通早已被用某一種形式的刻意控制,形成“知識性的鎖國“呢?
這種對人民思考、行為如此有幫助的書籍,卻是在台灣社會難以得見的呢?
關於閱讀這件事,我們是不是要不干於單純地接受、是不是該由被動的引導轉為主動的尋求了呢?(購買請按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