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思 反思、反駁、唱反調 (中篇)

更新於 2020/04/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二四六遊戲

先來玩個遊戲﹕我有一台計算機,可以按照我制定的規則來產生三個數字的序列。遊戲的目的,就是要猜中那一條規則的內容。你可以隨意輸入三個數字到計算機,看看它們符不符合規則。讓我示範一下吧﹕我現在輸入三個數字,分別是2, 4, 6,然後按測試鍵。螢幕顯示﹕「YES」。即是說,數列2-4-6符合我先前制定的規則。若不符合的話,螢幕顯示為「NO」。測試的次數不限。當你有信心認為你已猜中規則的內容便告訴我。那麼你打算如何猜呢?

確認偏誤

這個遊戲來自一項研究實驗,認知心理學家彼得.華生(Peter C. Wason) 稱之為「2-4-6任務」。研究結果顯示,能完成任務,即猜中規則的參與者很少,只有約21%。這個結果著實令人驚訝❶。為何成功完成任務的比例這麼少呢?大部份實驗參與者解謎時,會直覺上先形成假設(hypothesis),例如﹕「規則是三個連續的雙數」。
直覺假設不是問題,問題是「搜證的方向」。
華生發現,大部份參與者嘗試透過測試數列來確認自己的假設。他們根據假設的規則來產生數列 (例如﹕8-10-12、20-22-24、66-68-70等),然後看看是否符合規則。他們期待測試的回應是「YES」。如是者獲得數次「YES」之後,便會對自己的假設有了相當的信心,並宣告已猜到了規則的內容。可惜事與願違,他們都猜錯了。
如此解謎的進路會讓人碰釘的 — 無論用多少個「期望回應是YES」的測試 (positive test) 來支持自己的假設,是不會讓你向答案跨出大一步的。
華生總結說,這是一個偏誤 — 人們往往傾向找証據來支持自己的直覺假設。心理學稱之為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逆向試探

其實正確的答案只不過是簡單的「任何三個數字,一個比一個大」。要完成2-4-6任務,過程中你需要的不是實證(verify),而是不斷地否證(falsify)自己的假設。當假設是「三個連續的雙數」的時候,你用符合假設的數列來測試,例如「8-10-12」,期望的回應應該是NO。又或者,用不符合假設的數列來測試,並期望回應是YES。例如測試「8-10-13」,回應是YES,你便立刻知道原先的假設錯了,需要換上另一個。
懷著「假設是對的」這個期望去測試,測試結果只會讓你向答案走近了一點點。
懷著「假設是錯的」這個期望去測試,測試結果反而讓你知道得更多,更會讓你更接近答案。
如果我們相信「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每一次看到多一隻白天鵝,都只能讓「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理論邁向真理多了一點點。但是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立刻讓你知道很多,多得足以叫你把原初的理論換掉。
總而言之,你運用想像力,提出不同的可能假設,但心態上郤要跟自己唱反調 — 要期待你的假設被推翻
這個聽來怪怪,有點反常的想法,可以稱之為逆向假設,或逆向試探。正如哲學家卡爾.波柏 (Sir Karl R. Popper)所言﹕「我們應該樂於發現自己的假設理論被推翻…透過推翻假設,我們會知道得很多❷。」
我喜歡跟朋友玩這個2-4-6遊戲,但做法與華生不同,除非朋友們猜中,否則到最後我也不會揭曉正確的答案。他們都氣得很,罵我不肯揭曉答案,是個討厭的出題者。哪裡還有這麼討人厭,永不揭曉答案的出題者呢?
有的,她就是我們身處的大自然 (mother nature)了。(未完待續)
註﹕
  1. 出處﹕The study was called “On the failure to eliminate hypotheses in a conceptual task”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 129-140, 1960) The challenge above is based on a classic experiment due to Peter Wason, the 2-4-6 task. Although subjects given this task typically expressed high confidence in their guesses, only 21% of the subjects successfully guessed the experimenter’s real rule, and replications since then have continued to show success rates of around 20%. 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5/07/03/upshot/a-quick-puzzle-to-test-your-problem-solving.html
  2. 原文﹕We do everything to eliminate our theories, for we ourselves should like to discover those theories that are false (P.10)…We are always learning a whole host of things through falsification. (P.13)
    All Life is Problem Solving by Karl Popper (Routledge, 1999)
avatar-img
12會員
18內容數
思考,要抱著懷疑精神。研究,要具有實驗精神。行動,要心存冒險精神。很奇怪,懷疑精神、實驗精神和冒險精神,似乎從來都不是教育的重點。尤其在這個網絡時代,雜訊如流感般肆虐,如病毒般快速傳播擴散。我們要分外警惕,提高免疫力,儘早接種疫苗﹕學懂如何獨立思考。【獨善其思】旨在探討如何在紛亂的世界裡思考和判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kiespeak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夜總會內。亞蟹手握三塊酒杯墊,抽出其中一塊,讓客人在杯墊背面簽名。然後用熟練的手法,把三塊杯墊在桌上混洗一輪,使人眼花撩亂,無從得知哪一塊的背面寫上了名字。這是一場賭局。若客人抽中,亞蟹便要輸掉數十萬元。機率是三分之一。但其實這是一場老千騙局...
眾多處世指導原則之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有力量。很便捷,亦管用。硬要挑剔的話,就是略嫌不夠全面 — 它只適用於某些特定的情況,而未能涵蓋其他可能性。......我們能否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基礎,發展一套全天候的指導原則,足以涵蓋不同的待人處世情況呢?
夜總會內。亞蟹手握三塊酒杯墊,抽出其中一塊,讓客人在杯墊背面簽名。然後用熟練的手法,把三塊杯墊在桌上混洗一輪,使人眼花撩亂,無從得知哪一塊的背面寫上了名字。這是一場賭局。若客人抽中,亞蟹便要輸掉數十萬元。機率是三分之一。但其實這是一場老千騙局...
眾多處世指導原則之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最有力量。很便捷,亦管用。硬要挑剔的話,就是略嫌不夠全面 — 它只適用於某些特定的情況,而未能涵蓋其他可能性。......我們能否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基礎,發展一套全天候的指導原則,足以涵蓋不同的待人處世情況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史金納的研究裡面,當壓下槓桿後掉落食物的狀況具有隨機性時,實驗鼠會比固定掉落時更加「勤奮」地壓動槓桿,在完全沒有食物掉落後,牠也會維持更長的時間才停止壓動;而在我們更熟悉的當代例子裡面,遊戲玩家會不停地扭蛋抽卡、會不停重複擊敗相同的怪物,來得到一個低機率才能得到的角色、獎勵或寶物。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Thumbnail
解開了人們對直覺的誤解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玩一個著名的電視節目遊戲。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假設有三扇門,其中有一扇門後藏著一輛汽車,另外兩扇門後則是山羊。你有一次機會選擇一扇門並帶走後面的獎品。 遊戲開始時,你心想,不管選哪一扇門挑中汽車的機率都是1/3,於是隨便選了1號門。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最後通牒賽局」來說明對於公平的感覺,會影響人類理性的判斷,這些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公平」和「理性」的理解。 「最後通牒賽局」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隨因為推論統計邏輯明顯有問題 心理學實驗看到的 p value是 P(Data| Hyptohesis), 也就是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拿到這樣的資料的機率 以下是大家常見的推論步驟: 先設一個虛無假設 (H0) 拿資料, 算 p value ( = P(Data | Hypothesis)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繼續來講如何從常態分布的機率進行假設檢定,進而推論母體的平均數吧! 這篇會提到否證的邏輯、魔法數字0.5以及統計檢定到底是什麼這三個主題。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史金納的研究裡面,當壓下槓桿後掉落食物的狀況具有隨機性時,實驗鼠會比固定掉落時更加「勤奮」地壓動槓桿,在完全沒有食物掉落後,牠也會維持更長的時間才停止壓動;而在我們更熟悉的當代例子裡面,遊戲玩家會不停地扭蛋抽卡、會不停重複擊敗相同的怪物,來得到一個低機率才能得到的角色、獎勵或寶物。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Thumbnail
解開了人們對直覺的誤解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玩一個著名的電視節目遊戲。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假設有三扇門,其中有一扇門後藏著一輛汽車,另外兩扇門後則是山羊。你有一次機會選擇一扇門並帶走後面的獎品。 遊戲開始時,你心想,不管選哪一扇門挑中汽車的機率都是1/3,於是隨便選了1號門。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最後通牒賽局」來說明對於公平的感覺,會影響人類理性的判斷,這些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公平」和「理性」的理解。 「最後通牒賽局」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一書中,William Poundstone 探討了許多價格決策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這些原理不僅影響經濟行為,更滲透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中,經常被學者用來進行實驗的一個經典經濟遊戲「最後通牒賽局」,可以用來檢測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態,特別是對「公平」的感覺與回應,而感覺「
隨因為推論統計邏輯明顯有問題 心理學實驗看到的 p value是 P(Data| Hyptohesis), 也就是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拿到這樣的資料的機率 以下是大家常見的推論步驟: 先設一個虛無假設 (H0) 拿資料, 算 p value ( = P(Data | Hypothesis)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繼續來講如何從常態分布的機率進行假設檢定,進而推論母體的平均數吧! 這篇會提到否證的邏輯、魔法數字0.5以及統計檢定到底是什麼這三個主題。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