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如何不輕易被論證所騙?

2023/03/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筆記內容

語意不清的言論會讓論證的強度受損,甚至容易被誤解。作者指出兩類的言論相當模糊不清,令人搞不清楚說話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含糊:指定義不清的用語。例如:「去那棵很高的的樹旁邊等我。」一眼望去,每棵樹都很高阿,「很高的樹」到底是哪顆阿?
模稜兩可:一個詞彙有兩種不同的意思。例如以前常見的腦筋急轉彎問題:「鑰匙掉了怎麼辦?」,聽者可以解釋為「鑰匙掉了怎麼辦?」或是「要死掉了怎麼辦?」(此項情境個人認為在英語中較為常見。)
作者提出一個常見的誤導型論證,其主要概念就是「由主題A的前提,導出主題B的結論。」說白些就是將兩個不相關(沒有因果關係)的主題湊在一起說。例如:他的數學不好,國語一定也很差,國語與數學這兩項學科的差異性相當大,透過數學不好,推導出國語不好的結論其實相當牽強。
此種類型的說明方式有兩種相當常見的用法,如以下所述:
人身攻擊—某人有相當不好(通常指令人噁心、輕蔑、恐懼或是引發負面感情)的特徵,他說的話必然是假的。例如在校園可能較常見的,成績較差的學生與成績較好的學生各執一詞,通常師長相信的會是成績較好的學生所說的話,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認為較不可信。
當一項論證由此種形式呈現時,其出錯頻率相當高,接收者應帶著疑慮檢視。檢視方向主要為(1)驗證其前提是否為真以及(2)前提與結論的關聯性是否夠高。
以「他的數學不好,國語一定也很差。」這項論述來說,第一項要查的點就是「他的數學不好」這項前提是真的嗎?其次為「數學不好」與「國語不好」兩者間的關聯性是否夠高?
訴諸權威—專家說這個產品好,它就是好。這個範例常見於商品廣告,現今許多保健食品或是營養類食品,都會尋找醫生或是營養師團隊背書,就是利用了這一項謬誤。
同樣的,這類論述也有一些檢視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確認其可靠性。(1)該話語是否真的由專家提出?(2)該專家的領域是否與該主題相關?(3)是否有其他相同領域且彼此沒有利害關係的專家持有相同意見?
以最後一點來說,只要是對於幫商品站台的醫生或營養師,由於其與廠商有利害關係,因此其話語通通都要打個折扣,畢竟身為消費者,你不知道是專家收了廠商的錢說了這些話,還是這些商品真的是這樣好?

章節心得

雖然這一章提出的概念還蠻簡單的,但真的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人身攻擊這一點其實就是「無禮」的一種形式。每當台灣要選舉時,總會冒出一些黑料,通常與個人行為有關,想要以個人行為上升到這個人沒有能力或是將風向導到這個人有問題,意圖讓不要選這位候選人。
但個人認為,以小選民來說,需要注重的是該候選人對此攻擊的應對(提出反擊證據)或是乾脆承認,最好是不要隨攻擊方起舞,畢竟以小選民來說,我們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難以判斷前提是否正確),我們只能看到攻擊方與被攻擊方的回應來進行判斷。
訴諸權威除了商品廣告,在許多談話性節目也經常看見,可以藉由本書提出的三項法則來做簡單判斷,第一項在談話性節目中應該都是專家親口所說,沒有疑慮,其二要檢視的是專家領域是否有符合,最後則是利害關係檢視。但我認為只要有第三項利害關係在,論證常常會變得可靠度較低,因為專家上節目了,通常就會有其利害關係,不論是為名或是為利。雖然可信度變得難以釐清,但是多思考,還是有助於減少被騙、被帶風向的情況。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佩姬觀點
佩姬觀點
主要針對讀過的書籍提供個人成長收穫以及對於書中內容的想法與分析。(書籍來源主要是博客來書店假日特價的66元電子書),偶爾會分享一些個人經驗,歡迎各位讀者一同交流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