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決策時,我們總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或是不敢說自己其實有些東西不是很懂,於是靠直覺做出很多決定。但科技帶來變化、世界充滿不確定性與風險,到底怎麼做出高勝算決策?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命中率越來越高?如何在面對決定時降低失誤?
上週和 Miula 聊天,談了很多成長思維人生學,相信可以給大家帶來不少人生成長的指引,期待一下這次的魔獸神助攻!追蹤 FB 收直播通知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Miula|M 觀點、成長思維人生學
這本《高勝算決策》也是 M 大曾經推薦的書,其中談到突破我認知的概念是「狗與人類間的年齡比例」,儘管這違反科學和邏輯,但我們總會這樣去換算;或是禿頭到底會不會遺傳,真的和父母輩有關嗎?
運用不確定性反而能獲取優勢
我們都鼓勵人們追求知識,但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人並非無所不知。
每個人都不想說「我不知道」或「我不確定」,認為這種表達含糊不清且毫無益處,甚至刻意迴避。然而,常說「我不確定」其實是成為更好決策者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必須習慣「不知道」。
不過要擁抱「我不確定」的觀念實在很難。求學時,我們被訓練得認為說出「我不知道」是件壞事。學生若是不知道,便是學習不彰。考試時若寫下「我不知道」,這答案一定就是錯的。
做任何決定都是在下注
不對某物下注,本身其實就是一種賭注。
面對不確定的事物,人們可能會想逃避,想拖延,想規避損失,但職業玩家不被允許這麼做。雖然無法控制發出的牌,但可以選擇打好每手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做對了決定,不代表你短期會贏。這時挑戰來了,到底是因為短期運氣不好呢?還是因為修正錯誤呢?在那個當下,其實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 正常的反饋迴圈是:做了你覺得對的修正→結果變得更好→下次持續這麼做。考試就是這樣,不斷做題目再反覆檢討,分數將會提高。
- 撲克的反饋迴圈是:做了你覺得對的修正→短期結果受運氣影響→滿頭問號。有時可能做對了修正,但因為短期結果不支持,讓人不敢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