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史達林式」的不同解讀
由俄國媒體及俄國文化部的作為中可以發現,同樣是抵制這個作品,俄羅斯與西歐國家顯然出於不太一樣的原因。西歐國家關注演員的人權問題,甚至思考這是否可以被稱之為藝術,還是只是一項巨大的真人實驗?然而對俄羅斯來說,《DAU》作為「藝術」的一種呈現方式似乎毋庸置疑,它違反的是俄國政府與民間可以承受的裸露尺度。從這點來看就可以發現,為什麼歐俄的爭議總是沒有結果,因為兩者的著眼點甚至有根本上的不同。
許多文章在評論或報導《DAU》時會用「史達林式」來形容,不只是因為其重現的年代橫跨史達林與赫魯雪夫執政時期,更是因為在片中無處不見的威權闇影。一個名詞不一定有優劣的意涵,但人們的價值觀與既定印象將影響我們看到該名詞的觀感。台灣觀眾看到「史達林式」應多會出現負面的想法,伴隨的可能是「極權」、「殺人魔」、「勞改營」等辭彙,但對於俄國觀眾來說,當西方媒體批評任何事物有「史達林」的影子時,或許並沒有真正擊中俄國民眾的內心。
一如歷史上許多獨裁者一般,在那個最為禁錮的年代,蘇聯卻憑著計劃經濟安然度過全球經濟大恐慌,許多俄國人民也因此對於史達林有著不同於他國人民的評價。根據俄羅斯民間獨立運作的民意調查和社會學研究組織「列瓦達中心」長年以來的調查,俄羅斯人對史達林態度的變化有三個不同的時期:消極看法(2001 - 2006 年),態度淡漠(2008 - 2012 年),與積極看法(2014 - 2018 年),到了 2019 年對史達林態度為「完全正面」與「大部分正面」的人則高達 70%。然而在問及史達林在短時間內達成的目標是否可以合理化蘇聯人民的痛苦時,也有 45% 的人認為那些痛苦是無法以任何理由合理化的。
對於史達林的功過有許多細項的調查可以評估,不論是他為蘇聯帶來的飛速成長或對於人民的恐怖迫害等等,因此對於史達林的觀感除了心理上好/壞的二分法之外,公眾對史達林形象的認識也需要更複雜的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描摹,俄國人民認同他是有效率的管理者,也承認他是個暴君。
從未消失的蘇聯與歐俄對壘
當我們聽聞一個俄羅斯導演在重建蘇聯時期的一切景象時,或許會感到毛骨悚然,但對於俄國人民來說勢必帶來更複雜的情感與思考。列瓦達中心的民調也顯示了俄國人民的世代差異,此一差異並非極端的「積極」或「消極」觀感,而是「正面意見」或「根本沒有意見」:年老的人們對於蘇聯時期依舊帶著懷舊心態,而年輕人則較沒有這個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