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婷尹.攝影/董昱
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2019年全台灣的公民有傳統市場和列管攤集場超過八百間,新竹縣市加起來有近三十間傳統市場,你逛過幾間呢?
傳統市場以營業時間又可分為早市和黃昏市場,以市場密度相對來說算高的新竹市來說,早市就占了絕大多數,例如:中央、竹蓮、關東市場……;下午場則有大東、禾功等黃昏市場,也有營業一整天的,像是西門市場。有人選擇只賣半天,有人從早到晚不間斷供應生鮮食材,跟著編輯,一起來看看早晨與黃昏的傳統市場面貌吧!
06:00 早市|早安,活跳跳的一天!
隨著日頭攀升,早市的活力值也隨之高漲。「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不只應驗在客人身上,攤販們天還沒亮就得出門批貨、擺攤,才能供應最新鮮的食材給顧客。
不同地區的市場會長出自己的個性。位於關東橋地區的關東市場已經有五十多年歷史,位在傳統客家聚落,加上靠近峨嵋、寶山、芎林一帶,不少客人或攤販是來自客庄,部分攤販甚至會帶著自製或自選的客家風味醃製品:紅麴、油蔥酥,也提供蘿蔔糕或客家菜包等熟食來餵飽鄉親的五臟廟。
小小一方市場有六十二間攤販,供應市場周圍又延伸出私有攤販,加上周遭原有的商家,自成一張消費網絡。雖然關東市場屬公有市場,攤販們也成立市場自治會處理市場的大小事,而新竹市政府也委派管理員居中協調硬體設施管理或消毒等例行工作。關東市場自治會的陳會長在市場經營豬肉鋪,除了週一休市,他們每天凌晨兩點上工,取得屠宰場第一批現宰豬肉,再到市場進行肢解;其他像是賣雞肉、蔬菜的攤販大約在四、五點開始準備營業。習慣早起的長輩趁著天亮就來買菜,上班高峰時段過後則是第二波購買潮,陳會長說,十點後生意大抵落定,十一點左右就會陸續收攤了。攤販們往往也會有自己的熟客或配合店家,隨著新竹科學園區成立,除了該地區的地景改變,附近也增加不少上班族住戶。市場裡平日客群大多是長輩或做餐館小吃的業者,假日時上班族加入戰場,攤販們該如何積累自己的熟客或配合的餐飲店家,就各憑本事了。
馬偕醫院旁的新源市場(水源市場)亦是熱門早市之一,除了生鮮食材,也有許多熟食點心如:潤餅、豆花、麵攤等等。新源市場的客群主要以婆婆媽媽們為主,因為附近工廠和馬偕醫院幫傭的人力需求,在這裡也能看見不少外籍移工;多元族群造就了食物攤商的豐富性,出現眷村、客家或閩南、印尼料理的大融合。然而,新源市場周邊的私有攤販占據半條馬路的現象,一直是難解的問題;攤販需要地方做生意,警察必須克盡職守,維護用路人的安全,期盼未來能有雙贏的解決辦法,讓市場更加完善。
本篇文章出自《貢丸湯》Vol.21「市場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