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出家50問【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出家的意義

  1. 什麼是出家?
    一、出眷屬家。
    二、出煩惱家。
    三、出離自我中心,以第三種最為重要,因為要能放下自我,才能提起眾生,與佛法相契,自利利人。
  2. 佛教需要僧人以出家的生活方式修行,有三個原因
    一、為了生脫死出三戒。
    二、為警世導俗-讓迷戀世間五欲的人們,能夠警醒無常,修學佛法。
    三、為佛法住世-佛教需要建立僧團,以能穩定長久地開展弘揚佛法的任務。
  3. 在家修行也很好,為何非要出家不可?
    在家人:以不能增加錢、金、銀、珠寶、穀米、奴婢等為苦。
        以五欲為樂。
    出家人:以隨貪、嗔、癡而行為苦。
        視五欲為苦,出家才能幫助自己出離煩惱。
  4. 出家人的生命目標在追尋什麼?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是自覺,修學佛法讓自己能斷煩惱。
    下化眾生是覺他,慈悲利生讓眾生能斷煩惱。
  5. 什麼是僧伽?
    僧伽為佛、法、僧三寶的僧寶,僧伽的本意是眾,佛教以四人為眾。
  6. 什麼是六和敬?
    精神為無我、平等。
    從身體、言語、意念、規則、見解、利益等六個面向實踐。
    身和同住、口和同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7. 佛教出家眾有那些類別?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
  8. 什麼是戒臘?
    世壽:出生後計算歲數。
    僧壽:法臘,出家後計算歲數。
    戒臘:受具足戒後計算歲數。
  9. 佛陀時代的僧團如何生活?
    22:00 睡覺
    02:00 起床
    02:00~06:00 禪坐
    06:00~10:00 打掃環境、托缽
    10:00~14:00 用齋後休息或禪坐
    14:00~18:00 禪坐或開示說法
    18:00~22:00 繼續禪坐
    由此可知僧眾一日時光,大多用於修定,專心修道。
  10. 中國的出家人為何都姓釋?
    僧人統一姓氏為釋,來自於東晉道安大師的倡議。
    傳承釋迦牟尼佛法脈。
  11. 南傳、藏傳、漢傳佛教出家人有何不同?
    南傳:上坐部佛教,接近原始佛教,以東南亞國家、中國雲南人民為主。
    藏傳:北傳佛教,西藏、尼泊爾、不丹、蒙古人民為主。
    漢傳:北傳佛教,中國、日本、韓國、越南人民為主。
    最大的差別在於經典傳承與修持方法,以及尼眾傳乘問題。

出家的功課

  1. 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出家?
    完全的奉獻-出家必須將自己全身心奉獻給三寶、奉獻給眾生、才能名為出家。
    先體驗出家生活-生命自覺營,通常對求度出家者,會有一或兩年的觀察期。
  2. 出家需要具備那些條件?
    不犯十三重難。
    不犯十六輕遮。
    適齡出家-7歲以上,70歲以下。
    內緣外緣齊備-道心堅定,即使此生無法滿願,來生也有因緣,畢竟菩薩道是生生世世,都乘願再來。
  3. 可以自己剃頭出家嗎?
    剃度是出家必有的剃髮受戒儀式,男眾由比丘剃度,女眾由比丘尼剃度。
    剔除煩惱習氣、剃除傲慢自大、剃除親情牽掛、剃髮以區別其他宗教徒。
  4. 出家要受什麼戒?
    三壇大戒,受過完整的具足戒,才能成為真正的僧人。
  5. 受戒出家一定要頭頂燃香嗎?
    堅定出家的道心,完全出於個人的心願。
    不忘初心不退轉。
  6. 出家人為何要入眾、隨眾、依眾、靠眾
    營造讓身、口、意清淨的生活環境。
    入眾、隨眾,少欲知足。
    依眾、靠眾,相互勉勵。
  7. 為何僧人要結夏安居?
    安居護生。
    自我用功、成就道業。
  8. 出家後如何修行?
    出家的生活作息
    04:00 起板起床
    05:00 做早課
    06:00 早齋,早齋後出坡打掃
    12:00 午齋,午齋後午休
    16:00 做晚課
    19:00 用藥石(晚餐)
    21:00 安板睡覺
    進入僧團,只要用心體會,無一時非修行時,無一處非修行處,無一事不是佛事。
raw-image



書名:出家50問

作者:法鼓文化編輯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龎演向的沙龍
15會員
63內容數
龎演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8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Thumbnail
2021/07/08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Thumbnail
2021/06/28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Thumbnail
2021/06/28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Thumbnail
2021/06/19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2021/06/19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學佛和出不出家沒有太大的關係 出不出家,是時空背景的因素產生的。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以出家為主,但也有不出家的,像 維摩詰就是在家居士,那是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我們比較贊成居士修行,因為成佛非常的困難,必須面對世間法的各種磨鍊,包括結婚生子、工作、親友、同事等等。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學佛和出不出家沒有太大的關係 出不出家,是時空背景的因素產生的。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以出家為主,但也有不出家的,像 維摩詰就是在家居士,那是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我們比較贊成居士修行,因為成佛非常的困難,必須面對世間法的各種磨鍊,包括結婚生子、工作、親友、同事等等。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七覺悟: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志願出家,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是第七:出家梵行覺。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七覺悟: 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志願出家,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是第七:出家梵行覺。
Thumbnail
連當時世界最好的手錶,白蟳王(台語)是白金純手工打造的,手錶也都丟掉。當初這種手錶在台灣是沒得買,還要特地去香港買,因為香港是國際市場,到那裡才買得到,三十年前,那種手錶一個要價五十萬,就像十元的銅板那麼厚,連手錶帶也是用手工打造的,質料都是白金。那時當居士,戴去蓮因寺,懺公師父他老人家還走過來看
Thumbnail
連當時世界最好的手錶,白蟳王(台語)是白金純手工打造的,手錶也都丟掉。當初這種手錶在台灣是沒得買,還要特地去香港買,因為香港是國際市場,到那裡才買得到,三十年前,那種手錶一個要價五十萬,就像十元的銅板那麼厚,連手錶帶也是用手工打造的,質料都是白金。那時當居士,戴去蓮因寺,懺公師父他老人家還走過來看
Thumbnail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Thumbnail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Thumbnail
中台山剃度風波發生時,我在電視螢幕上,看到許多悲慟的父母,痛不欲生,引發三十多年前我出家時的痛點。出家不是去做殺人放火的壞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父母阻礙兒女出家?或許這是被剃度者自己本身的福德因緣不夠;或許也有一些父母考慮到「出家容易、修行難」的問題,擔心自己的兒女無法走完修行的道路;或許也有一些父母
Thumbnail
中台山剃度風波發生時,我在電視螢幕上,看到許多悲慟的父母,痛不欲生,引發三十多年前我出家時的痛點。出家不是去做殺人放火的壞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父母阻礙兒女出家?或許這是被剃度者自己本身的福德因緣不夠;或許也有一些父母考慮到「出家容易、修行難」的問題,擔心自己的兒女無法走完修行的道路;或許也有一些父母
Thumbnail
因為工作繁重,日子過得多少有一點生活壓力,不過運用佛法的出世觀念,拋開個人入世生活上的希求,在出離心的疏導下,面對繁重的入世生活人事,就因為我個人生活上的簡化,在忙中也能得到輕安的自在喜悅。同時在繁忙的生活中,也使我深深體認到佛法倡導的出世生活,並非教人要離開人間,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過出世生活,也就是
Thumbnail
因為工作繁重,日子過得多少有一點生活壓力,不過運用佛法的出世觀念,拋開個人入世生活上的希求,在出離心的疏導下,面對繁重的入世生活人事,就因為我個人生活上的簡化,在忙中也能得到輕安的自在喜悅。同時在繁忙的生活中,也使我深深體認到佛法倡導的出世生活,並非教人要離開人間,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過出世生活,也就是
Thumbnail
你們去給釋迦牟尼佛請假嗎?現在的出家人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我們出家人哪有什麼寒暑假的?放什麼假?人家佛學院一般是對外,有居士參加,所以才跟世俗一樣放暑寒假。我們出家人是不能說要放假的。出家人放假,那要如何斷生死?又不是公司行號講放假,這點自己要清楚明白,自己若不明白那個名稱的意義,那就顛倒了。
Thumbnail
你們去給釋迦牟尼佛請假嗎?現在的出家人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我們出家人哪有什麼寒暑假的?放什麼假?人家佛學院一般是對外,有居士參加,所以才跟世俗一樣放暑寒假。我們出家人是不能說要放假的。出家人放假,那要如何斷生死?又不是公司行號講放假,這點自己要清楚明白,自己若不明白那個名稱的意義,那就顛倒了。
Thumbnail
居士受八關齋戒、五戒或菩薩戒,同在出家人當中,不能搭縵衣。尤其男眾居士,如果頭髪剃了,人家會以為是出家人。女眾分得出來,男眾就分不出來,受人頂禮福報就消了,這是福報的關係。譬如小孩子剃了光頭,人家叫他小和尚,在叢林的方丈稱和尚,如果把居士或是孩子當做真正和尚,那就不對了。
Thumbnail
居士受八關齋戒、五戒或菩薩戒,同在出家人當中,不能搭縵衣。尤其男眾居士,如果頭髪剃了,人家會以為是出家人。女眾分得出來,男眾就分不出來,受人頂禮福報就消了,這是福報的關係。譬如小孩子剃了光頭,人家叫他小和尚,在叢林的方丈稱和尚,如果把居士或是孩子當做真正和尚,那就不對了。
Thumbnail
「一切是因緣」。古時候的人說:「知恩報本」。上一輩的人也常說:「做人要知恩報本」。佛法也開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古代的人,就算是世間法,也是這樣說。那你說世間法有離開佛法嗎?或者佛法有離開世間法嗎?古人這麼說,老一輩的教導下一代,可是現在的人卻比不上以前的人。
Thumbnail
「一切是因緣」。古時候的人說:「知恩報本」。上一輩的人也常說:「做人要知恩報本」。佛法也開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古代的人,就算是世間法,也是這樣說。那你說世間法有離開佛法嗎?或者佛法有離開世間法嗎?古人這麼說,老一輩的教導下一代,可是現在的人卻比不上以前的人。
Thumbnail
出家人的生命目標在追尋什麼?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是自覺,修學佛法讓自己能斷煩惱。 下化眾生是覺他,慈悲利生讓眾生能斷煩惱。
Thumbnail
出家人的生命目標在追尋什麼?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是自覺,修學佛法讓自己能斷煩惱。 下化眾生是覺他,慈悲利生讓眾生能斷煩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