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常住是道場,道場是我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時間: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十日(農曆七月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學員問:
這個學期期末班會結束後,就開始放暑假?
院長開示:
放什麼假?你們去給釋迦牟尼佛請假嗎?現在的出家人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我們出家人哪有什麼寒暑假的?放什麼假?人家佛學院一般是對外,有居士參加,所以才跟世俗一樣放寒暑假。我們出家人是不能說想要放假的。出家人放假,那要如何斷生死?又不是公司行號講放假,這點自己要清楚明白,自己若不明白那個名稱的意義,那就顛倒了。
出家人本來就不應該說世俗語的,現在反而都在講世俗語了。對世俗的這一些都放不下,那要如何斷生死?出家人,一定要行出家行,若出家人還行世間法,那就打妄語了。若平時,請假一兩天回俗家去鼓勵老菩薩,這樣是為了行孝那是可以的,但不要講休假或放假。
學員問:
請示院長,我們這一次佛七,每天除了七支香之外,我們另外還規定一天拜一千拜,念一萬聲佛號,結果績效並不佳,受益不大,那我們要怎樣做才比較殊勝?
院長開示:
你們這樣規定,有幾位做到?
學員答:
這次佛七能依規定圓滿完成的,就只有一位同學。這期間我也一直規定自己,但有時外緣,信徒多,就打岔分心了!
院長開示:
不能這樣講,打佛七還要管什麼信徒?說什麼信徒來打岔?這都是打妄語,藉口推託之詞?那自己要負因果的。真正佛七期間,是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的,你還接見信眾,那你是生死重要?還是攀緣重要?是不是?
再說現在眾生都是請教師父,關於生病、家庭教育或事業上這些問題。沒有一個要請教說:師父啊!你教我怎麼念佛,怎麼處理往生的事?就連出家人也沒有一個會問這些?所問的都是世間事,煩惱重重的問題,是不是?
我們要知道,世間一切都是假相,例如有居士現在計劃:「師父啊!大殿蓋好後,我半年教書,半年來帶居士念佛好嗎?」我說隨緣,因那都是妄想心,假若明天股票下跌他就起煩惱了。他還會記得念佛嗎?真正修行佛道的人,是不會去投資股票,做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我都隨緣聽聽就好。
所以最好是趕緊把工程告一個段落,下面做個山門,把山門關起來,好好用功修行。自己種一些蕃薯葉,也不用米,蕃薯葉煮一煮,蕃薯梗打果汁,比吃外面的果汁還好,也沒有農藥污染。我看這樣大家會修得更好。
學員問:
院長!那我們什麼時候要建山門?希望能早一點建好。
院長開示:
是啊!了生死要緊呀!你們看那些持戒道場,一年到底哪有在辦甚麼法會共修的,大部分的時間住眾,都是在道業上精進用功,時間上都嫌不夠用了,哪有時間再去攀緣眾生呢?我看以後每年就打兩次佛七,來參加的人要嚴格規定,萬緣放下,好好用功這樣就好,其他時間你們就自己多用功,不然一直散漫下去,對道業有什麼用呢?攀緣到最後也都是共業。
學員問:
院長!我們這次佛七圓滿後,覺得在心地上沒有真正用上什麼功,修行好像是一件苦差事,那要如何用功才能有法喜?
院長開示:
你若真正為了了生死,那有什麼是苦的?例如佛陀初轉法輪講四聖諦,苦、集、滅、道時就先講苦諦,我們出家人是身苦但心不苦。而你在了解道理、教義後,有沒有執行,實際操作,有的話法才會入心,自然就會有法喜覺受。要知道,身心的苦就是消業!而這苦是越咀嚼,越甘甜。
學員問:
可是,目前大家對修行,好像都還沒有辦法達到那種程度,怎麼辦?
院長開示:
末法時代,眾生福薄,福為什麼會薄?就是世間科技的替代,以科技來代替一切。現在的人都避重就輕,綁鋼鐵都不像以前的人工,現在都使用吊車,鋼筋那麼粗、那麼大支,以前我們也是這樣綁這樣拉,有一份同心的力量。
早上綁鋼鐵的那位年輕師傅,他看我們這樣做,「像那個十二米長的四分鐵,我就設計一張鐵梯的合椅放在那裏,然後綁兩支鋼鐵,再將四分鐵一個人拿著,從這鐵梯裡穿進去,然後推上去就直接傳到上面去了,也不用繩子在那邊拉。」年輕師傅他看了,只能搖頭說還是老師傅有智慧。
學員問:
院長!張先生沒有來綁鋼鐵嗎?
院長開示:
沒有。他只是講講而已,現在要找有智慧,有度量的人不容易找了,更何況是要他來發心道場的工作。像世間人蓋一棟別墅,老闆都會買威士忌加果汁,招待客人喝,要知道這樣喝是很傷身體的,但是眾生就是喜歡這一種口味。
大家想一想,他蓋一棟別墅能利益多少人?充其量只有屋主那一家人。如果蓋一座道場,那他的功德就不同了。可以讓來道場學習的人,聽聞佛法,身心得以清淨,將來能成佛,了生死。你看!蓋道場與蓋別墅兩者所種下的業種子,差多少?所收穫的成果又差多少?同樣是從事建築,所造的這個因和成就的果報相差多少?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比較沒有福報的差別了。
在日據時代,鄉下不要說蓋寺院,就以蓋道教的宮廟來說,人家年紀大的人都會說,要去幫忙做一兩天,認為幫忙蓋寺廟,是善事會有很大的功德,現在就少有這樣的觀念了,用錢請工人來做都快請不到人了,而且現在的人做事都糊里糊塗的。
像那天九位師傅來做大殿的裝潢,我因綁鋼鐵沒有去巡視,晚一點去看而已,結果做得亂七八糟的,整個都變質了,只好拆掉重做。
你看連一個標準的木工師傅都做成這個樣子了,我還能說什麼?你們算算看,那天九個人來做了一天,結果又拆掉,這樣九個人一天的工資就多少了,這個責任、因果要誰來承擔呢 ? 所謂「有量才有福」,現在的人比較不發心,沒有責任感,所以比較沒有福報。
學員問:
院長!我俗家老菩薩做了很多破布子,說要送給淨律寺和光量寺,我明天煮好送過來好嗎?
院長開示:
你要煮好送過來是好,但現在的人哪有要吃破布子?那是出家人還要吃,在家人是不吃了。這一段日子,叫大眾多用功,除了大寮的人,其他同學,看要誦《彌陀經》五十卷,或是拜佛一千拜、念佛五萬聲,大家努力拼拼看吧!我們每天都要用功修行。不管是「山崩」還是任何災禍,都要如如不動才好。
有一次我在彌陀院進修期間,有住眾告訴我說:「師父啊!彌陀院後面山崩了!」結果我就被境轉了,跑出來看時,當下就被那個惡魔給考倒了,後山的大水沖了下來,我整個人就被洪水沖入地底下的水道裡去了。若當時我如如不動,在大殿裏面一直誦經,或許雨就停了,大水就停了。
總之,那就是我們的一念心不自在。如果說大水一直在沖刷,一直在淹水,你當下在誦經,還是一樣照常誦經,也許會化險為夷,根本沒事。其實我們要斷生死,就是在這一念心而已。而這一念,如如不動的心,就是空性的境界。 如果我們看到什麼,心就動了,就趕緊停止,不要被境轉走了。
所以不管「相」的力量有多大,我們依然保持如如不動,那就是本性。本性是遍滿虛空的,我們要知道這個道理。能明白真正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清淨,那樣才能真正的具足空性,所以說「隨緣不變」,這樣才不會被世間法轉了,可惜現在的人都不是如此。
學員問:
院長!要怎麼樣用功才能獲得阿彌陀佛當下來接引?
院長開示:
你就一念彌陀不間斷,阿彌陀佛絕對來接引。那你要如何保持這一念佛號不間斷呢?我看要漸漸斷掉那些外緣才有辦法!
譬如說常住的事情我們要盡量去做,而且要發心幫常住分擔工作,努力承擔常住未完成的事情,用歡喜踴躍的心態去做事,不要認為常住的事,怎麼都做不完,而且越做越多,若你起了這一念越做越多的心,那樣就會起煩惱。
做事要越做越自在。如果自在,那麼你在掃地、清理環境或擦佛像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這個是在做事,因為這個是天天應當完成的事。
譬如日本的叢林,他們擦地板是很有技巧的,他們擦地板時會藉由全身的動作,來提昇那個動能,這樣擦地板都很有力喔!提水桶也用跑的。那種規律的叢林生活,他們是用相當的願力提起來的,並不是像我們,做事好像很煩惱,做事拖拖拉拉,好像有氣無力。
你看你在大殿,也就是在佛的面前,還有煩惱,那你在做什麼?你起這個煩惱心來對待佛陀,你看這罪業有多重?就以人世間來說,你對父母表現出不歡喜的心,那你還會有恭敬嗎?這可說是犯了大不孝之罪,一定要下地獄的!更不要說在佛面前起了不恭敬的心了。
所以說學佛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我們要了解,譬如我們挖鼻孔,鼻屎落在大殿,那你就犯到污聖地失威儀戒。你鼻子挖一下,頭抓一抓,頭皮屑掉落在大殿,韋馱菩薩就給你記一點,扣分數。
一個人要有如如不動的定力,就是從這細行上建立學習。持戒持到柔軟,是連手要伸出去都保持柔軟,柔軟到不會產生風動,那就不會傷害到很微細的眾生。所以說講話太大聲,氣太大就這樣彈出去,因當你彈出去時,眾生也會被你的氣彈死,這也是殺生。
所以持戒就要持到像這樣身心柔軟。在佛陀的三十二相中,佛陀講話時,聲音柔軟清雅又莊嚴,讓每一個在六道輪迴的眾生,聽起來都非常的歡喜,這就是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的。可是現在就不是這樣子,現在的人越修越大聲,走路像世俗人一樣拖著腳,我們出家人舉止要有威儀,不插腰或是把念珠拿到背後去數念。
你說要學定力,要怎麼學?凡有定力的人・就像禪宗說「明心見性」。明心,這個心就是明觀一切,像大圓明鏡擦得非常光亮,即使是很細密的東西,也馬上能顯現出來,而且很清楚,所以才說明心見性。這個心是非常清淨、非常清楚的心,這就是殊勝行,哪裡是糊塗行呢?所以說要靈靈覺覺,行、住、坐、臥,就是這様!
就好像你畫個圈圈,將一言一行都守在這個圈圈裡,就是把持著一心。我們說「一心不亂」,心不散亂,念佛能念得一心不亂,那就跟明心見性是一樣的。一切境界都明明白白,非常清楚。我們現在就是不清不楚,不清楚就會有煩惱和無明,人就會犯糊塗,就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這一念心!
所以,你若不清楚這一念心,就會貪求名利,就會煩惱,貪求名利,是地獄五條根。但是講得容易,事實上你真要把名利斷得乾乾淨淨,要怎麼斷?就拿修行來說,跟工作是不一樣的,工作會讓自己的身體感到很累很苦,那是外相。
而修行是心地法門,要斷除名利之心,斷除心中雜念之苦。如果你能這樣想,那工作哪算苦?不算苦!真正的苦,是我們想放下內心的執著,卻做不到,放不下,這樣才是真真正正的苦。
學員問:
請問院長,那要怎樣保持這一念清淨心不退轉?
院長開示:
那你要怎樣保持?我們欲界的人,要漸漸從發心開始,你一直發心,一直發心,若內心還在起煩惱,就要主動去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由自己主動發出來的力量和心量才有辦法;如果被動的話,是沒有辧法對治煩惱習氣的。譬如你們光量寺,大家團結一心,你說這樣有辦法嗎?若你說沒辦法!那就真的沒有辦法啦!你沒辦法發心,別人也沒辦法發心,是不是?
若你想要別人發心而別人不肯發心時,你還要感謝他,他是我們的善知識。
我們不能像世俗人那樣,別人不順我們的心意就埋怨,心不甘情不願的說:「我做得要死,你還這樣不知好歹!」那這就是生滅法,以生滅法的心做事你就會退轉了,你就會覺得累,不想修了,而且你會說做這麼多又何必呢?這時你就會退失道心了,那你還要怎麼精進呢?
若你執著那個相,你就一定會罣礙。我們平常就說初出家的人一定要多修福,修福就是緣,緣就是福,所以說福德因緣具足就是解脫。你發了心怎會離開緣?是不是?你發心修福,這個福就是清淨福。若是修有漏的法,就是有所得心;心裡希望有所得,人家若沒有給你讚歎,你就會變成不肯再發心修福了。
所以要無所得、無欲無求而發心修福,才能如如不動。若期待有所得,就沒辦法做到如如不動,因為會執著在外相上,心不清淨就容易動搖了。例如作功課 「今天較疲累,明天再補。」要知道那是沒辦法補的!一切要「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人家託付我們一句話,可以的話,一定要馬上完成,才不會背上因果。假使你忘了,或對方往生了,那託付的這句話,因果要如何消歸?
他往生了,他沒有辦法明白對方是不是在躲他避他,他帶這個恨心墮在三惡道,因果就是你要擔負,因果就是這樣。
若你馬上傳話,他心生法喜,那他往生了,會帶著法喜充滿的心往生,這樣他一定會投生在善道,那你就不用背負因果了。
你若沒講,他懷著恨心說:「好!這世我拿你沒辦法,下輩子,我就投生成一條毒蛇來咬你。」那你看,他將輪迴幾世?這種因果你都要幫他背,你不知道害怕嗎?還找藉口說什麼:「本來回來就想要和他說,結果一忙就忘了。」你以為這樣講就沒事了嗎?因果是不可能就這樣讓你化解掉的。
事實上道理也是如此,但要你深信這種因果道理,一定要有個相當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深信因果。
如果真能深信因果,那你怎會沒有智慧?一旦你知道因果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因果;並不是說歸說,做不到歸做不到,因果是沒有這回事!一般人都是只會說卻做不到,所以沒辦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才會無法深信佛法絕對不退轉。
學員問:
院長!這供佛齋僧的錢,目前還有剩,我想全部拿來買榴槤,淨律寺也都是出家眾,就全部用來供養,這樣處理可以嗎?
院長開示:
榴槤都泡藥水,吃多了會得癌症。芒果也都泡藥水,看起來很新鮮漂亮,卻比農藥、除草劑還毒。看起來很好吃啊!(泡藥水是使用化學藥劑,加水攪拌浸泡使其外表更好看的意思)但出家眾最好是不要吃榴槤!榴槤的氣味很刺鼻,吃了身體會有異味,最好是不要食用比較好。
你們應該要建立一個觀念,我們要明白常住就是我們的道場,我們的道場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道場,道場就是我們的心。
現在的人都沒有這種觀念,沒有這種觀念,那你們要依靠什麼?相信絕對沒有可以依靠的。比如現在可以讓你們請假回俗家,那我們要請假時,一開頭這一念,一定要想到先問師父,我們道場現在有什麼事需要做嗎?如果比較沒什麼事,就可以請假一天或兩天,最多只回去一個晚上就回來了。
可是現在的人都說:「師父啊!我要請假回去看老菩薩。」也都沒有在問說:「師父啊!常住現在有什麼事還沒做完的嗎?」現在出家,好像變成是來這兒上班的,存有這種心態時,你要怎麼跟他說?
要知道我們要有這一念,常住道場的心是很重要的,因為你是依靠道場才能修行,假若你連這一點觀念都沒有的話,那你要如何修行,念念都是在念你的俗家,念俗家就變成在念世間法了。
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出家人要了解自己的福報,社會人總是貪瞋癡,佛陀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眾生每天追求的都是這些,而出家人每天都在施捨,所以是不一樣的。 不過我們施捨要肯捨、真捨,不要假捨;不可嘴上說要捨,心卻不捨,心不捨就是妄想;心若捨得,那怎還會有妄想執著呢?是清淨自在的。
所謂「心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般若花。」若心不法喜、不清淨,心的智慧花就開不出來。心的智慧花開不出來,那要如何結成菩提佛果呢?我們出家是為了脫生死的,所以心應該常保持清淨,不能像世間人貪瞋癡,終日追逐名利,直至身體垮了還廢寢忘食的在追逐,這終究還是生死法。希望大家好好的慎思審之!阿彌陀佛。
在修行當中,對眾生要以「法」來佈施,而不是以世間物質來佈施;因為世間物質是幻化的,這就不是「不覺有施」。「不覺有施」,是以無所著的心在做事,覺得做什麼都是應該做的,此是世間最高的道德,要瞭解這就是修行不停的,源動力,度眾生也就不停息,謙德在內,處處修行,慈悲喜捨。
那些徒弟要起心動念就讓他去動,你是為人師長,心怎能跟著波動呢!說「鐵打叢林流水僧」,瑜伽菩薩戒云:「隨信行人,須承師教;若隨自意修,難免不入歧途。隨法行人才可自修。」自己是什麼根性自己要明白,離開僧團,凡事都要自己來,你有辦法清淨持戒、輕重等持、專注一趣在法上用功嗎?阿彌陀佛!隨緣啦!你就看他怎麼流
就像我們人,剛開始要很謙恭的接受人家的輔導,加上自己不斷精進用功,人前人後,至誠懇切、精進不懈地,昇華自己的生命,努力的淨罪集資,培福修德,用正觀智慧來莊嚴自己。 像樹木,以枝幹、樹葉來莊嚴自己,並以茂密的樹蔭讓人乘涼,先能自利,而後才能利人,才能布施普潤眾生。所以,在最初修學佛法的人,要虔誠恭敬,
如根莖類,如蘿蔔有泥巴,要先把泥巴沖水洗掉才削皮,如果先削皮就跟泥巴混在一起了不好洗。如果這些細節都沒有教導的話,實際操作都會很有問題的。我看連掃地都掃不乾淨。我們掃地時,要把掃把持平,你若執掃把的尾巴,是掃不乾淨的,而且掃把也不柔軟,你把掃把拿平,掃灰塵會掃得很乾淨。
我們出家人要了解自己的福報,社會人總是貪瞋癡,佛陀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眾生每天追求的都是這些,而出家人每天都在施捨,所以是不一樣的。 不過我們施捨要肯捨、真捨,不要假捨;不可嘴上說要捨,心卻不捨,心不捨就是妄想;心若捨得,那怎還會有妄想執著呢?是清淨自在的。
所謂「心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般若花。」若心不法喜、不清淨,心的智慧花就開不出來。心的智慧花開不出來,那要如何結成菩提佛果呢?我們出家是為了脫生死的,所以心應該常保持清淨,不能像世間人貪瞋癡,終日追逐名利,直至身體垮了還廢寢忘食的在追逐,這終究還是生死法。希望大家好好的慎思審之!阿彌陀佛。
在修行當中,對眾生要以「法」來佈施,而不是以世間物質來佈施;因為世間物質是幻化的,這就不是「不覺有施」。「不覺有施」,是以無所著的心在做事,覺得做什麼都是應該做的,此是世間最高的道德,要瞭解這就是修行不停的,源動力,度眾生也就不停息,謙德在內,處處修行,慈悲喜捨。
那些徒弟要起心動念就讓他去動,你是為人師長,心怎能跟著波動呢!說「鐵打叢林流水僧」,瑜伽菩薩戒云:「隨信行人,須承師教;若隨自意修,難免不入歧途。隨法行人才可自修。」自己是什麼根性自己要明白,離開僧團,凡事都要自己來,你有辦法清淨持戒、輕重等持、專注一趣在法上用功嗎?阿彌陀佛!隨緣啦!你就看他怎麼流
就像我們人,剛開始要很謙恭的接受人家的輔導,加上自己不斷精進用功,人前人後,至誠懇切、精進不懈地,昇華自己的生命,努力的淨罪集資,培福修德,用正觀智慧來莊嚴自己。 像樹木,以枝幹、樹葉來莊嚴自己,並以茂密的樹蔭讓人乘涼,先能自利,而後才能利人,才能布施普潤眾生。所以,在最初修學佛法的人,要虔誠恭敬,
如根莖類,如蘿蔔有泥巴,要先把泥巴沖水洗掉才削皮,如果先削皮就跟泥巴混在一起了不好洗。如果這些細節都沒有教導的話,實際操作都會很有問題的。我看連掃地都掃不乾淨。我們掃地時,要把掃把持平,你若執掃把的尾巴,是掃不乾淨的,而且掃把也不柔軟,你把掃把拿平,掃灰塵會掃得很乾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國中會考壓力山大,但我竟然花了七天的時間在禪堂裡學習放鬆、放空、放下。 時時刻刻都是妄念、每分每秒都在想,什麼時候才會想完呢?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依照傳統,每個禮拜都要幫往生者超渡,第一個七就是所謂的頭七,總共七個禮拜,最後一個七,也就滿49天,往生者就會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但現代人不可能將靈堂設立49天,也沒有人可以每週都有時間在做法會的,通常把7個7濃縮在一兩週內完成。 我還是遵循傳統,每週五固定到靈山寺的牌位前,準備水果供品,自己誦一部
老實說,次生佛法的構思哪裏來的?我問內在聲音,我的佛性了。佛性說:極樂世界吃喝玩樂不求上進,老大不喜歡,老天爺不給了,因此有了次生思考。老大?一個還沒有出現在我們字典的人,因為和我們裟婆世界豪無關係,所以沒有記錄在線。和我們有關係的付責人是阿彌陀佛。 大家不要殺我,是我的內在聲音阿彌陀佛說的。老大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因為習慣在單純的世界中,不喜歡事情干擾自己的修辦道生活。   是學校生活中,與學生的互動,尚有衛生組長的職責,我全心的投入,但是腦中常常出現伙食團道務的成長,以及如何加強學弟妹的修辦理念。   是佛堂生活中,每天作息正常,晨起運動,如果没有好的身體,如何有體力全力衝剌呢?   是增進道學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道場建立的目的,在於五濁惡世中,護持佛法永續長久流傳,利益眾生;若沒有僧團道場,如法弘教,有次第地實修辦道,就會像是一般坊間信仰的神明壇,僅讓人膜拜許願求保佑。 而若只是持香拜求,沒有學習佛法,進而明白業力因果的道理,也就無法斷惡修善,無從澈底改變命運;相反的,道場有弘揚實踐佛法教育的功德性,能夠
Thumbnail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Thumbnail
國中會考壓力山大,但我竟然花了七天的時間在禪堂裡學習放鬆、放空、放下。 時時刻刻都是妄念、每分每秒都在想,什麼時候才會想完呢?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依照傳統,每個禮拜都要幫往生者超渡,第一個七就是所謂的頭七,總共七個禮拜,最後一個七,也就滿49天,往生者就會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但現代人不可能將靈堂設立49天,也沒有人可以每週都有時間在做法會的,通常把7個7濃縮在一兩週內完成。 我還是遵循傳統,每週五固定到靈山寺的牌位前,準備水果供品,自己誦一部
老實說,次生佛法的構思哪裏來的?我問內在聲音,我的佛性了。佛性說:極樂世界吃喝玩樂不求上進,老大不喜歡,老天爺不給了,因此有了次生思考。老大?一個還沒有出現在我們字典的人,因為和我們裟婆世界豪無關係,所以沒有記錄在線。和我們有關係的付責人是阿彌陀佛。 大家不要殺我,是我的內在聲音阿彌陀佛說的。老大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因為習慣在單純的世界中,不喜歡事情干擾自己的修辦道生活。   是學校生活中,與學生的互動,尚有衛生組長的職責,我全心的投入,但是腦中常常出現伙食團道務的成長,以及如何加強學弟妹的修辦理念。   是佛堂生活中,每天作息正常,晨起運動,如果没有好的身體,如何有體力全力衝剌呢?   是增進道學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