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美聯儲2020/3月實行零利率,美元的基準利率就一直穩定在0~0.25%的範圍。這樣的利率環境,導致所有美元固定收益的債券的回報就非常低。例如,目前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到期收益率不到1%。其他歐元、日圓和英鎊的債券收益率也被其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壓到很低。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若固定收益的債券的收益率走低時,投資者可以購買近似的替代品:(1)購買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優先股ETF」(即
PFF,它致力於追蹤S&P U.S. Preferred Stock Index,該指數係由美國市場優先股組成),通常,優先股會發放比國債和公司債券更高的股息,目前PFF平均的股息率大約為4.7%左右,遠比國債和投資級別公司債券的收益率為高;(2)購買一攬子公用事業公司的高分紅股票,或者購買一個公用事業ETF(比如XLU),其平均股息率大約為3.5%左右,類似於買了個收益為3.5%左右的債券。
當2020/5/14 美股道瓊連3黑,大跌516時,資金湧向避險資產的美10年期國債,推高後者的價格,造成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大跌5.53%,收在0.62(如圖)。
這就大大的打擊了靠投資債券生息獲利的保險公司及「退休基金」的收益,經營生存異發困難。為了保住「市場長期利率」(即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不再雪上加霜的下跌,美聯儲不顧「利率期貨市場」和川普總統的呼籲,堅決宣示不肯降息至「負利率」,其根本原因是不肯進一步危及眾多保險公司及「退休基金」的生計。(請看筆者的
美聯儲的「收益率曲線控制」殺手鐧─美聯儲的本質(3)裡當初「無限QE」造成美10年期國債殖利率大跌至歷史低點的0.50%之討論。及筆者的
什麼是全球負或零利率危機?─貨幣及美元的本質(8)中,有關「負利率」的三個正反辯論及「逆轉利率」(reversal rate)的討論。)
雖然,美聯儲堅決不肯降息為「負利率」,但聯邦基金
「利率期貨」(Interest Rate Future)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末,利率將約為負利率(─0.005%)。(按:因為各種債務憑證對利率極為敏感,少許利率的波動都會引起債務憑證價格的大幅波動,帶給債務憑證持有者巨大的風險。為了降低此種風險,市場就衍生出了「利率期貨」,它一般是指以債券類證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以回避利率波動所引起的價格變動風險。)
在低利率環境下,只要美國的
實際利率低於經濟(GDP)實際增速,
美國債的可持續性可以得到保障。然而一旦高
通脹維持,利率高於經濟(GDP)增速,對償債能力的擔心就會引發對美元的拋售,而一旦美元貶值,就會進一步加劇拋售而形成惡性循環。換言之,過於龐大的
美國債將破壞美國承擔國際安全資產提供者和保險人的角色。近期,美國財長葉倫對於各國減持
美國債的擔心即源於此。(見
「美元霸權」的另一面是什麼?)
但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曼在《紐約時報》2020/12/4專欄文章說,如今美國利率很低,美國10年期公債的實質利率(扣掉通膨率的利率)在1990年代平均在4%上下,但過去十年來大致上都低於1%,有時甚至降到負值,所以,負債所需支付的利息較少,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前,美國聯邦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升到2000年水準的兩倍,但聯邦利息支出占GDP比率卻比20年前下滑。他結論說,拜登承諾舉債大手筆投資未來,在美國亟需擴大公共投資的此刻,是做對的、負責任的事(見
克魯曼:政府舉債不再是罪惡 別聽共和黨危言聳聽)。但克魯曼反對「舉債是罪惡」,基本上,屬於非主流的「現代貨幣理論」(MMT)論調,但反對「現代貨幣理論」(MMT)的,大有人在(見拙文
請釐清-「美元」諸多「以訛傳訛」的迷思─貨幣及美元的本質(1),及
「現代貨幣理論」(MMT)鼓勵美聯儲大幅膨脹資產負債表及財政赤字─貨幣及美元的本質(9))。克魯曼雖有諾獎光環的加持,在此爭議中並無法加分。
而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認為「赤字貨幣化」(即財政部直接向美聯儲等央行透支)的貨幣寬鬆政策之所以沒有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這種「通貨膨脹」表現為資產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全球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然後貨幣政策放了水,放出流動性,給金融機構互加杠杆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見
樓繼偉: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完全開放尚不具備條件)
但2020年人民幣大幅升值近7%,美元兌人民幣突破6.5大關,原本看衰人民幣的外銀紛紛改口,上調今年人民幣預估值,花旗甚至認為會升破6的歷史天價。隨著人民幣強勢升值,市場風險已從原本的資金外逃,變成出口廠商競爭力減弱。2021年中國的貨幣政策是加速金融改革與擴大金融雙向開放,並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見
旺報社評》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更大膽)
美聯儲只控制「短期利率」,而不控制「長期利率」。市場力量(供給和需求)決定了長期債券的均衡定價,從而確定了「長期利率」。如果
債券市場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聯邦基金利率設定得太低,則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增加,這意味著「長期利率」相對於短期利率會上升–收益率曲線會變陡。如果市場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聯邦基金利率設定得太高,則情況恰恰相反,長期利率相對於短期利率會下降–收益率曲線趨於平坦。通常,央行通過購買短期國債降低利率,當利率接近零時,則可以通過購買特定數量長債和其它金融資產繼續增加貨幣供應量。(見
零利率的經濟學,及
了解利率,通貨膨脹和債券)
此外,美聯儲宣示不肯降息為「負利率」,對另一種股市下跌的避險資產─美元─有激勵作用,美元指數2020/5/15終盤收在100.26 ,約為 4 月 24日以來的新高點(如下圖)。(請看筆者的
美股暴漲暴跌顯現的「資產證券化」風險─美股的本質(9)裡,解釋為何美股暴跌會造成美元流動性萎縮的「美元荒」。)
筆者曾在
美股新冠金融大海嘯已迫在眉睫─美股的本質(5)中指出,當美聯儲此輪「無限QE」空前的把紓困之手伸到中小企業、家庭、及個人,搖身一變,成為無限印鈔、鬧區街邊的商業銀行,可以直接貸款給艱困企業及失業個人,打亂了市場「貸款利率」的傳導機制,並搶走了街邊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其獲利將急速萎縮,銀行有大規模倒閉之虞。換句話說,美國金融二級市場的銀行,及上面所提到的保險公司與「退休基金」本來在金融危機,資金流動性緊俏時,紓困艱難公司企業的,如今卻諷刺的淪為要被紓困的行業。(請看筆者的
美聯儲降息4碼至零利率的「蝴蝶效應」─美聯儲的本質(2))
美股道瓊連3黑後,2020/5/15美股道瓊開低走高,指數權重高的銀行股尾盤大漲,道瓊指數先蹲後跳,告別連三黑,收漲377點。但已淪為紓困行業的銀行股卻尾盤大漲,硬拉抬指數的痕跡明顯,如此被拉抬股價的銀行之貸款業務,獲利依舊萎縮,很難脫離航空業、旅遊業,頁岩油業等被紓困的行列。。
尤其詭異的是台股,美股大漲377點,但台股卻是大幅振盪,盤中一度由漲128點下跌至 ─46 點,終盤小漲 34.04 點(如下圖),當然,在美股大漲大跌,疫情前景不明之下,股民明智的不願抱股過週末,所以星期五的台股通常是漲少量縮。但無論如何,今日的台股盤勢,顯示台股散戶已能判斷美股大漲的真實性,不再以美股外資放出的訊息馬首是瞻,能夠居高思危,擦亮眼睛,謹慎的當沖,降低套牢與血本無歸的風險,這是台股市場趨向理性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