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二:26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教會走廊,某天多了一幅油畫作品,描繪著主日崇拜當天,聖殿人山人海、齊聚一堂的景象。然而,躍然紙上的傑作,一角,不知名的作者卻將畫作題名為《禮拜堂的蠟像》
不少會友一看,皺著眉頭,覺得這標題不甚合適,於是建議牧師將作品重新取名為《禮拜堂的榮光》,用以彰顯教會的神聖光彩。就在牧師順應民意更名之際,一位陌生的白髮老翁,黃昏時分,緩步踏入教會,拄著拐杖,靜靜地佇立在還未取下舊名牌的畫作前。牧師看見隨即上前招呼,老翁望了望牧師,用著微笑但沉穩的口氣說道:
『我聽說這幅作品要換名稱。』
『是的。因為會友們認為原來的名字不好聽。』
『喔。』老翁露出了一個意境深遠的笑容,繼續說著。
『你覺得他們發自內心愛上帝嗎?』
『應該…我想是吧。』
突如其來的這麼一問,牧師有點接不上話。
『你覺得他們愛人如己,真正把教會的弟兄姊妹當作是自己的弟兄姊妹嗎?』
『說真的…其實很困難,我們都還在認真學習。』
『你覺得他們有熱衷於服事,自動自發來受差遣各項事工嗎?』
『您也知道,大家都很忙,教會服事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
『你覺得他們有受聖靈感動,自願一生為主作好的見證嗎?』
『這…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好的恩賜…所以…』
牧師冒汗的臉上,已浮現些許苦笑。
『你覺得他們甘願為自己的信仰背上十字架,行苦路來效法耶穌基督的樣式嗎?』
『…』
牧師沉默了。
『你覺得他們每個主日來聖殿裡崇拜上帝,回去之後有好好過著基督徒的生活嗎?』
『…』
『你覺得他們在聖殿裡呼喊上帝的名,高舉得勝旌旗,表現出無比信心,但離開聚會後呢?』
『…』
『我重新再問一次,你覺得他們發自內心愛上帝嗎?』
『…』
『我重新再問一次,你覺得他們愛人如己,真正把教會的弟兄姊妹當作是自己的弟兄姊妹嗎?』
『…』
『好。既然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而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那人一旦沒有靈與魂,也失去了為主作見證的好行為,請問你,他們聚集在禮拜堂裡,像不像…』
『禮拜堂的蠟像!』
此刻的牧師,終於嘆了口氣。
老翁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他轉過身去,慢慢離開了走廊,與牧師話別之前,只留下一句話:
『這幅作品,是我畫的。』
* * *
夕陽西照,餘暉灑落在教會走廊的落地窗前,牧師無語卻激動地站在畫作前,他的心中滿是喜樂,但也帶著一絲反省的內疚。他終於明白老翁畫裡的意境與教導是何等珍貴。
『牧師!牧師!』
社區的小孩子飛奔而入,下氣不接下氣的,興奮高聲喊著牧師的名字。
『牧師!牧師!剛剛那個走出去的阿公,他頭上居然有光環ㄟ!』
牧師點頭,用著慈愛又溫暖的手摸了摸孩子的頭,有點不好意思的他,在牧師身旁撒嬌著,沒發現到,牧師的眼眶中泛著聖靈充滿的淚水。
『好,你願意和牧師現在一起低頭作個禱告嗎?』
『要!因為我最喜歡上帝了!』
* * *
『全能的天父,我們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