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過後回不去的教育新常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疫情之初,不少老師心想著新冠肺炎快快的結束或不久會過去,對於線上教學猶疑不決。當新冠肺炎全球擴散、疫情逐漸嚴峻,教育部與地方政府以防疫/停課不停學為目標開始要求大規模線上教學演練。疫情趨緩,許多原本正在研究線上教學補課的老師紛紛改採觀望態度。
但卻忽略了現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不管有沒有這波瘟疫,「行動學習」、「數位學習」已經是正在發生的長期趨勢,現今個人在日常生活遭遇問題,可以從手機、平板或筆電等行動裝置上搜尋相關資訊、知識或技能來解決食衣住行育樂等的現實問題。
台灣教育過分注重「結果論」,卻忽視了「過程中」。線上教學,不能以「結果」論,而是要思考中間的長期「過程」,每一次教學演練都是訓練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的成品或成果可能往往不夠滿意、完美,但是知道為何而做,而不只是模仿、臨摹而已,也不會是過去和現在的守舊退縮,更應該是當下與未來的創新發展。
這波瘟疫大流行除了推波助瀾了「在家學習」,與此同時有個潮流也被推了上來,那就是「在家工作」。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加速、擴大了「在家學習」和「遠距工作」的發展。學習遠距教學,不只是為了教與學,也不只有在此際疫情非常時期,也是為了畢業求職或創業在工作職場上所需的數位素養和能力作準備。所以,線上教學不只短期應急,更是長期備戰。
此外,疫情何時落幕?尚未明朗。雖然台灣目前算是穩住了,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地區較為安全且自由,大致還能如常過日子,然而一旦僥倖、鬆懈,必定爆發嚴重後果。確切來說,必須等到藥物和疫苗問世,而且全世界沒有出現確診案例,疫情才算真正結束。根據專家安全估計最快需2~3年時間,在這期間病毒隨時會捲土重來。這波結束,經過一段時光還會有下一波新的病毒、新的瘟疫。細菌病毒在人類之前便已存在於地球上大自然中,在人類歷史上也與細菌病毒間打了不少戰「疫」。
重大天災人禍或事件危機,都對人類乃至自然地球造成某種遷移變化、打破過往例行慣例,迫使人類對習以為常的日常習慣、生活狀態、工作方式等作出改變。
「非接觸」、「社交距離」,在這一波疫病來襲中形塑「防疫新生活」。新的生活、新的工作、新的技能、新的教學……
後疫情時代,同步、交替的實體課堂與虛擬教室及線下教學和線上課程將成「新常態」。遠距教學,還是可以如常上課,與實體課堂同樣會有狀況百出的干擾或阻礙,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仍舊可以在現實當中想方設法克服解決。
人類從四肢爬行演化到兩足行走,這場疫情也將全球教育從實體迫遷至虛擬、從類比強推到數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而不在零確診的緩和平穩疫情下抱持僥倖與鴕鳥心態,而辜負這樣得來不易的感恩恩賜,何不乘機順勢親師生練習數位教與學的能力,以因應目下到未來的問題及挑戰。
首刊登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0會員
3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公衛防疫模範生,然後呢? 線上教學呢!?紓困振興呢!?社會安全呢!?心理衛生呢!?氣候變遷呢!?能源發展呢!?……
因為疫情關係,工作變得朝不保夕,沒有什麼理所當然......後疫情時代,我們警醒了什麼?從中學到了什麼?
一旦感到威脅或遭受危險,美利堅民族總是擅長於「超超超超超…前部署」,就像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美國本土大爆發的危機時刻那樣……
人的生存、生活,是一種經驗事實,相當明白清楚,不需抽象理論來加以闡釋。所以,美國人甚至認為日常中的街談巷議比高深玄妙的抽象理論更能呈現真理。這也是美國人之所以喜歡「漫畫卡通」、「俚語俗諺」和「口頭文學」。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美國,去異求同的「大熔爐」?抑或求同存異的「沙拉盤」!
公衛防疫模範生,然後呢? 線上教學呢!?紓困振興呢!?社會安全呢!?心理衛生呢!?氣候變遷呢!?能源發展呢!?……
因為疫情關係,工作變得朝不保夕,沒有什麼理所當然......後疫情時代,我們警醒了什麼?從中學到了什麼?
一旦感到威脅或遭受危險,美利堅民族總是擅長於「超超超超超…前部署」,就像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美國本土大爆發的危機時刻那樣……
人的生存、生活,是一種經驗事實,相當明白清楚,不需抽象理論來加以闡釋。所以,美國人甚至認為日常中的街談巷議比高深玄妙的抽象理論更能呈現真理。這也是美國人之所以喜歡「漫畫卡通」、「俚語俗諺」和「口頭文學」。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美國,去異求同的「大熔爐」?抑或求同存異的「沙拉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