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台灣,除了上課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創造說日文的環境?
「語言交換」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但真正嘗試過的人也許不多,又或者很想試試看可是怕怕的...
* 不含任何交友app或學習網站的業配,純經驗分享,請安心服用。
❓ 語言交換,怎麼找?找誰換?怎麼換?有什麼效果?
在嘗試語言交換前我也有過這些疑惑,但試過之後,除了日文有了進步外,還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想好好寫一篇跟大家分享,三年前第一次開始語言交換到現在,前前後後時間有長有短、有男有女,總共和8個朋友語言交換累積的小小心得。
🙋♀️ 直接說結論:
如果你正在學習某個語言,請一定要試試「語言交換」!!別怕!
內容有點豐富所以會分成上下兩篇,(上)整個被前情提要佔滿😂只想看實作部分的朋友請稍等一下(下)篇。(抱歉每次都話太多哈哈哈)
- - - - - 前言 - - - - -
雖然滿早就開始學日文,但中間斷斷續續,考到N3之後就停擺。應該跟不少非日文系的人類似,基本上就是在外面的補習班或大學第二外語選修日文,然後偶爾看看日劇漫畫、聽聽日文歌。除了課堂上的造句練習之外沒什麼機會、也沒有勇氣跟日語母語者說日文。
之所以決定語言交換,是因為當時某個工作會接觸到日本人,覺得應該重拾一下曾經學過的日文,搞不好有機會用到。因為有點急迫,想說語言交換應該是最快可以接觸到「活生生」的日本人的方法。雖然有點害怕遇到壞人(?),但還是鼓起勇氣衝了。
註:
出現在教室裡的日籍老師我都覺得不是真實的日本人🤣都是「語速適中、發音清楚、內容完整、單字句型難度配合自己目前能力、真實生活中其實不會遇到」的日本人🤣🤣
➡️ 如果你現在也跟當時的我一樣,日文走到一個不上不下的階段、想要有更大突破的話,認真推薦語言交換!
- - - - - 開門見山先說「效果」- - - - -
第一次語言交換是三年前,當時的能力大概在N3,就是一個可以拼拼湊湊說出一些類似日語的東西(?)的階段。(當時的語言交換夥伴中文非常好,印象中比較前期的時候大概有70%都是用中文XD 這樣大家應該可以揣摩出我當時的能力)
📌 動機增強
在語言交換前,雖然喜歡日本、也因為喜歡日本才學日文,但動機不是說特別強。
自從開始語言交換之後,「這個東西的日文叫什麼?」「這種說法和那種說法有什麼不同?」「這件事情用日文怎麼介紹?」「這種想法用日文怎麼表達?」…走在路上也想、洗澡時也想,學習動力忽然大爆發。
但仔細想想,動力增加的原因不過就是,有了一個會聽自己說話的人—聽自己說著破破的語言也沒關係的人。
面對一個真實的人,因為想和對方分享、也想聽懂對方的分享,所以自然而然願意努力開口、願意張大耳朵聽。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只在學習「日語本身」,還在學習用日語接觸其他事物和知識、以及表達情感。光是這樣,就已經是非常非常值得拍手的突破了。
📌 學到更自然的日語
這裡說的「自然」當然不一定是絕對的正確。很多母語者廣泛使用的說法其實文法上不是對的,但就是自然,可是課本絕對不會教,而透過跟活人的互動便可以補足課本的侷限。
像是幅員廣大的日本有除了CD老師以外的各種腔調和方言;不同年紀、性別、職業的人有不同的說話方式;甚至不同個性的人也會使用不同的表達…。「原來課本上寫的那個用法其實比較不常用!」「原來年輕人習慣這樣說!」「原來這樣是中式日文!」
除了意識到一直以來犯的錯誤或學到新的字詞之外,沒有把握地努力嘗試一些說法,卻發現對方居然聽得懂的時候,那種「通じるんだ!」(原來這樣講也通!!)的感受是更加正向的回饋。慢慢地,會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 通過檢定
開始語言交換後半年通過N2,再隔一年通過N1。
在這裡並不是想強調多少時間考到N幾就如何如何,比我更快且考得更好的人多的是。想說的是,其實「想把日文變好」這個目標原本根本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中,真的完全是因為開始語言交換才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笑)。
📌 找到日本的工作
在這裡也並不是想強調找到日本的工作就如何如何,想說的跟上面一樣,「想在日本工作」原本也壓根不在人生規劃中。可是因為語言交換這個起點而像開啟了另一個世界般,讓我有機會解鎖這個選項。
也許不一定跟工作有關,但我相信語言交換一定能會為我們創造意料之外的新契機。
📌 變得習慣自學
我自己以前也主要是透過上課去學習日文,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自學比聽老師講課厲害等等。只是不可能一輩子都有老師陪,到了中高級以上,勢必得開始自學。
之所以說語言交換會讓人變得懂得自學,是因為在語言交換的活生生的對話中,會蹦出各式各樣課本上沒寫的東西,所以會有大量的機會需要自己找答案。也因為是和活人交流,會互相交換一些像是新聞、雜誌、影片等等、不同於課本的「真實材料」。經常接觸這些材料,就會越來越習慣自己東找西找各種資源。
📌 交到好朋友
即便母語不同,用心交流自然會成為朋友。體驗過就能明白🥰
在交朋友的同時,也會不知不覺開發出一些新的興趣。例如現在正在進行中的語言交換朋友,是底片機的愛好者,在她的洗腦(?)之下,我也開始踏進底片機的世界,意外多了一項新嗜好,現在時不時會一起出門拍照玩耍。
就算沒有變成興趣,也會因為每個朋友五花八門的愛好而拓展自己的視野,像是鐵道、日本史、酒、料理、重機、三味線等等,都是語言之外的收穫。
➡️ 總而言之,「語言交換」就是一個能夠低成本創造外語學習環境的方法。在日本生活的人也許不太需要,但在台灣的話,盡可能讓自己有機會沉浸在真實的日語情境中,絕對能讓自己進步得更快。
- - - - - 心態 - - - - -
📌 別害怕
語言交換就是一個平等的關係。你講日文會緊張,對方講中文也會緊張,兩個人都破破的,那就沒什麼好害羞的了!
📌 別失望
跟台灣人交朋友都不一定一次就遇到合得來的,所以就算前幾次碰到頻率不合的對象也不要太失望。我也曾經遇過超級不主動又超級難聊的人,因為對方一直出動「あいづち」(附和)攻擊🤣
譬如我說「今日暑いね…」(今天好熱哦),她就說「本当に暑いね」(真的好熱欸),我說「その映画おもしろそうだね!」(那部電影看起來好像很有趣),她就說「おもしろそうだね」(好像很有趣欸),我說「そういうのあんまりよくないと思うんだけど」(我覺得那樣好像不太好),她就說「ちょっとよくないね」(真的有點不太好)。總之就是各種重複我句子最後一個單字🤣重複完也沒有再丟新的球給我,導致我筋疲力盡XDD
📌 別失禮
聊天的時候,像是工作、家庭關係、前男女友等等別人不一定想聊的事不要還不熟就亂問。糾正的時候,要想想自己被這樣講的話會不會不爽?例如,比起「這邊很怪;那邊錯了;你這樣講很不自然」,改說「這邊改成這樣會更好哦;那邊應該是這樣;那樣也聽得懂,但台灣人比較常這樣講」絕對聽起來更舒服。
在台灣人看來也許有點太客套,但就我自己的經驗,發現日本人好像滿習慣在見面之後再互相傳個道謝的訊息。剛認識的前幾次可以做一下表示親切。
罐頭訊息範例:
✔「XXさんと知り合えてよかった!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ね」(能認識你真是太好了,之後也多多指教嘍)
✔「今日楽しかった!また会いましょう」(今天很開心,之後再見)
✔「今日いろいろ教え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謝謝你今天教我這麼多)
✔「今度またOOの話もっと聞かせてね!」(下次想再聽你說OO的事)
✔「今度会えるの楽しみにしてるよ!」(期待下次見面)
- - - - - 謝謝願意讀完這麼長的前言的大家 - - - - -
繼續閱讀(下)篇!會分享尋找夥伴的管道和進行方法。
💬
這邊有同樣試過或者正在進行語言交換的朋友嗎?
有得到什麼樣的收穫嗎?歡迎分享你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