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的單字量擴大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這裡說老實人,並沒有暗指誰不是老實人,不要誤會 😂
想說的是,「擴大單字量」這件事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腳印

或許有人天生很會記單字,但我不是,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地下功夫。以下跟大家分享作為一個老實人一直以來使用的練習方法,一起進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這篇分享的不是「背單字的訣竅」。背單字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技巧,但「擴大單字量」的方法則沒有別的,就是「多聽多讀」。可是...

讀同一篇文章,為什麼別人學到的單字就是比你多?
沒有住在日本就很難透過日常生活學到新單字?
想透過閱讀增加單字量,卻永遠讀不完一本書?
單字書到底有沒有用?

⇩ 有這些困惑的朋友,歡迎參考以下4種方法 ⇩

1️⃣ 用日文解釋日文

附圖是以前在日本當交換學生時上過的一堂訓練「精讀」的閱讀課所讀的文章。上課前要先預習,把不知道的讀音、詞義和文法查清楚。看似跟一般的預習差不多,但不同的地方是,除了瞭解意思外,上課時老師還會問那些單字「用日文」怎麼解釋?

舉個極端的例子,我們都知道「食べる」的意思是「吃」,但當要用日文解釋時,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說。以「食べる」來說,可以解釋成:「食べ物を口に入れて、噛んで飲み込む」。

聽起來很沒意義,明明查得到中文解釋、或者明明很基礎的單字,為什麼要繞一圈去解釋?可是單字量的擴大確實就會在這樣的練習中發生。

以文章中的單字為例(抱歉字有點小),我們不知道「みこし」是什麼,查了之後知道意思是「神轎」,然後進一步用日文解釋它:「祭りの時に神体を乗せて担ぐ乗り物」。於是我們又多學了「祭り、神体、乗せる、担ぐ、乗り物」這幾個詞彙

第一次上課時不知道老師會問到多細,天真想說大概知道意思就好,沒想到問的很多都是乍看都會卻解釋不出來的單字。特別是我們這種漢字文化圈的人,許多單字看字面就猜得到意思,而常常忽略查詢的步驟。

再以文章中的單字為例,「風流、継承、屋台、舞踊、固有、典型、鳳輦、巡行、神事、仮装行列、花街、輪番、考証、粋、復元、擬似、鎧兜、再現、紳士、滑稽、好漢、光景...」,許多都是我們一看就猜得出、甚至跟中文一模一樣的詞彙,但要用日文解釋反而不容易

其實這跟許多人一直提倡的「多查日日辭典」的概念是一樣的。看到一個不懂的詞(甚至是懂的詞),去查它的日文解釋,其中又會出現更多不懂的詞。這樣一路追查下去,不知不覺就累積了龐大的單字量。

✏️ 用日文查日文的方法

✔ 日日辭典
個人常用的網路辭典:広辞苑無料検索weblio国語辞典

✔ Google老師
如果想要搜尋以日文寫成的資料,大家覺得應該要輸入哪一種呢?
【1】「OO 意思」「OO 日文」
【2】「OO 意味」「OO 日本語」

答案是【2】
(反之,當想要查詢跟這個詞彙有關的中文資料時,就要用【1】)

2️⃣ 日常生活中的自問自答

如果有機會在日本生活,路邊的招牌、車廂內的廣告、擦身而過聽到的日文…真的是處處都是學習資源,千萬不要浪費。(像之前在日本生活時,搭電車的時間很久,視線所及的每篇廣告大概都被我讀完了XD)

但即便沒有住在日本,生活在台灣也同樣有很多東西可以查。

例如走在馬路上問自己「柏油」(アスファルト)、「等紅燈」(信号待ち)、「天橋」(歩道橋)怎麼說;做家事時想「擰抹布」(雑巾を絞る)、「吸地板」(掃除機をかける)、「摺衣服」(服をたたむ)怎麼說。

除了查單字,前面提到的「用日文解釋日文」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

例如看到YouBike時想想如何用日文解釋:「YouBikeは台湾北部の都市を中心に設置されているレンタルサイクル」;看到三倍券的新聞時試著說明:「三倍券は台湾政府がコロナで落ち込んでいた消費を促すための施策。現金で千元払えば三千元の金券がもらえる。あるいは、クレジットカード、モバイル決済、交通系ICカードなどの電子決済を使い、消費額が三千元に達すると、二千元が自動的にキャッシュバックされる」等等,小至物品,大至專有名詞、社會事件,任何東西都能練習。

其中肯定有很多不知該如何說明的地方,查了字典於是又學到新的詞彙。越是有「好想知道這個日文怎麼講!」的心態的人學得越好;反之,越不主動想知道的人進步得越慢。

透過日常生活自問自答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學到超多實用的生活單字。很多都是明明很常用、卻意外不知道的詞彙!

3️⃣ 書籍、電視節目

讀日文書、看電視節目應該也是更多人學習新詞的管道。可是邊看邊查字典很干擾,但不趕快查等一下就忘了...

以閱讀來說(電視節目也是一樣),「一有不懂就停下來查」「第一次先忍住,第二、三次再回頭查」「完全不查」…到底怎樣的做法才好?其實真的是因人而異。

個人認為可以以✔「不打斷閱讀節奏」✔「不讓閱讀變成『功課』」為原則,去找到自己舒服的節奏。

不少人提倡「不要一直查單字,會中斷閱讀」,但對我來說「完全不查」帶來的不安卻也會阻礙閱讀。在經過各種嘗試後現在找到一種平衡。應該說,不同閱讀方法有不同效果,不需要只擇其一。以我自己的習慣來說,會採取這兩種方式:

【1】只查「自己想用的」、「出現過很多次還是不知道的」

✏️ 自己想用的

不查會不安,都查又會累死,那就查自己喜歡的就好。

每個人說話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和特性,讀書時看到某些句子感覺:「這樣的表達方式好像是自己在說中文時也常常會用的!」然後才進一步查詢其中不懂的單字。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就是不懂單字的意思,那怎麼會知道這句話是不是自己常用的表達?

也許有點抽象,但這就關係到閱讀時,我們是以「詞彙」為單位去讀,還是以「句子」(甚至段落)為單位去讀?

以一般的成人而言,從小到大我們多多少少都讀了一些書,只要不是太曲折離奇的內容,其實我們都能感受出文章進行的方向,因而有辦法透過前後文去「預測」句子的意思。當知道這一句大概在說什麼時,自然就能判斷哪些詞彙或說法是自己想用或者常用的。

可是如果總是急切地想先知道每個詞彙單獨的意思,然後才去拼湊句意,反而容易看不懂。所以讓自己習慣以更大的幅度去閱讀,是滿重要的練習。

當然也有猜不出意思導致整段看不懂的情況,這種時候會稍微查一下。但大部分的時候,大概知道這一句在講什麼,即使有不會的詞也不查,只有在「我猜應該是這個意思,是我會想用的詞」的時候才去確認。

✏️ 出現過很多次還是不知道的

至於那些「沒有去查的單字」該怎麼辦?隨緣就好。

只要閱讀的量夠多,使用頻率高的詞自然會一直出現,所以不需要第一次看到不懂就查,真的出現很多次還是不知道意思時再查就好。相反地,不常出現就表示不常用,那也就不需要查。

【2】設定「完全不查」的時間或空間

我通常採用上面第一種方法,但「完全不查」也確實有練習的必要,所以偶爾會自己創造「這段時間都不查」「在這裡都不查」的機會。

例如看日劇或綜藝節目,沒辦法按暫停乾脆設定「這一小時內聽到任何不懂的都不查」;搭火車時不方便寫字做筆記所以「搭車這段時間都不查」;刻意遠離電腦手機等查詢工具,決定「今天這個下午都不查」

設定的好處是知道自己「只要這短時間內克制住就好」,便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能夠當作一個小任務輕鬆地完成它。

➠ 題外話,一直想試著讀讀看日文書卻不知該如何開始?
歡迎參考以前寫過的另一篇文章:

4️⃣ 單字書

在日文學習版上常看到網友討論單字書到底有沒有用?雖然個人覺得大量閱讀還是增加單字量的長久之計,但也不會否認單字書的功能。

以前買的一本N1單字書,雖然在考完檢定後就幾乎沒有再拿出來複習,但現在回想起來,許多常用單字確實都是當時讀那本單字書學到的。其中有很多是自己讀文章時不會特別去查的東西,透過單字書而有機會接觸到那些舒適圈以外的單字。

有些人喜歡以「假名順序」編排的單字書,但個人比較喜歡以「主題」分類,例如家庭、性格、人際、健康、自然等等。一直覺得單字書不好用的人,可能只是沒買到自己適合的編排。

(還記得當時去書店買單字書時,翻了翻覺得裡面的字看起來都很冷門,想說應該只是專門針對考試的詞彙,於是給旁邊一起逛書店的日本朋友看:「你看,這些詞好像都很不實用欸~」結果對方仔細看了之後說:「呃,都很常用哦」😅)

- - -

💬 其他老實人們,你們都是怎麼累積單字量的呢?
正面臨瓶頸的朋友也歡迎在這裡發發牢騷 ^_^

-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夜翻譯女子|日語小客廳
110會員
101內容數
開盞夜燈、泡杯熱茶,像窩在朋友家客廳促膝長談那樣,與你分享日語的美好。
2020/09/28
有鑑於BJT的資訊不像JLPT那麼豐富、網路上的資料也不完整,身為資料整理狂感到很煩躁XDD 所以想藉此機會製作一個懶人包,希望能幫助到未來準備應考的大家!
Thumbnail
2020/09/28
有鑑於BJT的資訊不像JLPT那麼豐富、網路上的資料也不完整,身為資料整理狂感到很煩躁XDD 所以想藉此機會製作一個懶人包,希望能幫助到未來準備應考的大家!
Thumbnail
2020/08/12
使用iphone多年從來沒注意過那顆紫色按鈕,點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藏著另一個世界。又多了一個練習日文的工具,太棒啦!(非ios用戶有其他收聽方式可以收聽)
Thumbnail
2020/08/12
使用iphone多年從來沒注意過那顆紫色按鈕,點進去之後才發現原來藏著另一個世界。又多了一個練習日文的工具,太棒啦!(非ios用戶有其他收聽方式可以收聽)
Thumbnail
2020/06/05
人在台灣,除了上課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創造說日文的環境?「語言交換」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但真正嘗試過的人也許不多,又或者很想試試看可是怕怕的…
Thumbnail
2020/06/05
人在台灣,除了上課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創造說日文的環境?「語言交換」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但真正嘗試過的人也許不多,又或者很想試試看可是怕怕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我將教你一些日語會話技巧。 日本人在交談時經常使用的技巧是 "察覺"。 日語不像漢語那樣能清楚地表達事實。在日語中,你需要能夠感覺到對方在言語背後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Thumbnail
今天,我將教你一些日語會話技巧。 日本人在交談時經常使用的技巧是 "察覺"。 日語不像漢語那樣能清楚地表達事實。在日語中,你需要能夠感覺到對方在言語背後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Thumbnail
説日語越短越好。 無論語法多麽正確,人們都不喜歡結論永遠不明確的長句子。 因此,不需要說的、可以省略的部分應該盡量省略。
Thumbnail
説日語越短越好。 無論語法多麽正確,人們都不喜歡結論永遠不明確的長句子。 因此,不需要說的、可以省略的部分應該盡量省略。
Thumbnail
語言就像開車,就算歷經千辛萬苦考到駕照,不常上路就會生疏,久沒上路就會不敢開,學外語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語言就像開車,就算歷經千辛萬苦考到駕照,不常上路就會生疏,久沒上路就會不敢開,學外語也是一樣的道理。
Thumbnail
有沒有納悶過為什別人記得住單字,為何別人有滿肚子的字彙量可以信手捻來,自己卻過目「即」忘?其實這很像失憶症一樣摻雜很多因素,其中一項是因為你從未訓練自己一個關鍵技能:「猜」單字。這聽起來很反大腦的學習邏輯,畢竟我們都以為要先看到了、記起來之後才能學會怎麼用,但「猜」才是最符合人性心理且最天然的方式,
Thumbnail
有沒有納悶過為什別人記得住單字,為何別人有滿肚子的字彙量可以信手捻來,自己卻過目「即」忘?其實這很像失憶症一樣摻雜很多因素,其中一項是因為你從未訓練自己一個關鍵技能:「猜」單字。這聽起來很反大腦的學習邏輯,畢竟我們都以為要先看到了、記起來之後才能學會怎麼用,但「猜」才是最符合人性心理且最天然的方式,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很快將邁入一周年。我想我是第一個在這裡大規模撰寫英文/日文雙語教學的作者,現在在這個專題累積318篇,29萬字。大家好,我是雙語雜誌編輯。我的教學系列文章有以下其他網誌比較看不到的特色: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Thumbnail
  很難說明的疲憊。或許簡單濃縮增一句話就是:要應付別人的不誠實很累。更進一步解釋的話,應付意在言外很累。因為那需要瞬時選擇出「我沒有聽出你想表達的意思」的拒讀空氣,兼容並蓄「我的回答也不會無意中在對方聽起來有達成他意在言外的對話」的回答。
Thumbnail
這次講到一個日檢的解題技巧,結果篇幅整個拉長。
Thumbnail
這次講到一個日檢的解題技巧,結果篇幅整個拉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