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跨出舒適圈,每天都是嶄新開始(上)

勇敢跨出舒適圈,每天都是嶄新開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獻給所有跟我一樣~每天不斷驚嚇自己已經 50 歲、但仍得不斷奮鬥的大人朋友。
人生的道路其實沒有一定的規則,請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功、也不要害怕改變。

之前跟一位正在進行社交 app 開發的女孩見面,在聊了一陣子之後,她問:「那你在這家都是年輕人的公司上班,有感覺甚麼不適應的地方嗎?」

故事是這樣子的,在跨過 2020 農曆新年後,我加入「貝殼放大」~一家均齡 29 歲的群眾集資顧問公司的「前貝計畫」,擔任世代溝通經理的工作。

儘管看過「高年級實習生」電影,讀過「除了經驗、我們還剩下什麼?」書裡Airbnb 年輕創辦人跟 50 多歲前精品旅館共事的故事,以及一些關於青銀共生、大學生跟退休爺奶一起居住的例子,但那些畢竟都是別人的故事,就像是看電影跟看書般的觀眾角色,感受不如自己親身體驗地來得那麼深刻。

忐忑不安地迎向新挑戰
一開始我也對於要做職涯轉換,進入一個嶄新環境、面對不熟悉的工作與同事、而且年齡差距大到可以當他們的爸媽,感到有點緊張與不安。

在 50 歲之後要加入新公司,心臟確實要比較大顆…,對於均齡 29 歲的同事們而言,他們應該也會擔心會不會有個媽媽般的同事在旁邊一直碎碎念…。

偶爾難免自問:「如果當初乖乖地留在以前的公司,繼續做習慣的工作、跟熟悉的同事們一起上班,是不是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擔心與緊張了呢?」

我想,很多大人朋友應該會跟我一樣的想法吧

離開才會有新開始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平均壽命越來越長,除了要活得健康、還要活得有品質。一如「100 歲的人生戰略」書中提及,幸福長壽的關鍵不是錢,而是家庭、友誼、心理健康與快樂。

錢當然很重要,但是如何在能力所及,打造自己的專屬道路?

應該不少朋友有這種情況~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但卻不快樂!

如果是你,難道還要一直過這種不快樂的生活下去嗎?

過去從事過廣告文案、編輯、行銷工作的我,決定踏出舒適圈開啟自己的新工作旅程。

跨世代合作激發新火花
就在我加入貝殼放大的「前貝計畫」後,第一個首要任務就是經營針對 45 歲以上大人的粉絲團。當要為粉絲團命名時,執行長建議我可以把命名放在公司的內部溝通平台,並開放徵求新命名。經過年輕同事們熱情提供一些新命名後,我站在大人族群的立場上、選了 2 個合適的名字、加上 2 個我自己想的命名,設計成一份問卷、邀請 45 歲以上的族群來做票選。

結果第一高票的是年輕同事發想的「貝感幸福」。

~待續~

作者簡介
楊玫珍,2020 年 2 月加入「貝殼放大」的前貝計畫,擔任世代溝通經理一職。曾任廣告文案、網站主編、化妝品行銷,及在上海為香港商SPA及法商化妝品擔任行銷及會員關係管理工作,目前繼續在上班族的大海中悠游探險。

· 貝感幸福粉絲團
· 貝感幸福同學會社團
· 貝殼放大官網

avatar-img
第二人生研究室
5會員
23內容數
大人的工作跟年輕時大不同 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以及正面影響力 會讓自己成就感加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第二人生研究室 的其他內容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有多少人因疫情而被大大地翻轉工作跟生活呢? 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學會了新的技術,嘗試了新的工作模式呢?
「多重階段人生」是貨真價實的上帝恩典,可以實驗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有多少人因疫情而被大大地翻轉工作跟生活呢? 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學會了新的技術,嘗試了新的工作模式呢?
「多重階段人生」是貨真價實的上帝恩典,可以實驗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