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的孩子是太不努力還是太努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raw-image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背誦就能記牢,孩子上課的時間雖長,但實際上更省時。

但校長主任們都面有難色,因為「我們學校只有資優班老師用 PBL 其他的老師就要看他們有沒有時間。

老師很忙!

原來,第二次教改的目標是除去國立編譯館的菁英化教育,以「輕鬆學習、快樂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所以課程變得簡單(代價是降低國民的世界競爭力)。

簡單表示課程變少?

No!實際上科目變多了,比如母語課程等都被塞進課堂,所以老師在從前的國、英、數、社、自… 這些「主課」變少了,但整體課時更多,要在有限時間裡讓「主課」分數提高(有家長期待和各種評比),老師們不可能採用要花兩倍以上教學時間的「專案導向學習 PBL」啊!

有趣的是,《108課綱》的「第三次教改」一改李遠哲時代的「輕鬆學習、快樂學習」,而是改成「帶得走的能力」,需要與生活結合的「專案導向學習」才能達成,但更重的課程內容卻讓老師沒時間這樣精緻地指導學生。

更別說,高中為了《108課綱》還多開了「選修課」和「自主學習」,高中師資有限,開選修課能量不足,而老師為了開選修課(即與原本教學內容不同的主題)壓力更大了。

而學生上選修課,就是更多的課程啊!還別忘了有每週的自主學習課呢!

也難怪校長、主任面有難色了。

芬蘭奇蹟

今天早上我看到一篇臉書廣告標題是《芬蘭的英文教育讓我們反思,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因為是廣告,就不轉貼,摘錄如下:

芬蘭是一個很特別的北歐小國,人口數量僅 500 萬,不到台灣的四分之一。芬蘭學生的上課時數短,又沒作業,卻能在全球教育評選中高居第一名,而且超過 80% 的人有熟練的英文能力。在此同時,根據 EF 國際文教機構 2017 年的報告指出,台灣的英文程度為全亞洲第十一名,甚至落後越南、中國以及日本。
在火車上遇到一位 8 歲的小女孩,正在看英文的童書,原本以為小女孩也是在芬蘭旅行的美國人,詢問之後才發現小女孩根本就是沒有踏出芬蘭一步的道地芬蘭人。可是芬蘭明明跟台灣一樣,是 9 歲學校才開始英文教學,為什麼 8 歲的小女孩就能自主閱讀英文童書了呢?朋友從小女孩的口中得知,她從小接觸的卡通、音樂、電影、書籍、遊戲,很大一部分都是英文的,她身邊的朋友很多也是類似的情況。所以芬蘭小朋友從小在家有很棒的英文學習環境,她們的學習是從生活當中自然而然接觸到英文,不局限於學校的課本

相同主題也看到這篇《為何學校很少教英文,芬蘭人卻能把英語說的跟母語一樣流利?竟和海綿寶寶有關…》,可知芬蘭的英文教育不是讓孩子去參加更多補習班,而是不翻譯電視卡通等素材,直接從生活中學英文。

但原文卻被補習班廣告(不約而同地成為好幾家不相關補習班的廣告素材)扭曲了,前半段維持原文講芬蘭英文教育比台灣棒,而後半段塞了一段廣告隱喻自己提供的補習班、線上教材、CD 等可以「建立如芬蘭一樣的英文環境」。

參加更多補習班、買更多素材?跟原文標榜的思維完全相反啊!

課程的斷捨離

從前能考入台、清、交的,多半是那種每一科都能接近滿分的學生。

我在北京清華讀書時,同學都是來自中國 20 個行政區的前幾名(以台灣來說,就是有台、清、交實力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北京清華)然後再被挑選才有機會入學,他們是菁英學霸中的菁英學霸,當他們拿到一篇英文文章,立刻可以分析出主句、從句、哪個動詞後要接那個受詞、句型結構是哪一段在形容哪一段…,真是強力考試機器。

但是,學霸遇到老外常常一句英語都說不出來,就是教育與生活完全脫節。

應試教育比的是分數,當然人人想去的學校就是那種「每科分數都很高」的學生(例如,8 科每科都只能錯 2 題!)才能進去啊!

家長愛分數,教育部就把想意識形態計分,學生熟讀就被影響。像從前三民主義課程,因為它冊數少也值 100 分,非常補,所以精算下要熟讀搶分。

但是,《108課綱》多了一個「學習歷程檔案」,而且佔了 50% 比重,這一半沒有課本、沒有標準,甚至沒有分數,最好的策略是把這一半搞定,因為它跟國、英、數、社、自… 加起來一樣重要啊!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此時,斷捨離是個好方法,有沒有哪些科目要把比重放低一些呢?哪些科目只是政府想要你知道但未來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呢?

不經過一番斷捨離,大概會被搞死吧!可是要怎麼斷捨離,才不會誤丟有用的科目呢?

資源互相排擠,時間也是

在小學的那場會議後,跟教務主任私下聊天,他對資優班使用的 PBL 有負面評價!

「資優班學生是從班上挑幾個孩子,每週六堂課集中上課」主任說。

「去上資優班的課,原本要上的課就跳過了,而這些孩子會以資優班為重,所以他們原本要上的課都不會好好補」。

「比如地理課,他少了 2 堂回去作業就亂做!」

是「專案導向學習」(PBL, Project Based Learning)與傳統的「主題導向學習」(SBL, Subject Based Learning)產生衝突了嗎?

其實 PBL 或 SBL 都是教育方式,只是芬蘭人用減法思維,讓孩子的「主課」盡量減少,才有時間從生活中學習;而我們的教育單位是加法思維,所有要學習的內容(包括長官想要你學習的)全部塞進學校課程中,彷彿孩子只有在學校中才會學習!

如果照單全收,學生碎片化地學了一大堆淺層內容,就像囫圇吞棗地吃了一大堆類似顆粒狗糧的經過編輯的素材,能消化嗎?

資優班學生做了示範,他們選 PBL,捨 SBL,雖然原本老師不高興,但那讓他學得更快樂,學會獨立思考,是制度逼著孩子不得不做選擇。

在主管單位換腦袋前,家長和學生得要自己來斷捨離了。

從你自己的學習來想怎麼斷捨離

我們進入社會後,沒有教育部、課綱、學校、老師、課本,你怎麼學習呢?

我自己是比以前讀得更好,研究所、工作場合,我們可以自選主題而不是被迫學一大堆不相關的東西。通常是碰到一個有趣的主題或是工作上有需求時,會上網搜尋,找到相關內容,去找書或從網上內容拼湊出答案,因為沒有老師指導,只好自己想辦法整理,而整理過程讓記憶更鞏固。

其實這就是 SIMPRO 工具能幫上忙的 PBL 專案導向學習啊!

那麼,有哪些學校的課程實際上可以策略性降低比重呢?有哪些課程只要抓出精髓不用一個一個字背下來呢?

比如自然科,讓孩子種一棵菜,並不是要他學習怎麼種田,而是要從這有趣的活動裡學會實驗方法,比如 PDCA (Plan, Do, Check, Act) 迭代、控制變量… 等,而這是傳統的 SBL 不教的呢!只有在 PBL 的討論環節會協助他發現並抽出精髓,在未來其他科目學習中使用。

斷捨離的取捨標準(Criteria)就在你的生活中啊!

raw-image

《SIMPRO》將矽谷流行的管理技術用來指導學習,效果好、符合認知科學理論、符合《108課綱》素養。
歡迎您按讚、分享及訂閱,也歡迎您的建議及意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叔觀察站的沙龍
14會員
18內容數
- 各種學習方法,多是讓孩子「讀好指定教材」,而身爲父母,痛點是他「根本沒意願讀書」啊! - 讀書很好!但網路這麼大,書籍只提供小部分知識,怎麼從茫茫網海學習呢? 六叔從不愛讀書變成「會讀書的人」,瞭解您孩子的學習哪裏卡住。 六叔用這個教女兒,她從台灣中等生成了高壓北京的優等生。 學習升級從此開始!
2020/09/11
1891年,德國出現了一匹會算數的馬,因為它太聰明了,被叫做「聰明的漢斯(Clever Hans)」,你給它一道數學題,它會用蹄踢地面告訴你正確答案。 經過實驗,發現這匹馬確實聰明,但它不是擅長算數,而是擅長察顏觀色,因為出題者不論多麼冷靜,只要漢斯踢出正確答案時,就會露出高興、驚訝的線索,它就知
Thumbnail
2020/09/11
1891年,德國出現了一匹會算數的馬,因為它太聰明了,被叫做「聰明的漢斯(Clever Hans)」,你給它一道數學題,它會用蹄踢地面告訴你正確答案。 經過實驗,發現這匹馬確實聰明,但它不是擅長算數,而是擅長察顏觀色,因為出題者不論多麼冷靜,只要漢斯踢出正確答案時,就會露出高興、驚訝的線索,它就知
Thumbnail
2020/09/09
法國料理的肥鵝肝醬和北京烤鴨的大肥鴨肥得不正常,它是用漏斗把飼料大量塞進鴨、鵝口中,讓它異常發胖,這叫「灌食法」。 這樣肥胖的鴨鵝,會產生法國人吃的肥鵝腹中那塊粉嫩香滑果醬般一壓就碎的脂肪肝,或中國人吃的酥脆薄皮之下和嫩肉之上那一層如果凍般一咬會流到舌下的鴨油。 因為灌食法造成不健康的肥胖症家禽,
Thumbnail
2020/09/09
法國料理的肥鵝肝醬和北京烤鴨的大肥鴨肥得不正常,它是用漏斗把飼料大量塞進鴨、鵝口中,讓它異常發胖,這叫「灌食法」。 這樣肥胖的鴨鵝,會產生法國人吃的肥鵝腹中那塊粉嫩香滑果醬般一壓就碎的脂肪肝,或中國人吃的酥脆薄皮之下和嫩肉之上那一層如果凍般一咬會流到舌下的鴨油。 因為灌食法造成不健康的肥胖症家禽,
Thumbnail
2020/09/04
為什麼人類可以橫行世界?很多答案曾經提出: 因為人是按照神的樣子塑造的(不過那時說的是猶太人); 因為人有可以倒扣的大拇指所以能靈活使用工具(猩猩、猴子也有,鳥類也都能抓握); 人類有語言可以溝通組成社會(猴子、鯨魚、海豚和大象也有)。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Thumbnail
2020/09/04
為什麼人類可以橫行世界?很多答案曾經提出: 因為人是按照神的樣子塑造的(不過那時說的是猶太人); 因為人有可以倒扣的大拇指所以能靈活使用工具(猩猩、猴子也有,鳥類也都能抓握); 人類有語言可以溝通組成社會(猴子、鯨魚、海豚和大象也有)。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我們曾對高中生調查:「你夢想中的高中生活是什麼?」,眾人的回覆,往往脫離不了交個知心懂你的朋友、和一群死黨們一起打鬧、一起瘋;談一場酸酸甜甜的戀愛;或是參加校隊、玩社團,寫下一篇篇精彩熱血的故事。 高中生嚮往的似乎大多數是友情、愛情、社團,那課業呢?那未來呢?
Thumbnail
我們曾對高中生調查:「你夢想中的高中生活是什麼?」,眾人的回覆,往往脫離不了交個知心懂你的朋友、和一群死黨們一起打鬧、一起瘋;談一場酸酸甜甜的戀愛;或是參加校隊、玩社團,寫下一篇篇精彩熱血的故事。 高中生嚮往的似乎大多數是友情、愛情、社團,那課業呢?那未來呢?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
Thumbnail
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
Thumbnail
陳聖元。2010。雅書堂出版。 推薦給:好奇芬蘭高中生都怎麼學習與生活的人 在聯合報家庭版看到的推薦書,而且是一個台灣高中生寫的,然後他又回來台灣了,所以讓人真的很想聽聽他第一眼、第一手的消息!而且多年後有一天竟然在飛碟早餐廣播時段又聽到他的訪問!原來後來他念了土耳其語文學系,還出了一本《呢喃中的
Thumbnail
陳聖元。2010。雅書堂出版。 推薦給:好奇芬蘭高中生都怎麼學習與生活的人 在聯合報家庭版看到的推薦書,而且是一個台灣高中生寫的,然後他又回來台灣了,所以讓人真的很想聽聽他第一眼、第一手的消息!而且多年後有一天竟然在飛碟早餐廣播時段又聽到他的訪問!原來後來他念了土耳其語文學系,還出了一本《呢喃中的
Thumbnail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Thumbnail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Thumbnail
思辨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需要從小在教育中培養,若無法跳脫侷限陜窄的思維,如何能將視野擴大放寬,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用新的視角看清這個世界
Thumbnail
思辨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需要從小在教育中培養,若無法跳脫侷限陜窄的思維,如何能將視野擴大放寬,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裡,用新的視角看清這個世界
Thumbnail
<p>在交流結束以後,老師們相當好客地準備茶水與我們一起聊聊,我便開口詢問他們:「什麼是芬蘭教育能成為世界最強的原因?」</p>
Thumbnail
<p>在交流結束以後,老師們相當好客地準備茶水與我們一起聊聊,我便開口詢問他們:「什麼是芬蘭教育能成為世界最強的原因?」</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