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跨能致勝 4】教學,重點是教還是學?

2020/09/1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891年,德國出現了一匹會算數的馬,因為它太聰明了,被叫做「聰明的漢斯(Clever Hans)」,你給它一道數學題,它會用蹄踢地面告訴你正確答案。
經過實驗,發現這匹馬確實聰明,但它不是擅長算數,而是擅長察顏觀色,因為出題者不論多麼冷靜,只要漢斯踢出正確答案時,就會露出高興、驚訝的線索,它就知道自己答對了。
量子力學有個「海森堡(Heisenberg)的測不準原理」,科學家要用「光子」來測量原子的位置,但光子會影響原子,所以這個測量總是無法精確。
馬或原子都會被「施測者」影響,更何況聰明的人類?

學會知識的結構還是老師的結構?

《跨能致勝》第四章就在講這個問題。
他觀察了全世界各地幾百個教數學的課堂錄影,先由老師講課,接下來給學生搶答,仔細觀察就發現學生沒真的聽懂課堂「知識點的規律」,但發現了「老師的規律」,因為老師會給「提示」。
世界各地的老師都用兩類問題來教導:
  • 建立連結式問題:從基本概念延伸到更多概念。
  • 依照規則式問題:依照例題解其他的相似題目。
剛開始都會教學生「連結式問題」(知識本身),但當學生用眼神向老師求救,接下來就變成「依照規則式問題」(舉例說明),結果是,學生答出來了,老師也很滿意,不過真的懂了嗎?
「測不準」啊!因為老師跳進課堂影響學生,學生到底懂了沒也無法觀察了。

這是不需要又快又好的時代

前幾天我在高速公路塞車,告示板上寫「往台北 10 公里需 15 分」,那麼平均時速多少?
15 分跑 10 公里
則 1 分鐘是 10公里 / 15 分鐘 = 0.67 公里/分
0.67 公里/分 x 60 分 = 40 公里/時
這樣,當我開到下一個告示牌會告訴我另一個平均距離和需要分鐘數,我就可以很快更新整條路的平均時速了(其實我看自己的時速表就知道了,不過在塞車時除了亂想還能做什麼呢?)。
如果我是個小學生,考試時出現這題,因為我已經思考過了,所以我可以快速答題!
其實,在應試教育下,孩子不是想通就好,他往往要練幾十題,讓答題變成反射動作。
但在真實世界,他只要歸納出一個公式:
平均前進距離 / 平均需要分鐘數 x 60 = 平均時速
然後把公式丟到電腦裡,電腦就會非常快速運算結果,每次看到新資訊就會更新。
「依照規則式的問題」適於面對考試,可以又快又好,例如速算法、公式這種運算技巧,答題比別人快又正確,還需要理解如何解題嗎?那為何存在這些方法呢?
上世紀中葉,考試得考運算速度,因為當時計算只能靠紙筆,在人腦是唯一運算設備的時代,又快又好是個好訓練。
現在 21 世紀已經開始 20 年了,手機快到 1 秒鐘可運算 1 萬億次(iPhone 11 的 A13 晶片),而且普及到人手一機,學生更重要的是解題,而不是算答案,學會「運用電腦」比「訓練自己成為電腦」更重要,這時我們需要「建立連結式問題」。
想想看,遇到問題時,A 員工可以說出一個「答案」,而 B 員工可以說出一個「解法」丟進電腦讓所有的電腦都能說出「答案」,A 和 B 哪個是企業需要的人呢?
九九乘法表、速算法、公式在日常生活還是有用的,比如 600 元的衣服打 7 折,大約是 70 x 6 = 420 元,這樣可以優雅逛街一面估算不用拿出手機,只是它的功能越來越小了。

慢慢學習最快

20 年前跟來自意大利的歐洲老師聊天,他說歐洲學校很多科目沒考試,你要就你的選題去研究,準備好了約好老師上台講,如果老師問不倒你就表示你會了。
這對我影響蠻大的,後來,我習慣讀書做很多筆記,寫在書的所有空白處,寫不下還另外拿一本筆記本寫,有時寫的比讀的更多。後來有了電子書,更棒了,裡面寫筆記的空間是無限大的。
我在研究 SIMPRO 學習法時,初期是對自己選定的學習主題在 Gitbook 寫一本電子書,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當我能把今天學到的,用淺白到阿媽都懂的話說一次,就表示我真懂了。(對很多人來說書寫是很痛苦的,所以後來就不談這件事了。)
這不只是「讀」書,是用書的新知衝擊我既有的知識體系,重塑我腦中的結構,而且每讀一本好書都不停重塑,應該是「消化」書。
我這種蠢又慢的讀書方法,在《跨能致勝》書中叫「給出效應」,老師給你一個「有益的考驗」(desirable difficulties),讓學生覺得困難又挫折,但如果他能夠用自己的話「給出」結論,就算是錯的,因為被逼著想答案,長遠來看是會學得更好。
其實我們都知道,剛考完試時,趕快對不會的題目查書,印象最深刻忘不掉,因為你的腦子剛剛深思過了這個問題。
另外,在康奈爾筆記法裡,你把筆記紙分左右兩半,右邊筆記時,趕快在左邊用短句歸納右邊的筆記,再把整個筆記「在 24 小時內總結」成幾句話,這都是逼著你去思考、歸納所學到的東西。
而 24 小時內總結跟書中提到的「間隔練習」有類似意義,學完不要立刻考試,而是要等一陣子再考,而不要一整天都在讀同一科,要換著科目讀,雖然看起來是干擾,但長期記憶最好。
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如果你看一場 3 小時的電影,一定會坐得很累,如果坐一坐換個姿勢,雖然仍然是坐著,但身體休息到了。
身體需要換動作休息,大腦當然也要。
上面講到的這些慢學技巧,只有在課堂講授才需要,如果你是個自學者,例如你打算自學「印地語」(或任何聽起來沒人會的知識),這時你處於對這個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這所有的方法你都自然而然用上了。
動物園裡常常會把食物放在奇怪的地方讓動物得要想辦法才能吃到,這叫「多樣化餵食」,目的是提醒它別忘了野生動物的本能,但是自學者就像山林裡的動物,不用提醒它,它隨時在多樣化啊!

高薪工作都需要解題技能

這本書所寫的這些學習法,已經在好多部書中提到,你看到的時候會說「對對對我就是這樣讀書的」想起最好的學習經驗。
不過這些有益的考驗、給出效應、交叉練習... 重視的都是「遠效」,因為要訓練複雜技能,就要靠長期的訓練,這讓學生能看見不同知識深層的相通之處,所以歸納、整合、創意就隨之出現。
當然了,在資訊時代,已經沒有那種可以做幾十年的工作了,每個人每天都在解決問題,要靠複雜的解題技能,這種能力無法求快,所以才值錢。
為何無法速效?因為新方法重視的不是「教」,而是「學」,老師原本是提供知識的人,現在變為觀察學習成效的人,而學習的責任交還給學生,所以要說它是「教學法」還不如說是「學習法」。
原本的「教學」是已知者教未知者,而「學習」卻要未知者自己去整理出整個知識體系,這件事也讓一些反對者不能接受,他認為未知者怎麼可能整理出要學的內容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但對全世界自學者來說,學習一直都是這樣啊!沒有老師給你指導,靠著 PDCA 迭代不停撞牆轉向,直到繪製出未知世界的知識地圖,但也因為這些撞牆經驗,你的學習一生不忘。
這個學習過程就是在解題,能幫老闆解題的人當然能拿高薪。

有效學習法很難測驗

《108課綱》發現了舊式教學及考試都脫離時代了,要訓練學生解題,就要給他生活中的例子,讓他自己來歸納出答案,但是老師卻不太會出這種題目,甚至要價到一題 2 萬元!
新課綱的反對者不少,論點多是:「分數才是公平的」、「新課綱偏向擁有資源的富人」、「窮人會無法翻身」... 這是教育部的大課題,需要想出解決辦法。
跳開實施方式的瑕疵,這些已驗證的新學習法是看長效,如果有一位使用傳統教學和另一位使用新教學方式的學生相比,應該會呈現這樣的結果:
  • 短期的小考、期中考、期末考,傳統教學法的學生應該會表現的更好;
  • 長期的但考整個高中 3 年的學測,或未來要解決生活、工作、國際問題時,使用新教學方式的學生應該會表現更好。
對教師來說,就算他很清楚新方法更有益於學生,但是他還是不得不教學生如何破解考試拿高分。就像企業總經理,他的任務是帶著企業長期成長,但他還是得要面對每季、每年的績效考核,不然可能還等不到長期成績出現,他就被焦急的股東開除了。
我們的媒體常常詬病學校教育不能跟實業接軌,偏偏當全世界企業需要能夠解題人才時,我們卻仍然支持難以培養解題能力的舊式教育及考試,這不是很矛盾嗎?
《108課綱》或許不完美,教改一定疼痛,但時代在改變,世界科技都在變,原先的教育結構與方法已經不敷使用,與其花時間上學得到越來越貶值的學位,何不自己讓學習方法重整呢?(而不是靠學校...)

我的推薦文章目錄

《SIMPRO》將矽谷流行的管理技術用來指導學習,效果好、符合認知科學理論、符合《108課綱》素養。
歡迎您按讚、分享及訂閱,也歡迎您的建議及意見。
六叔觀察站
六叔觀察站
隨時觀察 → 發現問題 → 提出解答,鍾愛 "技術解" > "人工解"。 觀察者/ 科技迷/ 創業者/ 策略顧問/ 創意人/ 老爸/ 爵士迷 正在將長年自學及家庭教育的技術形成新的學習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