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閱讀是需要努力不無聊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閱讀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而這番努力是會有回饋的。

好的書,小說或非小說,都值得這樣用心閱讀。把一本好書當作是鎮靜劑,完全是極度浪費。不論睡著,還是花了好幾小時的時間想要從書中獲得利益—主要想要理解這本書—最後卻一路胡思亂想,都絕對無法達成你原來的目標。
莫提默.艾德勒(Adler, M.J.)、查理.范多倫(Doren, C.V.)(2016)。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郝明義、朱衣譯)。新北市: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72)。頁53。

我記得自己高中時就曾看過《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舊版,超薄、超小本,所以當我看到新版的書時,嚇了一跳,整個變成可以拿來砸人的厚度。但也成為一個玩笑:到底該如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是看過後說無聊,還是下意識說無聊?

《老人與海》封面Image from|Wikimedia

《老人與海》封面Image from|Wikimedia


下筆此刻,大家都在吵某市市長與《老人與海》的關係,但個人認為這番言論若是他閱讀後的心得,其實沒什麼好吵的(不過亦有論者指出他身為市長這麼說,就與推廣閱讀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這麼說話其實不太對;為避免離題我在此先暫且擱置)。

相反地,如果他沒看過《老人與海》卻脫口而出「我覺得很無聊」,那我就覺得很麻煩了。因為我彷彿看到台灣社會意識的濃縮,在這個理工至上價值觀充斥的大環境下,不是《老人與海》真的太無聊,而是感性成分較多的人文、藝術或文學作品從一開始就不被看重。

這也不是新聞了,我想起某猴大的眾多「仇文組的理工知識分子」,一想到這些各種貶低與看輕人文社科領域的屁孩們(對不起,我就是要說屁孩,這還算客氣的,各位不會想知道他們在網路上用什麼詞彙形容我們文組生),將在未來的二十年間成為台灣社會的棟梁就不禁冷汗直流,打著「文組無用」、「科學治理」之類的口號,總感覺既視感十足。

抱歉,這個世界遠比你們想像的還要複雜。有些事物不是手術刀或科學公式就能解決的,任何的社會處境都有其脈絡需要梳理。

滑著螢幕使思考已死

再者,某市市長另一句話也是令人深思,他說自己花最多時間看YouTube,讀書時間很少,我覺得這才是大問題。我昨日去市立圖書總館處理書籍逾期事宜,經過資料查詢區時,走過一格格的位置,不分年紀老少,電腦螢幕上全是眼花撩亂的網紅;搭車回家時,每個人都對著掌上的螢幕滑呀滑,無一例外。

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缺乏閱讀的國家,根據《聯合報》去(2019)年的調查,約有四成的民眾一整年(2018)都沒看過書,而其中這個群體最近一次看書平均是7年前。另外,根據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的數據,國人去年每人借閱量平均才3.49本書。

雖然這些數字都不能當作臺灣閱讀力的唯一指標,但我們如果花最多時間在看YouTube,只會讓那些被包裝、篩選過的資訊侵蝕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最近一直覺得,與其看一堆來路不明的網路影片,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去觀賞Netflix的自製影劇還來得有意義些。如同《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提到的,吸收資訊與理解資訊完全是兩碼子事,我們不能止於被動的吸收資訊,而沒有主動的啟發自身。

我想這就是為何某市市長會說很無聊的原因,因為他只有被動吸收文句,而沒有從中理解到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想傳遞的東西。

結語:勝利者需要努力不無聊地閱讀

我不是要戰文理,我們彼此的頭腦帶給這個世界不同的觀點,自己很幸運認識許多理工組背景的優秀青年,他們都有豐富且獨特的價值;而我也不是反對YouTuber,看影片也確實是快速吸收知識的方法,況且許多版主是相當認真在傳遞某些事物。

但世界的組成與運作是結構性的、具時間性的,同時也是複雜的且有溫度的,當我們喪失了深度理解與思考的能力,便會將視角扁平化、過度概化,那麼就也只能以一種輕率的態度說出「看過程幹什麼,浪費時間!」

《老人與海》若沒有故事的鋪陳,結局就毫無意義。沒有深刻的理解,就算直接翻到最後一頁看結局,看似勝利,卻是「一無所獲」。

老實說,我不覺得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的過程很有趣,但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因為問題在,我們有沒有練習保持清醒,並且付出心力主動閱讀,讓每本好書都在自己的生命中變得「不無聊」?


 Su-Hong
 於臺灣.高雄.灣仔內
 2020.07.17 21:16 完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1/22
大學時我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他拿到一本書會先翻最後一頁,如果結局不喜歡他就不看。我第一次碰到這種人令我有些傻眼。 而我,在多年的東看西看後,即使書來不及看完,我也能自己腦補出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結尾。 有時,人生不像一本書那樣,從頭到尾都有些明顯的發展脈絡。有時,我很欣賞書裡頭所建構的世界觀,讓我隨意倘佯在其中。就如同開車在路上閒逛,沿路欣賞風景也不壞。 感謝分享唷!
avatar-img
讀冊弘,寫日常
47會員
83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讀冊弘,寫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3/02/12
今早,我找到一本八年前年少無知時參加「天國文化特會」贈送的書籍,隨意翻了翻,決定節錄幾段文字跟大家分享,畢竟這是影響我中學時代甚鉅的信仰價值呢!(以下文長)
Thumbnail
2023/02/12
今早,我找到一本八年前年少無知時參加「天國文化特會」贈送的書籍,隨意翻了翻,決定節錄幾段文字跟大家分享,畢竟這是影響我中學時代甚鉅的信仰價值呢!(以下文長)
Thumbnail
2021/07/26
有趣的是,布魯格曼在《安息有時》的中間篇章,談論起排他主義,我原先無法理解,後來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2021/07/26
有趣的是,布魯格曼在《安息有時》的中間篇章,談論起排他主義,我原先無法理解,後來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2021/07/01
宛如親身搭上列車般,一幕幕地看著主角(們)陸續登場,彼此交談、互動,有時也會在某站下車。
Thumbnail
2021/07/01
宛如親身搭上列車般,一幕幕地看著主角(們)陸續登場,彼此交談、互動,有時也會在某站下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關卡19中,我們來聊聊「閱讀」這件事。 我通常會在創作(產出/Output)與創作中間穿插閱讀或電影(輸入/Input),由於我沒辦法一直產出,也沒辦法一直輸入,於是這兩件事常常是相互交錯。 閱讀的載體可以是圖書館借來的書,也可以是iPad(Hyread)的電子書,因此,我在哪裡創作就可能在哪裡看
Thumbnail
在關卡19中,我們來聊聊「閱讀」這件事。 我通常會在創作(產出/Output)與創作中間穿插閱讀或電影(輸入/Input),由於我沒辦法一直產出,也沒辦法一直輸入,於是這兩件事常常是相互交錯。 閱讀的載體可以是圖書館借來的書,也可以是iPad(Hyread)的電子書,因此,我在哪裡創作就可能在哪裡看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做為小小的愛閱者,常被問說「你怎麼那麼喜歡閱讀啊?」,也有人會問我「該讀什麼書」或「該用什麼方法讀」。這些問題著實不好答。但現在我找到了更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推他們讀這本《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如何閱讀一本書》要傳達的,正是面對複雜的整體,也能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它拆解,從中理出個所以來。寫筆記、做摘要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為了學會掌握好訊息,而是從這些實踐中鍛鍊個人的感知與心智,不會立刻否定、無視他者,而是將自我放下,鍛鍊出與他者周旋、將他者征服的能耐與意志。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是因為閱讀會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才會讀嗎?作者李惠貞在書內某一篇提出了類似的問題。全書由由五十則短篇匯集而成,單看像是毫無關聯的心情筆記,但實則圍繞僅一個問題:「我們為何閱讀?」。這本書就像是「閱讀者的心靈雞湯」或「迷失者的指南」,帶我重新找回了閱讀的快樂。
Thumbnail
我想這就是為何某市市長會說很無聊的原因,因為他只有被動吸收文句,而沒有從中理解到海明威想傳遞的東西。
Thumbnail
我想這就是為何某市市長會說很無聊的原因,因為他只有被動吸收文句,而沒有從中理解到海明威想傳遞的東西。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在這個凡事講求速成的年代,我理解大家都很重視投注在閱讀上頭的時間和性價比。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乎作者名氣、書籍價格和實用性,更重要的也許是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是否曾經被書中的某一兩句話所打中?又或者你是否曾反對作者提到的某些觀點?
Thumbnail
置身美景懷抱,容我漫步於優美的小徑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常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正如同諾貝爾獎得主羅素在民國初年到中國訪問結束後,留下了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法律、規章
Thumbnail
置身美景懷抱,容我漫步於優美的小徑 我住在山裏頭,星期假日的時候也常在野外帶活動或作自然觀察。可是,與親戚朋友聊天,只要他們說到:「我們是熱愛大自然的人」時,我都坐立難安。因為我實在不敢做個熱愛大自然的人。   正如同諾貝爾獎得主羅素在民國初年到中國訪問結束後,留下了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法律、規章
Thumbnail
中國大陸的知識型網紅古典(姓古名典)在他銷售數百萬冊的書「躍遷」裡提到,有一次他對二千六百位中小學老師演講,讓讀過五本非教科書類書籍的人舉手,結果只舉了二十雙手。他感慨,假如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那又怎麼希望我們的學生讀書?  願意花錢去進修上課的人,應該是比較認真的人,但假如連這些人都不願意看非工作
Thumbnail
中國大陸的知識型網紅古典(姓古名典)在他銷售數百萬冊的書「躍遷」裡提到,有一次他對二千六百位中小學老師演講,讓讀過五本非教科書類書籍的人舉手,結果只舉了二十雙手。他感慨,假如中小學老師都不讀書,那又怎麼希望我們的學生讀書?  願意花錢去進修上課的人,應該是比較認真的人,但假如連這些人都不願意看非工作
Thumbnail
「真正的閱讀是無目的性的閱讀,但是這種無用,方可成為其他的大用;閱讀使我們從紛亂的世界中隱身,回到與內在自我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真正的閱讀是無目的性的閱讀,但是這種無用,方可成為其他的大用;閱讀使我們從紛亂的世界中隱身,回到與內在自我相處的美好時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