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只是幻想?從蜂群如何遷巢看人類社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相信很多人都在生態紀錄片中看過,像蜜蜂、螞蟻這類具有社會性的動物,會互相合作去應付各種生存的挑戰,例如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火蟻會和同伴互相緊扣形成「蟻筏」去渡過洪水。牠們集體行動起來仿有共同意志,整個群體看來像一個有自己意識的個體一樣。

raw-image

最近在io9 讀到一篇關於蜂群如何共同行動,和討論我們人類能否如蜜蜂一樣達成共識的文章。文中引用了一段記錄蜜蜂遷巢過程的短片。蜂群有時因為出現新蜂后或其他原因而需要尋找新地方建立另一個蜂巢。從構築新蜂巢到新生蜜蜂長成往往要幾個月,所以這個行動關乎整個蜂群的存亡,選址必須慎重。那麼蜂群──上千隻蜜蜂的集團是如何決定新居的地點呢?

蜂后:「朕決定遷都那棵四面蘭花的橡樹。」
眾蜂:「謹遵女王陛下旨意!」

也許有會人這樣以為:應該是由蜂后帶領蜂群遷徙的吧?其實不然。流行文化常將蜂后塑造成領導者,但事實上蜂后的職責只是跟雄蜂交配,和不停地產卵產卵再產卵的生產機器而已。(雄蜂更慘,交配後會被去勢。嗚!)

其實蜂群選定新巢地點是一個集體決策過程。一開始會有些工蜂出去勘探,當找到適合的地點,就會回來跳8字舞來告訴同伴方位和距離。同一時間可能會有數隻工蜂跳著不同的舞去建議各自找到的地點,但這階段蜂群還不會有所行動。其後會再有工蜂出去勘察,漸漸跳著相同8字舞的工蜂越來越多,然後就像快閃黨一樣,一下子整個蜂群都舞動起來。在某一瞬間所有蜜蜂同時飛到空中出發往共同選定的新址去。

這個集體決策過程和人類社會的情況很相似。開始時有幾個人向身邊的朋友提出想法,然後認同的朋友再向他們自己的朋友傳遞這些想法(正如你在臉書上發文和轉發),在不知不覺間想法已傳播開去,所有人都依這些想法行動起來。

蜜蜂和人類還有更多相似之處。蜜蜂築巢而居,人類則構建都市。兩者都世代重疊,成年個體會共同照顧非己出的年幼個體。人類和蜜蜂的社會都有分工,人類的分工比蜜蜂更為複雜。這是否意味人類也能夠像蜜蜂一樣團結起來,甚至乎成為一種有共同意志的超個體生物?

事情沒這麼簡單。我們縱有團結一致的意願,但人與人、族與族、國與國之間總是有大大小小的分爭和衝突,令我們難以達成共識。可為什麼這些人類無可避免的事,似乎不會發生在蜜蜂身上?

答案相信在於社會分工。蜜蜂是真社會性動物,除了前述的世代重疊、共同育幼的特性,牠們的社會分工更將繁衍後代的職能分派給專責繁殖的「種姓」,也就是雄蜂和蜂后。而負責覓食、修巢、照顧幼體、抵禦外敵的工蜂是無法生育的。而且同巢的工蜂都是親姊妹或同母異父的姊妹,遺傳基因非常相似(子代雌蟲個體間的遺傳相似度達 75%,而個體自己產下子代遺傳相似度僅 50% )。所以個體間不需要為保存自己的基因給後代而互相競爭,反而個體可以為了族群存績而自我犧牲。

人類畢竟沒有發展成真社會性動物,人的生活需要亦不僅僅生存和繁衍。每個人都需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出現分爭在所難免。循這個方向思考,人類若要達致蜜蜂、螞蟻那種One for All 的共同意志,恐怕要星球大戰中的克隆人兵團才有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真社會性動物的繁殖分工帶來的優勢是有代價的,也就是同一族群的基因多樣性。蜂群的蜜蜂都是由蜂后近親交配所生的,個體間的基因差異很小,會較容易患上遺傳病或集體感染傳染病,面對生態環境突變的適應力也相對較低。 人類社會的內部競爭,不單反映了基因庫有足夠多樣性讓物競天擇起作用,亦反映我們的社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價值取向。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其著作《人的境況》(The Human Condition)指出,人類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源於人的獨特性和多元性(Plurality),亦即每個人──包括其出身、經歷、觀點──都是獨特而不可被取代。就如基因多樣性為生物面對環境挑戰提供進化的可能,多元性為人類文明走出困局、開拓新路向創造機會。 觀察蜂群令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有潛力共同合作成為更有力的存在,也告訴我們通過消除個體間的差異來減少分爭的代價。故此筆者認為,與其追求成為擁有單一「共識」的某種克隆人兵團,我們人類更應該學會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努力消除人為造成的不平等。

參考資料: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cyl-notes.blogspot.com on August 31, 2014.

曾授權轉載於PanSci 泛科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 L.
37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CY L.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雖然不知道那是我多小的時候的事了,但記得當我第一次知道蜜蜂的生態時,有多麼地感到不可思議! 每隻蜜蜂,都知道自己這輩子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若成為了工蜂,那麼他們就會盡責去養育幼蟲、建築蜂巢、外出採蜜;成為了女王蜂,則知道什麼時候要出去與雄蜂們交配、知道要如何分配受精卵;成為了雄蜂,則明白傳宗接代就
Thumbnail
雖然不知道那是我多小的時候的事了,但記得當我第一次知道蜜蜂的生態時,有多麼地感到不可思議! 每隻蜜蜂,都知道自己這輩子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若成為了工蜂,那麼他們就會盡責去養育幼蟲、建築蜂巢、外出採蜜;成為了女王蜂,則知道什麼時候要出去與雄蜂們交配、知道要如何分配受精卵;成為了雄蜂,則明白傳宗接代就
Thumbnail
我們總說人類是萬物之靈,數百年來科學家、哲學家們也言之鑿鑿的表示動物或昆蟲並不知道死亡是什麼。盧梭曾說過:「動物永遠不知道死亡是什麼,而人類對死亡懷抱恐懼,是我們脫離蒙昧狀態的一大成果。」但這樣的想法可能要被推翻了。
Thumbnail
我們總說人類是萬物之靈,數百年來科學家、哲學家們也言之鑿鑿的表示動物或昆蟲並不知道死亡是什麼。盧梭曾說過:「動物永遠不知道死亡是什麼,而人類對死亡懷抱恐懼,是我們脫離蒙昧狀態的一大成果。」但這樣的想法可能要被推翻了。
Thumbnail
我的桌上!!! 我的桌上永遠會出現螞蟻,常常放下事情去追蹤牠們的來源,幸好螞蟻是集體社會,只要發現兩三隻,左右牆壁上或地上就能發現排列有序的隊伍,有時候規模還挺大的...。 我很懶,牠們的獵物總是我那些沒喝完的飲料還有飲料的屍體,因為不太會打擾到我,所以我就不會去驅逐牠們。 有天... 大概是某個失
Thumbnail
我的桌上!!! 我的桌上永遠會出現螞蟻,常常放下事情去追蹤牠們的來源,幸好螞蟻是集體社會,只要發現兩三隻,左右牆壁上或地上就能發現排列有序的隊伍,有時候規模還挺大的...。 我很懶,牠們的獵物總是我那些沒喝完的飲料還有飲料的屍體,因為不太會打擾到我,所以我就不會去驅逐牠們。 有天... 大概是某個失
Thumbnail
《達》一書主要在解開人類的對自然的某種誤會:人們認為,城市、文明是一種與自然對立的存在,甚至連自然科學家群體也認為,研究生物必須到「野外」。因為伊甸園一去不復返,文明漸漸取代了大地母親的懷抱,環境在極短時間內產生劇變,物種的棲地和多樣性在消失,我們正間接親手殺死這些生靈......
Thumbnail
《達》一書主要在解開人類的對自然的某種誤會:人們認為,城市、文明是一種與自然對立的存在,甚至連自然科學家群體也認為,研究生物必須到「野外」。因為伊甸園一去不復返,文明漸漸取代了大地母親的懷抱,環境在極短時間內產生劇變,物種的棲地和多樣性在消失,我們正間接親手殺死這些生靈......
Thumbnail
全世界都正在流行都市裡養蜜蜂。 比如高樓大廈林立寸土寸金的美國紐約市,2020年在飯店與辦公大樓裡已註冊的蜂箱有三百個,但是到了2021年就有四百五十個,近年許多高級住宅大樓主打屋頂的蜜蜂花園,讓住戶彷彿親臨野外採蜜蜂,享受逼真的自然體驗。 蜜蜂不見了!?
Thumbnail
全世界都正在流行都市裡養蜜蜂。 比如高樓大廈林立寸土寸金的美國紐約市,2020年在飯店與辦公大樓裡已註冊的蜂箱有三百個,但是到了2021年就有四百五十個,近年許多高級住宅大樓主打屋頂的蜜蜂花園,讓住戶彷彿親臨野外採蜜蜂,享受逼真的自然體驗。 蜜蜂不見了!?
Thumbnail
「日常不過是種幻象,一隻蜘蛛的日常是另一隻蒼蠅的災難。」昨天我們救了一隻麻雀,今天收了一窩蜂。我或許不會習慣人類、包括我,是如何偏心的分配造物在不同的位置,但仍然對人如何向大自然掙口飯吃的那份意志,抱持著莫名的好奇。
Thumbnail
「日常不過是種幻象,一隻蜘蛛的日常是另一隻蒼蠅的災難。」昨天我們救了一隻麻雀,今天收了一窩蜂。我或許不會習慣人類、包括我,是如何偏心的分配造物在不同的位置,但仍然對人如何向大自然掙口飯吃的那份意志,抱持著莫名的好奇。
Thumbnail
...... 一種名為爆炸蟻的蟻種在巢穴遇到入侵的敵人時,一種固定角色的螞蟻會執行像是「自殺炸彈」式的攻擊-用力的扭曲自己的身體直到裂開,使體腔內部的毒液噴灑在敵人身上。但可想而知的是這些行為將失去性命......
Thumbnail
...... 一種名為爆炸蟻的蟻種在巢穴遇到入侵的敵人時,一種固定角色的螞蟻會執行像是「自殺炸彈」式的攻擊-用力的扭曲自己的身體直到裂開,使體腔內部的毒液噴灑在敵人身上。但可想而知的是這些行為將失去性命......
Thumbnail
在哺乳類中也有一種生物過著與螞蟻相似的群聚生活,一樣擁有嚴格的社會分工制度,那就是裸鼴鼠。在裸鼴鼠的社會裡,一樣會只有一隻鼠后擔當所有繁殖的工作。另外會有少數的幾隻雄鼠輪流負責與鼠后交配。其他的裸鼴鼠不論雌雄,通通都做為像是工鼠的角色而不能繁殖。
Thumbnail
在哺乳類中也有一種生物過著與螞蟻相似的群聚生活,一樣擁有嚴格的社會分工制度,那就是裸鼴鼠。在裸鼴鼠的社會裡,一樣會只有一隻鼠后擔當所有繁殖的工作。另外會有少數的幾隻雄鼠輪流負責與鼠后交配。其他的裸鼴鼠不論雌雄,通通都做為像是工鼠的角色而不能繁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