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幾家社群網站的前世今生回顧/程天縱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oblox認為,自己雖然是一家遊戲公司,但在商業模式方面更像是YouTube這類的社群網站。在繼續觀察Roblox的商業模式之前,讓我們先回顧幾家知名社群網站的過去與現在,以及它們的成敗原因。

本文為作者以公子Jerry年初的求職過程為靈感,所陸續撰寫的一系列文章;完整故事請參閱前文
面試主管告訴Jerry,Roblox雖然是一家遊戲公司,但是在商業模式方面更像YouTube;因為YouTube本身並不製作影片,而是由用戶自己拍攝,然後上傳與朋友共享。
其實Roblox告訴Jerry的,就是他們是個「遊戲平台」,而平台上的遊戲,則都是用戶以Roblox提供的遊戲引擎和工具,自行設計和創作出來的;而這也就是UGC(一般用戶生產內容)的模式。
UGC並不是一種具體的業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網路服務的方式;網路的使用在剛開始發展時是以「下載」為主,後來才轉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
諸如YouTubeMySpace等服務網站,都可以看做是UGC的成功案例;而社群網路、影片分享、文字部落格、以及播客(podcast廣播)等都是UGC的主要應用形式。

社群網站的先驅

• MySpace
先來說說MySpace。MySpace是2003年7月由Tom Anderson和Chris De Wolfe兩人創立的社群網站,提供人際互動、用戶自定朋友網路、個人頁面、部落格、群組、照片、音樂和影片的分享與存放等功能。
2005年7月,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以5.8億美元買下MySpace。因此,它的總部位於加州的Santa Monica,而母公司的總部則位於紐約市。
• YouTube
再說說YouTube。它是在2005年2月由3名前PayPal員工Chad Hurley、台灣留美學生陳士駿(Steve Chen)、以及Jawed Karim所創立的。
它原本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方便朋友之間分享錄影片段,後來卻逐漸成為用戶的影片儲存庫、以及新作品的發佈場所。
沒有料到的是,YouTube在MySpace上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許多用戶在他們的個人檔案中大量置入來自YouTube的影片,以便與朋友分享。
雖然MySpace意識到YouTube的威脅、也採取了各種對抗措施,包括禁止使用者在個人檔案頁面中置入YouTube影片等等,但是卻擋不住用戶的廣泛抗議,不久後又取消了這項限制。
隨後,YouTube成為成長速度最快的網站之一。根據2006年7月多家新聞機構報導,YouTube的造訪人數已經超越MySpace;2006年10月,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了YouTube。
• Friendster
最後談談Friendster。在《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中年轉業不再煩惱》這篇文章中,我提到Roblox的創辦人Dave Baszucki在離開Knowledge Revolution之後,帶著他賺的第一桶金成為天使投資人,並且將大部分資金投入了Frindster。
Friendster是在2002年創立的社交網站,比MySpace早了一年、也比Facebook早兩年,比YouTube則早了3年;因此,Friendster經常被認為是社交網路領域中的「鼻祖」。
在高峰時期,這個社交網站的用戶人數曾經超過1億人,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市場。
Friendster在成立一年之後,用戶數量就超過200萬。Google曾經在2003年試圖以3,000萬美元收購Friendster,但遭到創辦人Jonathan Abrams拒絕。
這家曾經是矽谷神話的企業,現在已經淪為一家苟延殘喘的.com公司。
Friendster從2015年一直「休眠」至今。

Friendster的生與死

Friendster成立於2002年,一開始就定位於「透過朋友的朋友」來建立社交約會活動。
它鼓勵用戶使用真實資料來註冊、允許用戶創建個人主頁、也允許用戶上傳自己的頭像和照片;所有好友的頭像和名字、以及所有來訪的用戶記錄,也會出現在個人主頁上。
它還提供依條件進行搜尋的功能,如興趣愛好、地理位置等等。這些功能現在看起來很平常,不過在當時都算是突破性的,在社群網路上也都屬於創新。
Friendster是當時第一家提供社交服務的網站。在剛開始的3個月,只靠用戶郵箱推薦就吸收了300萬用戶;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吸引了1,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從技術面分析,Friendster的滅亡有兩個原因:「低利益/成本比」和「K核心分佈」;網路上有許多分析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另外查詢細節。
但簡單的說,所謂「利益/成本比」,就是用戶透過使用這個社群網站所得到的「利益」,與投入時間和努力等「成本」之間的比例。如果成本遠大於利益,那麼用戶就會選擇離開。
「K核心分佈」所說的,則是「社群網站的用戶平均有幾個朋友」。如果網站上大部分用戶都只擁有兩名好友,那麼當一名用戶離開這個網站時,就會造成其他用戶在該網站上只剩下一個好友。
而這又造成其他用戶更低的「利益/成本比」,而選擇離開;如此反覆的結果,就是「雪崩」式的用戶撤離,造成社群網站的死亡。
從經營管理面來看,Friendster的死亡之路開始於創始人沉醉於快速的成功、以及大量的掌聲,但卻忽略了在技術研發上的投資;因而伺服器的反應跟不上快速增加的用戶量,導致用戶打開一個頁面需要20秒鐘的時間。
在用戶體驗越來越差的同時,它還推出了新的「約會」功能,期望能夠增加更多的用戶;結果是雪上加霜,輿論和用戶的差評如潮水般湧入。
2009年7月,Friendster的流量出現了災難性的「雪崩」;用戶紛紛逃離,轉向Facebook等其他網站。
最後在2010年8月,Facebook花了4,000萬美元買下Friendster所有的社群網站專利,正式宣告它的死亡。

MySpace的起和落

其實MySpace的兩位創辦人,原本只是在一家行銷公司上班、熱愛音樂的員工。
因為行銷公司一個案子的機緣,他們兩人用十天時間「山寨」了Friendster、並且在策略上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與改變。
不同於注重隱私與資安,所以只能看到好友頁面的Friendster,MySpace被打造成個性化的開放空間;用戶可以隨意設計自己的主頁,開放給所有的用戶造訪。
對於那些因為性方面過於露骨、或是牽涉言辭暴力等問題,而被Friendster封鎖的網紅與KOL,MySpace成為他們趨之若鶩的社群網路平台,也為MySpace帶來了龐大的粉絲與流量。
2005年初,MySpace創始人兼執行長Chris De Wolfe拜訪了Facebook,提出收購後者的想法。當時Facebook老闆Zuckerberg提出了7,500萬美元的報價,但De Wolfe認為價格太高而拒絕了。
不久之後在第二次討論收購時,Zuckerberg將報價拉高到了7.5億美元。
這件併購案當然沒有談成。結果在同一年,MySpace接受了5.8億美元的價格,被梅鐸的新聞集團收購。
有了強硬後台的資源支持下,MySpace在2007年確實攀上了巔峰;網路流量超越了Yahoo與Google,成為全球流量最大的社群網站。
然而作為一家社群網站公司,MySpace被新聞集團收購其實是弊大於利。因為網路服務公司和傳統媒體業之間,文化差異實在太大。
新聞集團內部組織龐大、體制僵硬、官僚主義盛行,這一切都跟以年輕族群為目標市場的社群網路公司MySpace完全不同調;加上競爭對手Facebook、Google都是年輕有創意的網路公司,不刻意追求流量與營收獲利,反而以不斷加強用戶體驗為目標。
結果可想而知:2011年6月,新聞集團以當初收購價的6%,也就是3,500萬美元,把MySpace賣掉了。

結語

作為社群網站的鼻祖,成立於2002年的Friendster在這個領域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卻因為忽略了在技術研發的投資,導致極差的用戶體驗,在2009年7月發生流量雪崩而滅亡。
成立於2003年7月的MySpace,則是在被新聞集團收購之後,無法克服不同文化的影響,終致被官僚扼殺了創新;最後因為無法與Facebook和Google這兩家純網路公司競爭,在2011年6月被新聞集團低價出售。
成立於2004年2月的Facebook,在剛成立滿一年的時候,就收到MySpace的收購意向;但Zuckerberg用提高報價的方式,拒絕了這項收購案。
2006年3月,Yahoo為了收購Facebook,向Zuckerberg提出10億美元的投資;雖然當時的Facebook主要投資人和董事都已準備接受這筆交易,但Zuckerberg仍無意出售。
接著在2007年10月,Microsoft向Zuckerberg提出報價,估值150億美元;但在投標被拒後,他們仍然以2.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1.6%股權。
YouTube成立於2005年2月,但2006年7月的網站流量就已經超過了MySpace;因此在2006年10月,以16.5億美元的價格被Google收購。
從以上的這些歷史,我總結出幾個教訓。
  1. 「用戶體驗」對於網路服務公司,尤其是社群網站而言,可以說是生死交關的議題。
  2. 雖然是網路公司,也不能忽視技術研發的投資;創新的生意模式可以「樓起」,但技術問題卻可以導致「樓塌」。
  3. 即使是互聯網產業的巨鱷或霸主,也可能因為一個策略上的錯誤而滅亡。
  4. 在《大退場》(Finish Big)這本書中所說的「你應該把公司打造成好像要擁有一輩子、但明天就可以賣掉的狀態」,這句話值得三思!
  5. Facebook的Zuckerberg拒絕了三次被收購的誘惑、堅持走自己的路,成就了今天的霸業。
  6. 即使被高價收購,雙方的價值觀與文化仍然是決定成敗的關鍵。MySpace與新聞集團是失敗的案例,YouTube與Google則是成功的案例。
Roblox成立於2004年,正是社群網站風起雲湧之際,也是遊戲產業的風頭浪尖之時。
多少風雲人物快速起落,多少網路新創一夜成名一夕消亡。Roblox卻在十年磨一劍,它到底在玩什麼把戲?且待下回分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當市場只剩下幾家大公司,對上班族和存股族的影響我們口口聲聲說資本主義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在資本主義之下,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是誰?或者是說,任人要如何做才能占資本主義的便宜?這一點應該不會在學校教育的課程規劃內。
Thumbnail
avatar
chiahao
2024-06-17
研究全球最大的幾家金融機構,我學到了什麼?本文介紹了全球目前最具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他們都是怎麼樣的背景呢?
Thumbnail
avatar
維京·傑·林
2023-11-21
台中家具推薦哪幾家?台中精品傢俱店 這些商家專注於高端市場,提供精緻和高品質的家具產品,滿足對家居設計有特別需求的消費者。選擇這些店面的優點是能夠獲得設計感強且質感優良的傢俱,但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價格。
Thumbnail
avatar
Arthur
2023-11-06
機車貸款有哪幾家?中租、裕富、和潤車貸全攻略,審核過件沒問題融資公司也可稱作租賃公司,由於規模大、資金充裕,所以在營運狀況方面,有相對穩定的保障。有提供機車貸款服務,且為國內較著名的前三大融資公司,分別是中租、裕融以及和潤企業,究竟有什麼差別?該怎麼選擇才能確保申辦成功?本篇文章統整機車貸款全攻略報你知。
Thumbnail
avatar
ALVA
2023-10-30
機車貸款有哪幾家?利率多少?dcard推薦合法機車貸款公司機車貸款有哪幾家?利率多少?dcard推薦合法機車貸款公司機車貸款是指依借款人的機車狀況來核准的小額貸款機車貸款有哪幾家機車貸款陷阱,機車貸款ptt,機車貸款有哪幾家,合法機車貸款,機車貸款dcard,機車貸款分期表,機車貸款流程,機車貸款推薦,機車貸款利率,機車貸款試算,機車貸款查詢
Thumbnail
avatar
咪路
2023-10-20
髖夾擠的案例思考髖夾擠的案例思考 剛好今天帶學生練習舒緩了髖夾擠,所以就來討論一下這個案例思考。 註:以下單純為學術分析,實際情況還是得以個案狀況為主 一般正常的步態中,在承重期的髖關節會產生正常的壓縮,主導肌肉可能是恥骨肌等前方的髖屈肌,而在擺盪期就必須相對的釋放壓縮,讓腿可以自由擺動。 當如果出現肌肉失衡,或是
Thumbnail
avatar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
2023-02-20
期中考成績出爐...幾家歡樂, 幾家愁若按季度來看, 同比增速放緩明顯...
Thumbnail
avatar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
2022-08-31
佮家己相辭早起啉一杯咖啡了後,頭殼有較清醒,開始做工課。 無意中看著家己2018年講故事ê影片,那看那兜兜仔想起以早,嘛想著遮濟故事應該愛來換講臺語版本。 佇tsia,慎重佮過去ê家己相辭,多謝你以早ê拍拚!多謝你以早ê欠點!成就現此時ê我!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臺文格
2022-05-30
「幾家歡樂幾家愁」怎麼用英日文講?這種中文是沒辦法直譯的,而且視不同的場合還可有不同表達方式,完全要看每個人的外語造詣。這次要講的使用場合是歡樂的「贏家」和愁容的「輸家」。
Thumbnail
avatar
你的英日語自學導師 譯難忘  ོꦿ༄꧁꧂
2022-04-06
【機車借款】機車貸款有哪幾家?機車貸款銀行有哪些?機車貸款平台好嗎?【機車借款】機車貸款有哪幾家?有銀行、上市櫃融資公司與一般民間車貸,其中民間車貸又有很多種,品質良莠不齊。機車貸款銀行有哪些?銀行有承作車貸業務的不多,目前台灣一共以新光等十家銀行。機車貸款平台好嗎?P2P借貸平台是眾多貸款管道中的選項之一,申貸手續便利、審核相對寬鬆,卻未必適合您。
Thumbnail
avatar
JoeVespa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