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變了?變的究竟是市場,還是Meta?有關社群你又得知道什麼?|趕快tech我 EP4.2.6

臉書變了?變的究竟是市場,還是Meta?有關社群你又得知道什麼?|趕快tech我 EP4.2.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少人說臉書變了。不斷地競爭、成長下,臉書確實也不斷地嘗試擁抱新變化。為了成長,好勝的祖克柏不斷地測試底線,讓一個不產製內容的平台有眾多使用者在上面分享資訊,衝擊各式大眾傳媒。

2012 年,臉書成功用十億美元收購了 Instagram,2013 年則藉由收購以色列新創 Onavo,並透過其資料成功捕捉到一個正在美國以外市場快速崛起的新星 WhatsApp,並在隔年成功以一百九十億美元的天價將其買下。

當我們說一間公司「變了」的時候,變的究竟是市場還是公司?

Meta 簡史(圖源:怪獸科技公司)

Meta 簡史(圖源:怪獸科技公司)


👇 從零開始,掌握 Meta 的關鍵面向

Web 和網際網路的差異是甚麼?從 Web1 到 Web3 的網路迭代解析|趕快tech我 EP4.2.1

從差點賣給雅虎,到立足全世界!透過發展歷史看Facebook經營理念|趕快tech我 EP4.2.2

祖克伯為何要開發元宇宙?Meta維持社群霸主的版圖擴張與開發|趕快tech我 EP4.2.3

臉書和谷歌的愛恨情仇:當社群巨頭遇上搜尋巨頭|趕快tech我 EP4.2.4

Meta到底在想什麼?首款有AI助理的MR頭盔、智慧眼鏡,佈局元宇宙才不會錯過?|趕快tech我 EP4.2.5

拖延症掰掰!跟Google、Spotify和Meta學「快速行動」|實戰篇|前導|【怪獸】你與科技的距離 EP6.2

科技業裁員潮:Meta 不只因元宇宙,還有總經使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EP10.1.1


企業到什麼地步需要背負「社會責任」?

成長到多大規模時需要開始導入「預防措施」?所謂的影響力該如何量化?

臉書這間公司常被叫做駭客,因為它是二十世紀少數以軟體起家的公司,總是求新求變,甚至祖克柏還被稱為蓋茲 2.0。

高速成長的背後是一體兩面,好的點是臉書在平台策略時期曾透過 API,將使用者資料分享給開發者,因此能協助他們在平台上開發出吸引人的應用。

但祖克柏的樂觀,是認為開發者不會濫用,甚至覺得就算濫用了也沒差,反正臉書還小,沒事的。「反正臉書還小」這樣的心態,讓早期的臉書試探各種底線,因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忘了自己已經不是新創,而是已經可以影響世界的公司

Meta 的演算法轉型:導入推薦系統

對於 Meta 而言,除了蘋果隱私權政策的調整外,真正的惡性腫瘤是來自 TikTok 的競爭。臉書原先用來鞏固年輕族群的產品 IG 明顯輸給了 TikTok(完了我不是這代年輕人了 QQ)。從長線來看,TikTok 造成的危機相當嚴重。

raw-image

除了推出短影音 Reels 來應戰,Meta 的核心重點選擇重新調整演算法。不只是短影音,Meta 所有 App 全面導入推薦系統,只要是 Meta 演算法認為是適合該用戶的內容,即使是一個完全不認識、也沒追蹤的人分享的,演算法還是會推給你,希望像抖音一樣可以客製化推薦,藉此提升客戶黏著度。

人們用社群的根本需求是什麼?

無論是 Meta 起家的 Facebook 或是 IG,原本的核心價值都是連結「你與你認識的人以及有興趣的團體」。Meta 必須運用原本社群訊號(Social Signal)優勢,理解每個用戶真正喜歡的內容是什麼,提高平台黏著度,若是純粹「抖音化」,等於是更加以演算法主導用戶能看到的內容,反倒淡化了社群的本質。

其二,用戶與社群的習慣,其實是動態改變的過程。或許很多用戶覺得現在的平台功能已經完善,無需跟緊趨勢做出改變,但事實上,用戶的使用習慣是會隨著時間慢慢轉變的。

除此之外,社群網路巨頭的言論審查與操控也是 Meta 的一大挑戰。社群巨頭對於演算法的操控力只會日益強大,這是否代表 Web 2 依舊稱霸,終究只是讓這些巨頭挖取更多你的隱私資料,進而繼續做大而已?這些面向都值得我們思考。


raw-image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主筆、vocus Premium 創作者

一個喜歡科技、熱愛閱讀的 ENTJ-A 政大生。曾為 TEDxNCCU 講者部、政大之聲主持人暨新聞部採訪組長,擁有台灣簡報認證(L level)及各式多角化實戰經驗,從 0 到 1 在一年內打造不重複下載數超過萬次的 Podcast、超過千人追蹤的 IG 社群、超過百人訂閱的怪獸雙週快報等怪獸科技公司旗下產品,亦獲 vocus 方格子、Apple Podcast、SoundOn 聲浪、Mixerbox 等平台推薦。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Premium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科技✖️時事✖️人生=怪獸科技公司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avatar-img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7.2K會員
439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本文探討 OpenAI 執行長山姆·奧特曼的崛起之路,以及他和伊隆·馬斯克的合作與決裂。從奧特曼的童年經歷、創業歷程,到 OpenAI 的創立、轉型以及與微軟的合作,探討了 AI 發展的潛力和風險,以及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軟技能」又來了?都覺得軟實力已經聽到爛、甚至像是狗屁?事實卻是,AI 正在加速硬技能折舊,看似不值一提的「軟技能」才是幫你跑贏大盤、擺脫 35 歲職場斷層的關鍵。AI 時代,硬技能雖然能帶來初期優勢,卻可能因自動化而被淘汰;唯有擁有強大軟技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以色列土地面積比台灣更小、人口只有台灣三分之一、資源匱乏,卻透過科技創新與全球戰略布局,創造了全球 100 家獨角獸企業,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 80%,成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本文探討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樞紐,並以此啟發臺灣在國際策略及影響力佈局上的反思。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
先前麥克買了在預算及性能方面都十分複合需求的NXTPAPER 11平板,但拿到辦公室使用後便發現因為時不時有簡報需求,主機本身不支援有線視訊輸出實在是非常不方便,因又開始尋找新歡。最終麥克選擇了算是還滿熟悉的品牌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6,以下為麥克這一個月下來的使用心得。
從預計的十月底出貨經過重重波折,Pubu自家開發的10寸彩色閱讀器Pubook Pro終於是送到第一批集資者手中了。究竟這台閱讀器有沒有本事撼動目前的電子紙閱讀器市場?有達到集資時承諾的各項功能嗎?且讓身為首批集資者之一的麥克跟大家談談收到主機後使用數天的感想。
Steam Deck 迎來大改版,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換成 OLED 螢幕。使用 OLED 螢幕帶來更好看的顏色,大小還小幅提升到 7.4 吋。關係續航力的電池也從 40 瓦小時升級到 50 瓦小時, 3A 大作都可以多玩一小時呢!這麼香的更新,怎麼不給他買下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