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綠光》|不像故事的故事,不太尋常的日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夕陽落下前出現的最後一道光芒,如果你能從中望見綠色,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綠光。傳說看見綠光,就能夠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心意;誰能看見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


raw-image

除了費里尼,今年其實也是法國導演艾力克.侯麥(Eric Rohmer)的百年冥誕,將會有至少五部他的作品以經典修復版在台灣上院線。其中,他榮獲1986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作品《綠光》(The Green Ray)已經上映了,首次擔綱主演電影的本片女主角還摘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獎

(以下涉及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黛芬在夏天喜歡去海邊、曬太陽,不喜歡冒險和獨自旅行。因此,當原本約好要一起去度假的朋友在臨行前爽約,她對這突如其來的單身假期只感到不知所措。

黛芬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目的地可以選擇,也真的動身去了好幾個地方。然而她並沒有真心想待在哪裡,只確定自己不願意放假還留在巴黎。於是本該是自由放鬆的長假,黛芬卻被囚禁於由她的執念和負面情緒所構成的牢籠之中。無論是家人、朋友、輾轉認識的新友人還是偶遇的陌生人,黛芬自認隨和好相處,卻總是無法自在地和旁人共享假期;但她對於「一個人度假」又是百般不願意。「可能性」看似俯拾即是,無論是度假的地點或是陪伴在身邊的人選,但也都只是「可能」。於是她動不動就哭泣,對朋友生小氣,致電給早已分手的前未婚夫,帶著行李來了又去;偏偏這些都更加深了她內心的無所依靠感。

黛芬常常做出隨機的決定,也很容易反悔。與其說是隨性,不如說是漫無目的。感覺她很想要也很需要一個戀人來作為她生命中的骨幹,但是她就是沒有。也因為如此,她對自我價值產生了懷疑;揣想、甚至相信著自己之所以「沒人愛」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許有人會覺得黛芬未免太沒自信, 然而黛芬也擔心他人會這麼看自己,於是她無法像抱怨不想一個人在巴黎渡過假期那樣地對旁人傾吐自己對愛情的渴望與失落。也許偶爾透露出一些憧憬,但仍不敢過於聲張;即使在忍不住於熟人面前落淚的時候,也要掩飾心底對於沒有愛情的恐懼和擔憂。

這部電影沒有高潮迭起的故事線,而是藉由大量生活化的對白和細節,以及女演員Marie Riviere自然至極的表演,拼織出女主角黛芬瑣碎的心緒,以及對日常種種的辯證思考。例如,你可以說黛芬情場失意就自我懷疑很沒自信,然而換個角度看,一個角色若真的「沒人愛」,在情事上的信心又該從何而來?又或者,黛芬對於不吃肉的堅持,究竟是做作難搞,還是自在做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構築成不同的世界觀和行事作風,因此每個人都活在各自的小宇宙;誰能說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或是你討厭的黛芬永遠不會有另一人來愛呢?

《綠光》是一部散文式的電影,侯麥用影像說了一個不像故事的故事。看似訴說著日常,如同每天都會發生的日落;但綠光讓一切變得不再尋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的生活的沙龍
12會員
24內容數
閱讀書籍後的日常分享。
2022/08/02
2022年金馬經典影展的主題是「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選映了女導演薇拉齊蒂洛瓦( Věra CHYTILOVÁ)的三部作品。其中,1963年的《薇拉與伊娃》(Something Different)是她第一部劇情長片,糅合了劇情片和紀錄片兩種風格。
Thumbnail
2022/08/02
2022年金馬經典影展的主題是「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選映了女導演薇拉齊蒂洛瓦( Věra CHYTILOVÁ)的三部作品。其中,1963年的《薇拉與伊娃》(Something Different)是她第一部劇情長片,糅合了劇情片和紀錄片兩種風格。
Thumbnail
2022/05/19
《親愛的童伴》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繼《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後,再次自編自導的最新作品。這部形式簡潔、連結精巧的電影本身靜謐,剔透,澄澈,連其中的哀傷都帶有透明的質地。
Thumbnail
2022/05/19
《親愛的童伴》是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繼《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後,再次自編自導的最新作品。這部形式簡潔、連結精巧的電影本身靜謐,剔透,澄澈,連其中的哀傷都帶有透明的質地。
Thumbnail
2022/05/11
移植到室內的橄欖樹接觸不到自然的風與陽光,爺爺知道了會難過的;西班牙電影《再見橄欖樹》中的女孩這麼說。
Thumbnail
2022/05/11
移植到室內的橄欖樹接觸不到自然的風與陽光,爺爺知道了會難過的;西班牙電影《再見橄欖樹》中的女孩這麼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回顧今年看過的數百部電影,十大精選不足表述我在黑盒子裡度過的奇幻時光,於是翻出抽屜裡的記憶幻燈片,一張張書寫念念不忘的影格分秒,那些未曾脫落的鳳毛麟角。電影是安居之所,我深信不疑。若喻人生為航行,遇見這些虛構情節的瞬間,就是海面如鏡的日子。
Thumbnail
回顧今年看過的數百部電影,十大精選不足表述我在黑盒子裡度過的奇幻時光,於是翻出抽屜裡的記憶幻燈片,一張張書寫念念不忘的影格分秒,那些未曾脫落的鳳毛麟角。電影是安居之所,我深信不疑。若喻人生為航行,遇見這些虛構情節的瞬間,就是海面如鏡的日子。
Thumbnail
因為觀賞《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L'ami de mon amie ),而認識了大名鼎鼎的侯麥( Éric Rohmer ),他是著名的法國新浪潮導演,著名的作品有《綠光》、「四季的故事」系列,接觸這些電影後,你會更了解侯麥處理畫面的細膩美感及擅於透過影中角色日常的對話帶出意義悠長的人生價值觀。
Thumbnail
因為觀賞《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L'ami de mon amie ),而認識了大名鼎鼎的侯麥( Éric Rohmer ),他是著名的法國新浪潮導演,著名的作品有《綠光》、「四季的故事」系列,接觸這些電影後,你會更了解侯麥處理畫面的細膩美感及擅於透過影中角色日常的對話帶出意義悠長的人生價值觀。
Thumbnail
先打個預防針。寫完這篇發現我寫得很灰暗,但實際觀影過程並沒那麼灰暗;這部片並不晦澀陰鬱,也不血腥粗鄙,反而是平淡真實的,還帶了點幽默溫馨。也因此,看完的當下,只有淡淡的惆悵,但回到家之後,才發現那股惆悵一直跟著你,讓你回想起很多事情,思考你自己的人生。是部後勁很強的電影。
Thumbnail
先打個預防針。寫完這篇發現我寫得很灰暗,但實際觀影過程並沒那麼灰暗;這部片並不晦澀陰鬱,也不血腥粗鄙,反而是平淡真實的,還帶了點幽默溫馨。也因此,看完的當下,只有淡淡的惆悵,但回到家之後,才發現那股惆悵一直跟著你,讓你回想起很多事情,思考你自己的人生。是部後勁很強的電影。
Thumbnail
當我要虛構一對戀人,我總是先寫他們的分離,才寫他們的相逢。關於分離,我所想到的意象永遠更豐富、更美麗,因為哀傷。我對這種哀傷著迷不已,到頭來,連相逢的場面也變得哀傷。當然我也想寫一些快樂的事情,但誰說愛情的初遇與哀傷的感受是矛盾的呢?
Thumbnail
當我要虛構一對戀人,我總是先寫他們的分離,才寫他們的相逢。關於分離,我所想到的意象永遠更豐富、更美麗,因為哀傷。我對這種哀傷著迷不已,到頭來,連相逢的場面也變得哀傷。當然我也想寫一些快樂的事情,但誰說愛情的初遇與哀傷的感受是矛盾的呢?
Thumbnail
透過女性主義思潮和公共與私密領域的模糊化,近代愛情哲學已不僅限於感性經驗,而是上至消費社會的窺視,下至實現自我甚至創造人生意義的新型宗教。由此作為前設,即使《綠光》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電影仍然從若隱若現的日落斜光中,窺見愛情甚至人生的虛幻與真義。
Thumbnail
透過女性主義思潮和公共與私密領域的模糊化,近代愛情哲學已不僅限於感性經驗,而是上至消費社會的窺視,下至實現自我甚至創造人生意義的新型宗教。由此作為前設,即使《綠光》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電影仍然從若隱若現的日落斜光中,窺見愛情甚至人生的虛幻與真義。
Thumbnail
好似《現代愛情》一則則的紐約真實故事,導演彷彿想說,這些不起眼的郵局員工與公車司機的樸實風景組成了我們燈火闌珊的城市,殘缺與孤獨真實存在,滲透每個角落的愛之輪廓也真實存在,愛情不過慢一點降臨,綠豆豆花不過晚一點送到,然後有一天太陽會升起,驀然回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始終不在他方。
Thumbnail
好似《現代愛情》一則則的紐約真實故事,導演彷彿想說,這些不起眼的郵局員工與公車司機的樸實風景組成了我們燈火闌珊的城市,殘缺與孤獨真實存在,滲透每個角落的愛之輪廓也真實存在,愛情不過慢一點降臨,綠豆豆花不過晚一點送到,然後有一天太陽會升起,驀然回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始終不在他方。
Thumbnail
#侯麥 #綠光 住在巴黎、擔任私人公司秘書的女子黛芬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夏日長假,但早就相約好的朋友臨時變卦放鳥她,而她又不願隨著家人去都柏林避暑(為了逃離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她不斷地打電話去詢問前男友的近況(即便明知已無力挽回)。巴黎夏日的暑熱令人難耐,黛芬心中的焦慮感也益發強烈。  這部電影裡的
Thumbnail
#侯麥 #綠光 住在巴黎、擔任私人公司秘書的女子黛芬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夏日長假,但早就相約好的朋友臨時變卦放鳥她,而她又不願隨著家人去都柏林避暑(為了逃離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她不斷地打電話去詢問前男友的近況(即便明知已無力挽回)。巴黎夏日的暑熱令人難耐,黛芬心中的焦慮感也益發強烈。  這部電影裡的
Thumbnail
夕陽落下前出現的最後一道光芒,如果你能從中望見綠色,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綠光。傳說看見綠光,就能夠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心意;誰能看見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綠光》是一部散文式的電影,侯麥用影像說了一個不像故事的故事。看似訴說著日常,如同每天都會發生的日落;但綠光讓一切變得不再尋常。
Thumbnail
夕陽落下前出現的最後一道光芒,如果你能從中望見綠色,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綠光。傳說看見綠光,就能夠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心意;誰能看見綠光,誰就能得到幸福。《綠光》是一部散文式的電影,侯麥用影像說了一個不像故事的故事。看似訴說著日常,如同每天都會發生的日落;但綠光讓一切變得不再尋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