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投稿|《綠光》:寂寞也揮發著餘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文/失.逃

該怎麼形容
像一個球 又像一個洞
它越大越滿卻越空

── 岑寧兒《空隙》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於《液態之愛》提及現代愛情的特質,隨着科技產物將人際關係加以數據化和介入公共領域,愛情的形態逐步突破過往的認知。鮑曼指出,愛情是「安全」和「刺激」之間的拉扯,愛情所帶來的痛苦不僅來自失戀或離異,亦在於捉得太緊所造成的瘀青,同時鬆開手後可能面臨失去的兩難。戀愛中我們不僅害怕失去彼此,也是恐懼失去自我。固此,這關係的不只是單純的得失,而是慾求「安全」與「刺激」的深層矛盾。正如包曼形容愛情的獨立性比擬於「死亡」,是不可重覆的經驗。

至死不渝的愛情實在動人,即使滿身傷痛,又何況?可是,人們都害怕在現實的關係裏受傷,讓人卻步又渴求。久而久之,理性摧毀掉宗教的權威性後,愛情成為了虛無的現代人的新興宗教,雖然它貌似提供了人生意義,但當中的不確定性仍然讓人折騰。

raw-image

回顧《綠光》(Le Reyon Vert, 1986),它呈現的不僅是一名女子尋索失戀解藥的過程,而是從法國天主教倫理以降,直至當代兩性關係的群像中,試圖以電影尋找(還是創造?)某種精神解藥。透過女性主義思潮和公共與私密領域的模糊化,近代愛情哲學已不僅限於感性經驗,而是上至消費社會的窺視,下至實現自我甚至創造人生意義的新型宗教。由此作為前設,即使《綠光》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電影仍然從若隱若現的日落斜光中,窺見愛情甚至人生的虛幻與真義。

侯麥(Êric Rohmer)的電影總是蕩漾於道德戒律與真實慾望的一線天。滿腹經論的男孩單戀上宛如天使的女孩,卻因自慚形穢而猶豫不決。接着他遇上一位不論慾望投射、興趣和價值觀均與之相襯的女子,卻又畏於違反大眾期望,甚或一些不明文教條而不願意發展成情侶關係。最後,風情萬種的女子揚長而去,男孩亦跟天使成為男女朋友,卻赫然發現天使不如天使般美麗,也沒辦法找回女子,唯有承受這雙重失落。以上的故事結構不斷於侯麥的作品中再現、變奏,看似強烈的道德教訓傾向,導致侯麥與天主教倫理常常扯上關係。

事實上,正如早期的侯麥作品被譽為「六個道德故事」(Six Moral Tales),在此沒有所謂對錯的意思,而是思考生活者的日常,還有人們的各種選擇。歷經多年的創作歷程,作為經典作品,《綠光》反而是最不像侯麥的侯麥電影。

raw-image

《綠光》的創作時期已是侯麥的末端,劇本是由飾演黛芬(Delphine)的 Marie Rivière 撰寫,電影以日記結構組合,戲中表演泰半是即興演出的。這對於恪守編劇一職的侯麥來說,實屬罕見。鏡頭下的女主角是一位悲劇人物,一方面她力拒庸俗的生活方式,希望脫離俗世規律的束縛,另一方面,她卻屢屢無法實現對於愛情的期許。到頭來,她只能活出另一種庸俗罷了。

如此一來,觀眾被迫跟著黛芬墮入兩難之間的困局──一方面,黛芬的愁緒總是揮之不去,並且追求合群的社交活動:分手兩年卻一直死纏前男友不放,甚至假裝還在一起;看見朋友們出雙入對、結群外遊,就為自己孤苦零丁而傷春悲秋。另一方面,她卻渴求擺脫這種庸裕的生活模式。在葷食的場合上硬要吃素,甚至大咧咧道出食肉的敗德,人家跟她討論,她卻顯得未經深思熟慮;友人勸她放開懷抱,結識社交圈外的男人,她卻堅信真愛不可能就此來臨,甚至一言不發,轉身走人。由此可見,即使《綠光》的日記體敘事形式是(侯麥的電影中)前所未見的零碎,可是其談討的命題卻更為深刻。

raw-image

《綠光》一方面不再局限於選擇過後的結果,繼而形成人生的荒誕,而是歸返到「選擇」本身。另一方面,相較過往的書呆子角色,黛芬更為在地,(實現)自我與群體的矛盾亦是現代人的深層焦慮。從整片下來,黛芬一直處於自怨自艾的狀態裏,她無法甚至不願為自己的人生作定位,而是一頭栽進(人際關係/愛情)某種想像和情感。因此,她既抗拒外間的勸告,又自知自身問題而苦惱。走到最後,她終於找到如意郎君,擁有一個貌似快樂的收結。

電影走到結尾,日落綠光乍現,二人驚呼愛情的偉大,彷似督到一絲希望。侯麥供給的答案看似是善良的,在這段漫無目的的旅程中,黛芬總算覓到有心人,繼而找到餘生的道路指向。可是,乍隱乍現的綠光更像是某種信仰形式中的感召儀式,從宗教虛幻的本質上呈現救贖。它不會賜予永生,沒有善果惡報,沒有處事指引。唯一肯定的是,它彷彿告訴信徒,只要二人相戀,日子總會好過一點,然後信徒們自會安然接受。侯麥讓角色及觀眾看到了綠光,對角色而言,這是徹底感性經驗底下的異象,是主觀意願產生的奇蹟;對觀眾而言,這反而是通過整個故事和人物理解,對於「愛情」作為信仰的質疑。

raw-image

「寂寞也揮發著餘香」,在侯麥眼中,愛情的虛幻(角色的理解)和真實(觀眾的理解)是不可缺的。寂寞不會衍生真正的情動,而是慢慢從內心長成焦慮,可是我們必須靠因着愛情的陪伴才能抵受世間苦難和孤獨,方可有力走下去。如此一來,這麽矛盾的人性慾求,才是侯麥透過一道幻光,照出似是甜蜜,實則赤裸的人性殘像。

全文劇照提供:天馬行空

↓ ↓ 歡迎投稿《釀電影》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愛情,作為亙古的創作主題,總能輕易擾動觀者情緒。在光譜年代,所謂愛情,自然不再侷限於男女間的風花雪月,那些猛烈難言的情感與壓抑,同樣渴望發聲的舞台。於是,隨著情愛關係定義更新,同志群體跳出萬年配角的命運,轉身成為電影焦點,引領整個世界一起見證:愛,何以純粹,但又矛盾。
Thumbnail
愛情,作為亙古的創作主題,總能輕易擾動觀者情緒。在光譜年代,所謂愛情,自然不再侷限於男女間的風花雪月,那些猛烈難言的情感與壓抑,同樣渴望發聲的舞台。於是,隨著情愛關係定義更新,同志群體跳出萬年配角的命運,轉身成為電影焦點,引領整個世界一起見證:愛,何以純粹,但又矛盾。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野雛菊》的預告片段是兩位花樣年華的女子,片名看似美麗優雅。 實際上,電影本身存在著許多挑戰人們秩序、道德容忍度的橋段,巧妙地將各種美醜對比放在一起,有華麗也有野蠻,有充滿哲理也有無稽荒謬⋯⋯
Thumbnail
《野雛菊》的預告片段是兩位花樣年華的女子,片名看似美麗優雅。 實際上,電影本身存在著許多挑戰人們秩序、道德容忍度的橋段,巧妙地將各種美醜對比放在一起,有華麗也有野蠻,有充滿哲理也有無稽荒謬⋯⋯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電影以婉約之手,纏繞、交疊時間與情感,人們繾綣其中,相逢和背離,在某一瞬間,迸發一團煙、一束火、一張網、一口井,映照彼此,然後藏匿或追獵。本文介紹六部關於人與人的連動狀態的電影,其密不可分令人感到麻煩痛苦,亦令人終能認出自己。我想著電影裡那些無法逃離注視的角色們,也想著那些我們尚能握手和聚首的日子。
Thumbnail
電影以婉約之手,纏繞、交疊時間與情感,人們繾綣其中,相逢和背離,在某一瞬間,迸發一團煙、一束火、一張網、一口井,映照彼此,然後藏匿或追獵。本文介紹六部關於人與人的連動狀態的電影,其密不可分令人感到麻煩痛苦,亦令人終能認出自己。我想著電影裡那些無法逃離注視的角色們,也想著那些我們尚能握手和聚首的日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有點不同,近乎八成的文字,皆是於觀完影的當下所抒發出,相較評論,可能更像筆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有點不同,近乎八成的文字,皆是於觀完影的當下所抒發出,相較評論,可能更像筆記。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近年的香港文藝電影,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一部深得我心的代表作,2018年的《淪落人》、2019年的《金都》,2020年便是《幻愛》,三部作品不約而同都從社會邊緣或議題切入關於人生的多元抉擇,而電影《幻愛》卻能以柔幻細膩的基調,直視思覺失調患者與輔導員的禁忌之戀。
Thumbnail
近年的香港文藝電影,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一部深得我心的代表作,2018年的《淪落人》、2019年的《金都》,2020年便是《幻愛》,三部作品不約而同都從社會邊緣或議題切入關於人生的多元抉擇,而電影《幻愛》卻能以柔幻細膩的基調,直視思覺失調患者與輔導員的禁忌之戀。
Thumbnail
雖然主題與表現手法各異,但三部曲的故事其實皆是以一條簡明的目標線貫穿。《藍色》說的是如何悼念,終於哭出來;《白色》是如何振作,終於明白愛;《紅色》是如何前邁,終於心打開。而在行到終點前,它們也都歷經了路途周折,並幾乎奉行了工整封閉的頭尾循環。
Thumbnail
雖然主題與表現手法各異,但三部曲的故事其實皆是以一條簡明的目標線貫穿。《藍色》說的是如何悼念,終於哭出來;《白色》是如何振作,終於明白愛;《紅色》是如何前邁,終於心打開。而在行到終點前,它們也都歷經了路途周折,並幾乎奉行了工整封閉的頭尾循環。
Thumbnail
以浪漫愛情為號召的影視作品,確實很常出現幾乎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情景,例如近期超熱門韓劇《愛的迫降》,就算是最熱愛本劇的鐵粉,也不得不承認劇情太扯又充滿老套,但說歸說,仍被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深深迷住。若願意沉浸在無可救藥的浪漫中,就明白所有「不可能」都不是障礙,因為關乎愛情的一切,本就沒有道理。
Thumbnail
以浪漫愛情為號召的影視作品,確實很常出現幾乎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情景,例如近期超熱門韓劇《愛的迫降》,就算是最熱愛本劇的鐵粉,也不得不承認劇情太扯又充滿老套,但說歸說,仍被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深深迷住。若願意沉浸在無可救藥的浪漫中,就明白所有「不可能」都不是障礙,因為關乎愛情的一切,本就沒有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