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TFT實習日誌 Ι 我為什麼而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成立於2013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TFT的概念與模式啟發自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目前在全球各地,以此模式獨立運作的非營利組織已遍及超過40個國家,亞洲國家包括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成立於2013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TFT的概念與模式啟發自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目前在全球各地,以此模式獨立運作的非營利組織已遍及超過40個國家,亞洲國家包括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



從一支TED影片開始

剛認識TFT,是在社團大會中看見TFT創辦人 — 劉安婷在TED的演講。那時安婷穿著藍色洋裝,年紀和我們差不多,做的事卻很有力量。安婷說著餅乾怪、瑪莉與在海地陪伴學生的故事。

我對當時的印象仍很清晰:胸口有股熱熱的感覺。我始終說不出那個感覺,但我非常激動:我看見TFT為什麼成立、看見她想改變的事。而後我當下也默默的在心頭中種下了種子,除了慢慢探索TFT的資訊與我之間的關聯性,我也在想我是否可以成為改變發生的可能,想成為實踐這份信念的一員。


與過往服務經驗共鳴

Hello, Mary! How are you?
I am not good! My mother hate me!

高中,我很幸運地參與了學校的志工團,也設計了許多課程到偏遠地區服務。參與的動機互許是想回饋社會。然而,參與愈多短期營隊,我愈發現這之中獲得最多的是自己:

我在教學課程中獲得大量的自信、團隊合作能力與教學經驗;然而,當地孩子碰到的問題仍未解決。

我們的出現是否真的有帶來影響力?
短期營隊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學校在工業區旁,空氣品質明顯較糟。帶隊老師告訴我們,當地都是較沒有能力離開現場的家庭;一次課程中,引導孩子寫卡片,過程中才發現孩子平常較少有時間與親人相處。

和帶團老師們討論著,我們認為服務是雙向的,我們總是很小心處理著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以及我們要用什麼身分來服務。

聽到安婷在TED分享瑪莉的故事,我想到曾經在營隊中和孩子互動的片刻,以及曾經在我生命遇到困難時願意關心我的老師們。

藍帆志工團。高中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志工服務,是一個影響我非常深的團隊。我在團隊中學會了表達、接納自己與團隊合作。同時,我也在服務過程中,有很多深刻反思與自我覺察,開啟了日後對教育不平等的關注,甚至對何謂「好老師」有初步的想像。

藍帆志工團。高中因緣際會下接觸了志工服務,是一個影響我非常深的團隊。我在團隊中學會了表達、接納自己與團隊合作。同時,我也在服務過程中,有很多深刻反思與自我覺察,開啟了日後對教育不平等的關注,甚至對何謂「好老師」有初步的想像。


「系統性」回應教育不平等

當雨下不停,一個一個接力的老師就像撐起傘,在不完美的環境下,陪伴孩子走一段教育路。可是不能只去找撐傘的人,我們要去探究思考雲的變化、氣候的變遷,去做結構性的改變。

「TFT 兩年計畫的投入,相比短期服務,好像真的能改變更多事!」。某一天,我坐在宿舍位置上發呆時,腦中突然浮現這個想法。

想著計畫為什麼要 2 年背後的原因,我突然對 2 年這個數字感到非常滿意 (笑)。

「不過,2 年後呢?」、「兩年計畫會不會對投入的人來說是個銜接的斷層?」那時我對 TFT 的印象仍停留在「解決偏鄉教師荒」的組織。計畫看起來存在一些問題,不過也沒有深入了解下去。

直到一天午夜,因為看到 TFT 志工開缺的訊息,我看了官網並開始搜尋更多相關資料

我對那天午夜印象深刻:我發現,TFT 不只想回應偏鄉教師荒,同時想從背後錯綜複雜的結構問題下手

解決偏鄉教師荒,只是TFT切入教育不平等的方式。終極目標還是透過這兩年計畫,培養年輕人對現場的理解、更深刻多元的思考。兩年結束後回到各領域(學校領導人、政策倡議、現場教師、社區營造、社會創新),串連彼此力量,用系統性的方式解決教育現場的不平等。
兩年的經驗會成為他日後持續貢獻這個議題的基礎。過程中培養的帶動他人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將遷移到之後的各個場域中。

我永遠記得那個午夜:當我讀完資料,蓋上筆電,時間已經到了凌晨四點,我卻異常興奮地睡不著覺

我有兩個發現:

  1. 我好像做系上報告也沒有那麼認真
  2. 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用「系統性」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那似乎更加的有效,也更有可能解決複雜的結構問題。

未曾見過的溫柔與謙卑

雖然我是老師,但到了海地之後,我覺得我非常的渺小,我覺得我到底有什麼道理可以交給你們。所以除了我上課之外,我大部分的時間很少講話。我只不過去了一個、又一個的帳篷裡,聽我的學生講故事,陪他們一起哭、陪他們一起笑。

而後,我持續接觸著教育不平等的議題。有一學期,我報名了落後學生的課輔班。心中萌生些「使命感」,希望能因為自己帶給他們什麼,能成為改變孩子們的老師。

一次教學中,我發現一個孩子非常討厭數學,甚至有拒學的行為。知道這件事後,我開始嘗試用各種方法精進教學、自製考卷、研究教具。在備課過程中,偶爾腦中會浮現孩子因為教具而認真學習的神情,那讓我非常興奮。

我花了很多時間備課,期望有好的結果,也對他有很多的期待。

然而,當發下教具時,卻收到孩子不想學數學的回答。

當下我的心慌了,感到些許急躁與生氣。隱忍著內在期待落空,我拉著孩子的袖子坐下,並教著原本該上的數學。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事實上我沒有明確說。

話語上仍在上數學,姿體語言卻散發出了這樣的訊息,也未察覺自己的姿態。

我那時看著孩子,只見他的眼中,有好多好多的渺小 — 那是她看待自己的樣子。

那時留下了很複雜的情緒在我心中。直到今天,我仍在生命許多時刻檢視自己是否會重現那個時刻。

我很喜歡安婷在TED影片中描述她在海地的那些日子。那份聆聽似乎訴說著:我們本身就值得尊敬,無關任何的期待與規範。就算沒有任何改變,生命也有它的價值。

一個人不只是因為已經證明他的價值了才被看見,而更是因為在最脆弱、最難受、在什麼都還不能回報的時候仍然被看見,才能活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年輕不是本錢,而是一種責任 — 成為「餅乾怪」的另一種可能

經歷過了一段「未成功」的教學經驗,讓我發現成為一個好老師,原來這麼難。

當我是學生時,會不滿意台上老師的教學、會抱怨社會上的不公不義。

另一方面,或許會關注社會議題、會使用環保餐具,就覺得自己盡責了。

站上講台後,才知道成為好老師,或是那些成功帶動他人造成改變的人,真的比我想像中還艱難許多。

畢業後,我將踏入社會,站在社會上參與改變的位置。心中總有很多疑問:我有成長成我想成為的樣子嗎?我能成為帶動改變的人嗎?又或是成為學生時期不滿意的自己呢?

大學最後兩年,我有時會感到焦慮,似乎時間不多了。不過,回顧整個探索歷程的自己,我仍願意選擇相信:

一旦開始走,就比留在原點的自己,知道的更多
為自己一次一次在小事情上勇敢,才有機會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思考著什麼是成功的定義?我想成為「餅乾怪」的另一種可能。


我為什麼而來?

有很多方法、技術、理論可以告訴你對這個問題的解方。只不過我覺得,終究當一個老師,技術跟方法都是外圍的,最終是關於那個跟學生建立的關係,和最終是關乎於你為什麼做那份工作的起心動念。

成為「餅乾怪」的另一種可能,我想先從問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開始。

一個人做什麼事情可能會被忘記,但是一個人為什麼做事情是不會被忘記的。

「為什麼而來」— 這個問題在剛開始做事情的時候可能都會問,但後來覺得理所當然就會停止問了。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拿出來問自己的問題。

對現階段的我來說,仔細想想後,我想用特質來形容自己的為什麼

我想用生命影響生命,成為能夠領導自己、能夠用很真實的生命去實踐我想說的事的人。

可能是一個好老師,可能是其它形式。

無論如何,核心不會變

當我愈接近自己被創造的獨一無二價值,我也會成為別人的祝福,生命的交互作用與故事本身就代表著影響力。
在每一個選擇上、每一段關係裡、每一次對人說話時候,盡可能把自己真正相信的事活出來,累積起來,就會是很有影響力的生命。

很幸運加入TFT。

同時希望,在未來的每一天,我能時時刻刻問自己 — 我為什麼而來。

TFT願景:願有一天,台灣的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享有優質教育與自我發展的機會。

TFT願景:願有一天,台灣的所有孩子,不論出身,都能享有優質教育與自我發展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哥-avatar-img
2022/10/18
謝謝你的加入~(TFT 校園大使/暑期對外關係組實習生)
Claire Yang-avatar-img
2020/08/19
很喜歡你文字裡流露藏不住的認真、熱忱,以及深刻的反思後沈澱出的想法☺️
avatar-img
mio 的沙龍
8會員
1內容數
「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 (YEF)」是一個長達6~9個月、跨領域的模擬創業計畫。 在這個專欄中,我將以YEF計畫中經歷的經驗分成三部曲—「創業經驗」、「自身領導經驗&反思」與「創業初期組織經營」以文字記錄、加入自身心得並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裡是Kenny的隨手日誌,在剛上任TFT學期志工時,就迎來組織的大活動,TFT十周年系列活動!身為在教育不平等上很有貢獻的新創NPO,對教育不平等議題一定有深入的看法。我想以十周年活動志工的身分,介紹十周年活動,並透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這個主題,分享一些在活動中的心得及體悟,歡迎大家來看看~
Thumbnail
這裡是Kenny的隨手日誌,在剛上任TFT學期志工時,就迎來組織的大活動,TFT十周年系列活動!身為在教育不平等上很有貢獻的新創NPO,對教育不平等議題一定有深入的看法。我想以十周年活動志工的身分,介紹十周年活動,並透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這個主題,分享一些在活動中的心得及體悟,歡迎大家來看看~
Thumbnail
我認為這是 TFT 難能可貴的特質,永遠相信每一位夥伴的無限可能;即使我只是個暑期實習生,我也能站在眾人面前倡議我認為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我認為這是 TFT 難能可貴的特質,永遠相信每一位夥伴的無限可能;即使我只是個暑期實習生,我也能站在眾人面前倡議我認為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正因為我不為什麼而來 我才能迎接每個時刻的到來
Thumbnail
正因為我不為什麼而來 我才能迎接每個時刻的到來
Thumbnail
我傾向認為所有人都曾是教育不平等的受害者。若你認為自己不是,那麼你真的足夠幸運才能這麼想。
Thumbnail
我傾向認為所有人都曾是教育不平等的受害者。若你認為自己不是,那麼你真的足夠幸運才能這麼想。
Thumbnail
從快 300 人申請的TFT學期志工,經過一連串的篩選,我終於成為了那幸運的 30 人,也因此成功聽見這場只有 10% 人能聽見的志工培訓分享。 TFT 永續長-杜瀛,毫不掩飾地將自己從臺大社會系到 IBM ,再從 IBM 到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的所長所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見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從快 300 人申請的TFT學期志工,經過一連串的篩選,我終於成為了那幸運的 30 人,也因此成功聽見這場只有 10% 人能聽見的志工培訓分享。 TFT 永續長-杜瀛,毫不掩飾地將自己從臺大社會系到 IBM ,再從 IBM 到非營利組織為台灣而教的所長所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見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同樣誕生在這個世上,為什麼有人能擁有這麼多學習資源,卻有人沒有書沒有筆、沒有老師、沒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為什麼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追尋夢想,卻有人在既有思維禁錮或環境逼迫下,進入自己不喜歡的校系就讀? 僅僅因為誕生在不同的家庭。
Thumbnail
同樣誕生在這個世上,為什麼有人能擁有這麼多學習資源,卻有人沒有書沒有筆、沒有老師、沒有人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為什麼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追尋夢想,卻有人在既有思維禁錮或環境逼迫下,進入自己不喜歡的校系就讀? 僅僅因為誕生在不同的家庭。
Thumbnail
小學最後的那兩年,我遇到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老師,他在我小學生涯中最沒安全感的時刻(原因不贅述)告訴我: 「孩子其實你很好,但這個世界不夠好,所以我非常希望等你長大以後,能帶著你一直以來的勇氣去改變這世界。」 那是我第一次相信改變這件事是可以發生的。
Thumbnail
小學最後的那兩年,我遇到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老師,他在我小學生涯中最沒安全感的時刻(原因不贅述)告訴我: 「孩子其實你很好,但這個世界不夠好,所以我非常希望等你長大以後,能帶著你一直以來的勇氣去改變這世界。」 那是我第一次相信改變這件事是可以發生的。
Thumbnail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成立於2013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
Thumbnail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成立於2013年,是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的教育機會。
Thumbnail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