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用心體會家人的擁抱了呢?
〈班恩回家〉所描述的是一名媽媽對自己染有毒癮的兒子不離不棄的故事。第一眼看到這樣的描述,相信大家難免會有種印象,那就是「一定是交了壞朋友才染上這種惡習」,然而電影開始不久就交代了染上毒癮的原尾:其實是在看醫生時所使用的止痛劑所引發的對止痛劑的依賴,而醫生當時卻宣稱所開立的止痛劑是沒有成癮性的,便逐漸增加劑量,如此便造成了病患的藥物成癮,聽一位護理師朋友所說,經歷過大手術的病患,由於術後引起的疼痛劇烈,所以會相當依賴止痛劑來舒緩那種坐立難安、夜不得眠的痛苦,因此相對於其他人比較容易產生這樣的藥物成癮,甚至這種例子在美國也不罕見。透過這種方式讓觀眾了解,不是所有的癮君子都是因為判斷力不佳,而實在是因為手術後的疼痛難當而導致這樣的結果。同時也巧妙的讓觀眾理解男主角並不是整件事情的起因,當初開立止痛劑的醫生也要附上責任,從「極惡之徒」到「情有可原」,讓我們不僅對劇中的媽媽,也對男主角更有代入感。
故事從媽媽帶著小孩採買聖誕節用品回家,卻發現染有毒癮的兒子站在門外開始,原以為他是來要錢的,但是從媽媽喜出望外的表情和對話可以知道,兒子是得到勒戒所批准才回家過節。原本只是單純的家庭團聚,但是大女兒的反應卻清楚表現了這家人對他還是極有防備,看到哥哥站在門外,不僅沒有衝上去擁抱,反而面露驚恐,並在第一時間打給爸爸,顯然上次聚會發生了重大的事件。
雖然是癮君子,但是男主角全片表現相當的安分,沒有一般劇情慣用的暴力手段、偷拐搶騙,或是被抓到吸毒時所說:「我真的沒辦法。」
幾乎是要到結束才可以確定,這不只是一段關於母愛的故事,也是一個人的贖罪之旅,而旅程就從家裡的狗被偷開始。就在狗被偷的時候,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男主角,而且從大女兒所說的話得知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而在稍早的片段裡,媽媽正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和藥品全都藏起來,不禁讓人懷疑是否跟偷錢買毒品有關。而一隻狗的失蹤,開啟了男主角的懺悔之旅,由於媽媽的堅持陪同,也終於有機會站在兒子的角度一窺染毒的過程,一位是男主角在學時的歷史老師,由於歷史老師的母親患病所以家裡有相當多的藥品,而男主角曾私下跟這位老師有過「交易」,至於交易的內容是什麼,從媽媽聽完就立刻嘔吐的反應不難想見;另一位則是一名落魄男子,他把自己女兒吸毒過量而離世怪罪於男主角;最後則終於找到一位舊識,他說出了狗的下落,而狗正好在男主角最不想招惹的人手上。隨著旅程進行,不僅天色越黑,旅程也越來越危險,越來越靠近男主角的內心,為了保護媽媽,男主角使計偷走她的車,好讓她可以打電話請家人接她。但是媽媽心裡清楚,一旦打電話回家,家裡人就會叫警察逮捕男主角,在此也強調了媽媽一路跟隨的動機:因為不放棄的人只有她。
媽媽來到一個女人家裡,而這個女人就是因吸毒過量離世的女兒的母親。她有無數個痛恨班恩的理由,但是當她看到眼前的女人是如此渴望將自己的兒子救回來,她便給了一管拯救吸毒過量的藥劑還有自己的車鑰匙,協助媽媽拯救班恩。
大女兒的適時出現給了大家一線生機:她為家裡的每個人的手機設定了定位系統,只要依照她的指示就可以找到班恩。但是當媽媽真的循線追查兒子的蹤跡時,卻只在一個大垃圾桶找到班恩丟棄的手機,她卻強裝鎮定,告訴大女兒已經找到班恩並要繼續蒐尋狗狗的下落。
而在此同時,班恩找到了把狗偷走的人,乍看之下只是一個教訓,但其實真正的用意是要他幫忙運毒,而在工作完成之後,這位毒販也給了他最後的獎賞。
時間到了黎明,媽媽終於放棄,她打電話向丈夫說明來龍去脈,並表示準備回家,但是在回家之前,她做了最不想做的事:通知警察逮捕班恩。
看著媽媽聲嘶力竭地大喊,要求警方逮捕自己的兒子,即使不是為人父母也能理解她是多麼地痛心。
此時的班恩已經找到狗狗,但還是抵不住毒販給的誘惑,那一小包的粉末象徵著罪惡,也象徵著沉淪,他自認不值得任何的溫暖與愛,看向遠方的廢棄倉庫,他留下字條希望哪個好心人可以通知媽媽找到狗狗和車,便逕自往倉庫的方向走去。
媽媽終於因為善心人士的通知找到了愛車與狗,而狗卻急速往倉庫的方向狂奔,帶領媽媽找到愛子,看著沒有氣息的兒子,她拿出口袋中的藥劑,往兒子鼻裡一噴,就在一切看似功敗垂成,她的兒子卻在這時有了呼吸,整段故事也在這裡落幕。
不少人將重點放在母愛的偉大,但筆者卻聚焦在兒子的贖罪,因為要一個有毒癮的人回頭談何容易?他不僅有心想要戒毒,在自己快控制不住時還要求媽媽帶他去自助會,想起以前藏毒品的地方還要求妹妹如果真的找到毒品要幫他處理掉,就是看到他這麼想戒毒,身為班恩妹妹的大女兒才會鼓勵媽媽出去找班恩。確實,唯有當事人真的想變好,他人的幫助才會有意義,媽媽的愛才會有意義,所以筆者才會把焦點放在班恩身上,因為是他的努力讓這一切有了意義。
奮鬥吧,讓所有的愛與關懷都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