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暗到光明-中世紀音樂發展

2020/08/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世紀時期大約從西元450~1450年,由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東羅馬帝國滅亡期間, 封建思想與羅馬天主教當道使得人文發展緩慢、動亂不斷。後來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時期的學者對於腐敗的體系大為批評,稱這段時期為黑暗時期。歷史科普時間結束,我們回到音樂介紹一下中世紀音樂的發展與貢獻。

中世紀時期羅馬天主教對人們有相當大的影響,大教堂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心,音樂類型大多是為教會儀式而創作,重要的音樂家皆是神職人員。許多中世紀教堂音樂多失傳或不可考,中世紀早期代表性作品是葛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
1.葛雷果聖歌與彌撒
葛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又稱為素歌,顧名思義是聲樂曲。最大的特色是男聲齊唱一條旋律線(單音音樂),樂曲沒有節奏和小節線也沒有樂器伴奏、使用教會調式,歌詞都是拉丁文,因教宗格雷果一世收集與編輯得名。教宗的貢獻有點類似民歌採集運動,為收集者而非創作者。禮拜中的音樂儀式稱為彌撒,共20個程序左右,其中最為我們熟悉的是其中固定歌詞與結構的五個環節:垂憐曲(Kyrie)、光榮頌(Gloria)、信經(Credo)、 歡呼歌(Sanctus)、 羔羊讚(Agnus Dei)
2.音樂發展演進
單音音樂的格雷果聖歌盛行幾個世紀後漸發展出另一旋律線稱為奧干農(Organum)平行複音的多聲部音樂型態,亦是複音音樂的開端。最初複音音樂的設計是聲部平行(完全4、5、8度)及聲部斜行(1-4度)。雖然以後代音樂來看相當單調,但也是這些作曲家們留給後世重要的基礎。
早期中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桂多.達賴左(Guido d’Arezzo 997-1050),他的著作是音樂藝術法則淺論、聖約翰讚美詩;他的貢獻非常多,除了開始使用四線譜、首創六音組和音階唱名(Ut-Re-Mi-Fa-Sol-La),還有他"巨大"的手也曾是人們的教科書,他用手教導人民計算音高,研發出許多"手的探討"。
中後期音樂發展可分成舊藝術(Ars Antiqua)和新藝術(Ars Nova)時期
舊藝術時期(1180-1250):以巴黎聖母院學派(Notre Dame School)為主,首創節奏模式、以三分法為主,複音音樂已發展成三或四聲部。僅經歷不到兩世紀的時間,複音音樂已經發展得十分完整,逐漸有文藝復興音樂的影子。主要音樂以奧干農、康都曲風、經文歌最為盛行。
新藝術時期(1250-1450):音樂漸漸由教堂進入民間,世俗音樂地位提升,較具代表性有11世紀法國遊唱詩人(troubadour)、德國13世紀戀歌詩人(Minnesänger)和13世紀英國的卡農(Canon)。作曲家們使用數組同節奏的曲調創作經文歌與彌撒曲,是中世紀到文藝復興過渡期的音樂,對位手法出現在作曲中,複音音樂走向興盛。
以上是對中世紀音樂的簡單整理和介紹,稍微有些複雜跟燒腦了些,不過考題方向非常單一與簡單,大家別錯過下週更新的文藝復興音樂與兩時期的考題分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會員
33內容數
專為大考前音樂史及聽寫衝刺加強,音樂史方面以文章方式每周一更,亦有付費訂閱專區(三個月250、半年700、一年1250三種方案)內有專文介紹音樂班/系大考筆試及自製聽寫題目(方案金額為總題數)可供練習。意者或任何問題皆可詢問LINE ID:0912258024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