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社邀稿或找尋新作者時會刊登「徵稿啟示」。徵文有分兩種,一種是學術性的論文,另一種是一般媒體報章雜誌的文稿或是個人著作(非學術性)。大專院校的期刊以及學術性研討會大多會徵求學術性的論文,一般商業雜誌(例如商業周刊或遠見雜誌)則是徵求非學術性的文章為主。如果我們要徵稿,要怎麼適當用英文表達?
如果用Google翻譯直接查「徵稿啟示」的英文,會得到“call for papers”。但就像上一段說的,徵稿是有分學術和非學術的,那麼“call for papers”是哪一種?
call for papers = 徵求論文著作
首先,call for是呼籲或號召,而papers在這裡不是紙張,而是指論文。例如give a paper on vaccine research是發表一篇有關疫苗研究的論文。所以如果用call for papers作為關鍵字搜尋Google,會搜尋到很多學術會議或院校期刊刊登的徵文啟事。
非學術性的徵文要怎麼說?
為了避免誤以為只能投稿學術論文,這時就要避免使用papers這個字眼,而是用其他比較通俗的講法。只要逛一逛國外網站就會看到很多可以借鏡的例子。
Submit an article
Write for us
Write for Historic UK (Write for + 單位名稱)
article泛指一般所有類別的文章,正好能避掉paper僅限於論文的侷限。 “Submit an article” (提交一篇文章)就很適合用在商業雜誌的徵稿文宣上。“Write for us (為我們撰文)”則有一種邀請您來撰稿的感覺。你甚至可以直接指名為某個單位徵文,例如“Write for Historic UK” (為Historic UK網站撰文)。
至於徵求作者,比較常看到的英文是, “Become an author” (成為一名作者)或 “Looking for authors”(尋找作者)。
注意使用區別
徵文時要分清楚你是要徵哪個種類的文章。最近我看到一家商業性雜誌,它的徵稿啟事內文明明是徵求公司新聞稿和市場調查等等非論文的文章,標題卻寫“call for papers”,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只能投論文還是一般文章也可以,這就讓該雜誌能徵稿的範圍大大縮水了,完全是事倍功半,白花了文宣的印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