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將自己安放在下層的人生?—— 讀朝井遼《聽說桐島退社了》

2020/08/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青春校園裡,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可說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一部份。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的夥伴,共同為了熱衷的事情燃燒,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有比較必然有高低,當不管再怎麼努力還是和一派輕鬆人的實力相差了一大截的時候,還能夠抱著初心繼續享受其中嗎?
「上層」和「下層」是小說中不斷提到的詞,角色用以區分彼此在班級、社團內的地位,感覺像是意識中依據長久以來行為模式的分化,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更近似於每個人心照不宣的默契,更多時候是一種直覺。就像經外力晃動後石頭和砂礫會自行分層一樣,當我們走進新的群體,往往第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跟哪些人好像處得來,跟哪些人絕對不會有交集。
但,為什麼會一口咬定自己是「下層」呢?
故事中的桐島,是屬於上層中的上層,在群體內是頂尖的存在,偶像般的光環讓故事中的角色不論彼此之間有無相關,都因為他而相互牽動著。其他的人物也都各具特色。有身處上層,樣樣精通,卻活得沒有實感的宏樹、身處下層,但對於電影充滿熱情的涼也、覺得自己永遠沒有辦法代替桐島的風助、被媽媽遺忘的實果等等。這些角色除了構築出我們現在回想起來認為無憂無慮的青春,其實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雜思和苦痛外,更點出人類從加入群體活動的那一刻起,就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共同競爭的事實。
個人能力、長相、家庭、氣質皆會左右他人和自己的互動關係,但如果我們和涼也、風助一樣只是個普普通通,被歸類在下層的人,是否就該自怨「會投資不如會投胎」,或甚至轉而去仇視上層人的人生?
其實在我看來電影和小說給出的解答其實有些類似,但表現手法和聚焦的點各有不同(雖然小說裡我關注的點也是宏樹的心理,但小說的各個角色間描繪的細度比較沒有孰重孰輕的問題)。下層的人是否因為不必維持表象而可以更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上層的人是否因為許多的讚美而迷失了眼光,都是這本書中可以好好玩味的部分。但不變的是每個人終究都有自己的課題,都有感到痛苦的時刻,而這些,都是無法量化及比較的。
至於為何前導詩會選擇鯨向海的<什麼樣的女孩喔>?主要是因為那首詩敘事的語調和書中給我的感覺有些相像,一些看似很直觀、普通的煩惱,卻在這些過於年輕的心靈中百轉千迴了起來。好多問題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少年們只能用大量簡單的語彙試圖去回應這個多到滿出來的世界,這些壓力都是過去的人們無從想像的,而會不會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接下來的孩子們,只會越來越辛苦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河野若悠
河野若悠
比起風景更愛看動物的眼睛,那裡面有世界最初的模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