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記憶-女性能量篇

更新於 2020/08/12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在談受傷的記憶之前,在此要先向生活在育幼院的小朋友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因為他們是這世界上真正的生命鬥士,他們選擇以年幼時被各種不負責任的父母拋棄的方式來體驗人生。他們經驗到的生命課題,不是我們一般人能體會的,特別是關於『幸福』的議題,他們必須要用非常大的力氣,並且是必須身心全神貫注地投入,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屬於他們自己內在真正的『幸福』,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從小到大經驗到的各種逆境都遠不及他們的深層,即使我們的家庭支離破碎,至少我們還有其他的親人,但育幼院的小朋友們,有的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其他的親人生在何方。所以,在此要向育幼院的小朋友表達我內心無上的敬意,因為他們是用『親身體驗』的方式,來引領我們人生的生命導師。
受傷的記憶,這是個有點沈重的議題,在閱讀此篇文章的朋友們,建議以『出離心』的客觀角度來檢視自己的內在狀態。
這世上唯一感到最為安全感的地方,莫過於在母親的肚子裡被羊水保護著的環境裡,當呱呱落地時首次接觸到外在環境,『哭聲』揭開了我們人生第一堂課的序幕。人生的第一堂課就是體驗什麼是『恐懼』,相對也是正式學習獨立的第一步。而這人生的第一階段,相信應該不會有人會記得,頂多就是聽自己的父母描述我們初始落地的情景,但我們還是很難喚醒當時的感受記憶。
絕大多數人認為,記憶是由我們的大腦所掌管的,但在佛法唯識學中卻清楚明白的指出,我們的五蘊六識(五蘊:色、受、想、行、識;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都具有儲存記憶的功能,並非只有大腦。進一步地說,大腦像是一台電腦主機,而我們的五蘊六識像是散落在C、D、F槽裡的各種檔案夾,當需要開啟某個檔案內容時,滑鼠只要點兩下,電腦主機就會去執行啟動它。
我們人體是由兩股能量在交互運作的,分別是陰(女)性能量與陽(男)性能量兩種。而在這兩股能量的交互運作下,就會產生出五大特性,分別是地(貪)水(癡)火(嗔)風(慢)以及先少人提及的空(疑)。這五大特性就是我們內在的種種情緒與心境。無論我們經驗到何種事件,都會挑起這內在的五大特質。
現在就來了解何為陰(女)性能量:
陰(女)性能量,是屬於被動性的狀態,例如:被實際保護、被實際照顧、接受性的、被支配的、實際維護的、實際照護的、實際維持的、用具體的方式守護的、感受的、感覺的、感性的、柔軟的、情緒的、感同身受的、物質化的、遵守的、實際感到安全感的等等。
當父母的精卵細胞分裂後,我們就開始在充滿安全感的子宮環境下接受母親的各種養份慢慢長大,當然除了接收母親的各種養分外,也會接收到母親的各種起伏心理,在接收的整個狀態中,我們都是百分之百吸收的。
當我們脫離母體後,恐懼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的情緒(哭)、鼻子嘴巴呼吸是我們第一次體驗到的器官功能,然後慢慢的第一次看到、第一次觸摸到、第一次實際聽到、第一次用嘴巴品嘗到外界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及食物,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是第一次體驗到我們體內的各種運作機制,例如肚子餓、排便等等。
這些種種的第一次,都是因脫離母親的子宮後而感到恐懼所被激發出來的本能。嬰兒時期在母親的照顧下,母親竭盡所能地給我們滿滿的愛,但我們其實是很難感受到母親發自內心的愛的,原因是母親給予的愛對嬰兒時期的我們來說是必須重新認識與體會的,由於這份有距離的母愛遠遠不及於我們窩在羊水裡面的實際感受,因此脫離母體後,我們對愛的認知很自然的就跟安全感繫在一起了。也就是說我們把愛都誤解為『安全感』了。
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在每個時期所要體驗與學習的生命議題是什麼吧!
◉0-7歲的這段期間,『安全感』就是我們首要認識與建立的主要課題。母親悉心呵護的照料著我們,使我們慢慢的認識這個世界,母親就像嚮導一樣,她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各種規律,如吃飯時間的規律、作息的規律等等,由於這段時期的我們是非常依賴母親的,因此,母親的心理情緒也就會大大的影響著我們心智的發展,而這段時期,母親對我們展示的各種情緒,都會為我們對『安全感』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
通常0-7歲期間,受到母親各種情緒及生理上傷害的人,他們內在的『安定感』都是非常匱乏的,因為母親的情緒會使我們對『安定感』產生錯誤的認知。由於母親是我們『安定感』的來源,如果受到母親的各種情緒傷害,我們就會下意識的認為生活中是充滿各種不安定的,進而演變成不安全感。成年之後,我們會為了尋求各個層面安全的生活,而下意識的盲目追求各種物質生活。特別是金錢,以及追求能夠給予自己十足安全感的另一半。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人對於外在實際的人事物缺乏安全感的真正成因。
◉8-14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二個主題是『情感連結與建立』。以占星學的角度來解釋,8歲是行運金星第一次回歸的時期,8-14歲的這段期間,是我們正式體認同儕關係的意義,如兄弟姊妹、在學校結識到的好朋友,以及開始自覺,要怎麼做才會被喜歡、被注意等辨識喜好的階段。因此母親在這段期間所展現出來的行為是格外重要的,因為8-14歲這段期間,是最容易覺得母親是否重男輕女、只疼愛誰的階段。母親的身教與言教,都會被我們內在的感覺放大與檢視,叛逆期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醞釀的。
通常在8-14歲受到母親各種心理與生理上傷害的人,在情緒表達上、情感追求上以及人際關係方面,在人格特質的展現上都會顯得較為偏激與激烈。『情緒勒索』就是在這個階段建立起來的。這段時期如果跟母親產生裂縫,成年之後,在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時,內在就會有諸多不得不壓抑的黑暗情緒面。沒有自覺的人,會下意識的用情緒來操控他人、控制他人。如果你遇到一個情緒化的人,不管他是你的伴侶或是你的朋友抑或是主管,那麼你就要多包容些,因為他們都是在8-14歲階段受到傷害而沒有自覺的小孩,當然你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員。
◉15-21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三個主題是『自我價值與認同』。這是一個叛逆期的階段,也是準備為脫離原生家庭獨當一面的開端。15-21歲的這段時期是0-7歲的進階版,0-7歲時,我們是藉由母親的指導來認識這個世界,而15-21歲是以自己的體認深入大環境。而母親在這階段扮演的是『陪伴與引導』的角色,同時也是母親藉由『陪伴與引導』來重新認識瞭解自己孩子內心的真正的需求,但母親『陪伴與引導』的這個角色在台灣是非常少見的,除非母親本身深具智慧,否則母親有智慧的『陪伴與引導』在台灣是相當少數的,這一點想必大家絕對是點頭如搗蒜的。
姑且先來了解一下何為母親有智慧的『陪伴與引導』的狀態。15-21歲期間,我們重視的議題是如何尋求自我認同、建立價值以及心理的歸屬感。因此同儕關係在這段時期是被凸顯出來的,因為我們會在同儕間的互動中,找尋自己的內在價值、認同與歸屬,在這樣的關係裡,是會誘發我們內在的各種嗜好與興趣並進一步認識自己、定義自己。並且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內心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疑惑與疑問,在同儕互動之間一定會產生各種心理矛盾,更重要的是,這段期間也是定義自己的性別、性向等等的各種心理議題。同時也是考驗母親能否進一步認識接受孩子的內在轉化的過程。因此母親有智慧的『陪伴與引導』在這段時期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如果母親願意放下自己,傾聽我們的內心聲音,這會使我們對自己的心理認同、價值、歸屬更具安定,並能夠以沈著的心理去探索更多內在的自己。以上是理想版。提供參考。
15-21歲期間,在尋求與建立自己的認同、價值與歸屬的過程中,雖然看似叛逆,但事實上,我們的內心是非常敏感而脆弱的,這是因為我們本身對自己有諸多的不確定性所導致,因此才會將內在的『尋求』投射到同儕關係上。更進一步說,由於我們的內心是敏感且脆弱的緣故,在與母親的互動中,只要察覺到母親稍微的不了解,我們的心就會因此而封閉起來,漸漸的,就不再跟母親吐露自己內在的真實聲音,甚至直接跳過母親不再對話。15-21歲的這個階段,是我們勇於嚐鮮的時期,每個新鮮有趣的事、好奇的事,都會想要一探究竟,如果母親在這階段經常性的限制、規範、制止、否定、阻止我們想要探究的心的話,這是會直接造成到我們在建立自身的價值、認同與歸屬的阻礙的。因此在這段期間受到傷害的人,成年之後,在面對各種問題時,容易出現消極、否定、忽視、逃避、封閉、抽離、脾氣拗、任性、自我欺騙、不願改變、限制他人、阻礙他人、過度依賴、沒有存在感等種種負面心理。特別是在感情關係中,這些負面心理特別容易展現出來。
◉22-28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四個主題是『感同身受』。這個階段是8-14歲時期的進階版,8-14歲是以從母親身上所瞭解到的情感連結層面來建立自己小型的人我關係,而22-28歲這個階段,是以自己的主觀視角去連結社會上各個人事物的情感連結,並且這個階段是正式脫離原生家庭,靠自己親身體驗所有的社會架構及各種人我關係的連結。8-14歲期間在母親身上所學習到的情感連結,決定了22-28歲期間,如何與他人互動並建立關係的方式。其好處是,在外在各種環境中所體認到的新人事物,可以讓自己重新辨識、修正過去在母親身上所學習到的各種情感連結的心理,但是能覺察到這需要修正的連結關係,必須要經過種種的挫折才能看見,否則大多都是複製母親的對待方式來經營自己與他人的各種情感連結。而在這段期間受到外在各種創傷的人,他們的心是會逐漸關閉的,進而演變成用封閉自己的心的方式,阻隔更多受到外在傷害的各種可能性,因而成為一個真正只為自己設想,自私自利的人。特別是在感情關係中受到極大傷害的人,性格方面的扭曲會讓人難以靠近甚至想遠離。
如果你在22-28歲的這段期間,受到各種人事物的挫折、挫敗,進而開始起了種種抱怨、怨懟、過度自我保護、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最慘、不被瞭解、不被愛的受害者的負面心理時,也許,你可能要回顧一下,8-14歲期間,你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了!因為,在大環境中遭遇到的各種挫敗與磨難,大多都是童年時期受到的創傷所引發的投射效應。在這裡也要誠實的告訴你,那些在大環境中所遭受到的種種挫敗與傷害,其實都是自己創化出來的,是我們自己在無意識中吸引來的,是我們下意識中被自己內在的各種慾望牽引而來的。事出必有因,這就是真正的成因。
◉29-35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五個主題是『詮釋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這個階段是15-21歲的放大格局版,是自己開始可以真正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的時期,大多數人也都在這個階段走入婚姻。更深入的去看,這個階段其實是推翻、重新整合過去體認與學習到的種種價值、觀念、認知的階段。如果你在這段期間經歷到了各種挫敗是非常不意外的,因為你經驗到的各種『挫敗』其實是上天藉由這樣的方式喚醒你更深層的覺知意識並重新整合自己的機會。這雖然很殘酷,但祂必須如此,那個概念像是,你必須要用很大的力氣喚醒一個像豬一樣嚄嚄叫睡死的人一樣。因為29-35歲這階段是重塑自己的時期,我們還不能被過去種種社會框架給定型。並且在經歷種種逆境時,你會清楚體認到一種新的心理現象,這個現象是『我到底為何而活、為誰而活?』進而也會意識到自己『我已經無法再像以前那樣敢於冒險,心臟不再像以前那樣大顆了』的心理。簡單講就是『我們開始變膽小了。』因此,我們開始陷入對未來產生更大的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的情境裡。
而這階段其實也是再一次的提醒我們,我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我們真正要發展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真正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因為如此,有諸多人在這個階段中,幾乎是徹底轉變了自己的人生,像是轉換一個過去從沒接觸過的行業、開始意識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嘗試並學習新技術、接觸體驗過去從未想過的領域...等等等。當然也有人因為害怕改變、覺得已經來不及、害怕沒有發展機會等等等,而寧可繼續待在現有的狀態裡,但內心卻一直躁動不安,然後不斷的用力抑制它。當你有這樣的心理現象時,不妨回過頭去檢視你15-21歲時期你所經驗到的創傷為何?因為你的害怕是過去的陰影所設下的心理柵欄。唯有深入的去探索,你才有機會找到轉變的契機。
◉36-42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六個主題是『洞見新的人生意義』這段期間是0-35歲期間所經驗到的種種人生並重新定義自己的時期。我們透過過去種種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經驗中,做一個更深入的整合,並有機會成為一個真正有客觀性且具有獨道視野的人。但它的關鍵在於,你在過去的種種人生歷程中,你審視、檢視了自己什麼而定?還是你依然渾渾噩噩的過日子?36-42歲期間,它可以說是邁向新人生的開端,便也是僵化定型自己人格特質的開始。一且的轉變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有『檢視』自己的人生意義?總得來說,愈想要來個人生大逆轉、命運的扭轉,一切從零開始,從心學習。這個『從零開始』並不是要放棄你現有的生活狀態,『從零開始』指的是你的內在心境。
◉43-49歲的這段期間,我們要體驗的第七個主題是『超越自己』。這個階段是一種生命週期的結束與重生的階段,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針對中年危機的歲數研究報告中指出的年齡範圍,剛好就在43-49歲之間。這段期間要我們體驗的是,人生各種的『成就』究竟是什麼?絕大多數的人都積極的在40歲以前在事業上要有成就,甚至期許自己在30歲以前在工作上要有一番作為。或是在40歲以前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不管是買車買房投資還是要有一桶桶的金,一旦做到了、達到了、穩定了,就覺得可以穩穩地持續經營下去,但許多人在這方面努力時,都忽略了『中年危機』的重要性。簡單說,『中年危機』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到的階段,在尚未度過中年危機之前,絕對不可以輕易的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有所成就的。更進一步地說,有的人的中年危機是事業,有的人的中年危機是家庭,有的人的中年危機是婚姻,有的人的中年危機是孩子,有的人的中年危機是健康。這全全都是在驗收過去我們到底有多用心經營自己?例如過去中的你為自己持續精進的是什麼?在過去的你過度安逸的是什麼?在過去的你鬆懈的是什麼?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審視與反思的。
中年危機只是一個代名詞、只是一張標籤貼紙,就像你遭受到了某個事件打擊,使得自己的身心受到嚴重損害,由於自己不知道要檢視自己,因而長時間陷入某種不穩定的精神狀態裡,於是你找上了精神科醫師,而精神科醫師就在你身上貼上了某某精神疾病患者的標籤。但事實上,這些標籤是不需要的,那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好博取他人的同理心。真實的情況是,你根本就不願意靜下心檢視、反思、坦誠面對接受真實的自己!中年危機就是如此。好比說,有的人,他原本是某個上市上櫃企業體的高階主管,公司因某些因素考量將他革職,使他瞬間失去安穩的工作與收入。基於年紀,在外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成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不論被革職的原因為何,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問題是,這位高階主管被革職後找不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關於這問題,無論我們思索的有多深入,總體來說只有一個因素是可以被確定的,那就是當這位高階主管坐上高位之後,就開始讓自己安逸下來,他沒有意識到持續精進自己的重要性、他忽略了老闆隨時可能開出一個比他低的薪資找一個後輩頂替他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利用時間去學習、開發其他的領域,以及沒有保持一定的彈性思維,好隨時應付大環境的改變等等。
以上這些種種議題都是我們可以事先留意與避開的,並且這七大類主題的生命課題都在在暗示著學習與持續精進的重要性,你可曾想過自己有什麼領域是可以成為自己的人生志業?即使退休後,你的價值仍可以被保留在社會上持續的為自己帶來真正的被動收入以及造福後輩?這些都是可以讓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無意識中,我們的行住坐臥都是非常下意識的,如果你想要扭轉自己的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唯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有意識。使自己變得有意識的方法,就是從心學習、從心認識自己。唯一能看見自己內在種種創傷、放下過去、打從心底真正的從原生家庭陰影中脫離出來並活出真實的自己的方法就是『學習』。
學習客觀,學習時時抽離自己觀看自己的心,學習覺察自己內在時時刻刻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地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生命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並想了解更多發人省思的內容,歡迎追蹤土艸合四維TarotFly研究社方格子寫作平台 或加入土艸合四維TarotFly研究社粉絲專頁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家好,我是土艸合四維TarotFly研究社的學長Jeffrey,鑽研塔羅與占星已有16年以上的時間了,自從08年10月正式在夜市擺攤從事塔羅占卜服務後,便染上了寫作的興趣,本專題內容是透過塔羅、占星、身心靈、佛學研究對生活的體會,藉由文字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希望我的文章能對大家有感而發。 祝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雙手一路下探,來到子宮位置,親身感受才懂,為何需要讓身體重建美好體驗,來覆蓋掉過往不愉快身體經驗。 那些本能做出躲避、顫抖與反抗動作,其實是身體替你記下了,所有早以為被遺忘的糟糕經驗,這些恐懼,深深刻進每片皮膚、血管、細胞。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性能量-內在男性能量、內在女性能量,兩股能量相輔相成,並會依據你的信任、敞開和與它的熟悉度、合作程度影響能量(展現)的品質。 對我來說,內在女性能量很像是內在媽媽給我們的溫柔擁抱,像柔軟的毛毯,滋養我們、撫慰我們,給予滿滿的安全感,使我們放鬆、安心,感受到與萬物的連結,但
最親密的伙伴是身體。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雙手一路下探,來到子宮位置,親身感受才懂,為何需要讓身體重建美好體驗,來覆蓋掉過往不愉快身體經驗。 那些本能做出躲避、顫抖與反抗動作,其實是身體替你記下了,所有早以為被遺忘的糟糕經驗,這些恐懼,深深刻進每片皮膚、血管、細胞。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性能量-內在男性能量、內在女性能量,兩股能量相輔相成,並會依據你的信任、敞開和與它的熟悉度、合作程度影響能量(展現)的品質。 對我來說,內在女性能量很像是內在媽媽給我們的溫柔擁抱,像柔軟的毛毯,滋養我們、撫慰我們,給予滿滿的安全感,使我們放鬆、安心,感受到與萬物的連結,但
最親密的伙伴是身體。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