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疫情看精品行銷趨勢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捫心自問疫情還在延燒,但隨著本土及歐美情況趨緩,近期媒體紛紛以「後疫情時代」之名討論起大環境。停滯已久的消費活動儼然報復性崛起,但若將眼光限縮在精品市場,答案可能尚有討論空間。台灣即便處在疫情高峰,整體狀況都還在控制範圍,買氣就算波動也不至於撼動品牌決策,這邊暫且不論;先前媒體報導的國外精品店排隊盛況乍看很瘋狂,不過一線品牌如Hermès、Louis Vuitton本就存在搶貨狀況,現在上門者有些盤算著想趁解封一舉收割平常可遇不可求的熱門款,有些則衝著品牌不合理的漲幅,想趕在最後一刻狠心購足慾望清單,反正結論殊途同歸: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問題是當下的需求被滿足過後,消費熱度能持續多久實在成謎,尤其電商平台興起,種種折扣讓實體店的購物體驗變得不值一提,若想等到觀光客振興經濟,恐怕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有危機意識的品牌幾年前早就開始耕耘數位行銷:有的請來藝人和KOL,有的靠快閃店或展覽等實體打卡點,重點都在拉攏社群關注;同時也不乏品牌開發app推廣虛擬體驗,讓人與當季新品親密接觸。諸如此類的手法難免玩到了無新意,最後變成不同排列組合的人氣驗算式——直到今年初疫情直接衝擊到歐美精品大國,各地政府祭出的封城措施硬是改變了市場生態。
二月底義大利感染擴大,好巧不巧撞上米蘭時裝週,霎時間整個產業都慌了手腳,也努力想以各種替代方案站穩步伐:品牌方有Giorgio Armani率先行動,謝絕觀眾入場,閉門直播大秀;另一端的亞洲買手忍痛砍行程改為線上下單,媒體仰賴駐地記者蒐集情報,同一時間卻也有野心勃勃的KOL順勢接收資源,躋身第一排看秀不是夢。
有人戰兢應對,就有人馬照跑舞照跳,不管心態如何,疫情造成的影響都擺在眼前,利用數位行銷來亡羊補牢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品牌相繼開設抖音帳號(經營熱情顯然不比IG,但以Prada為例,特地邀請抖音網紅出席大秀真是做足誠意),隨後的巴黎時裝週亦有Chanel首度公開直播的新聞震驚四座。而隨著戰線拉長,早春大秀相繼取消,品牌透過社群刷存在感的動作也大了起來。
既然大家都困在家,既然生活變成與自我磨合,那不妨一起深掘內在:收看Loewe En Casa直播認識工匠技藝,參加Vogue Global Conversation 瞭解設計師如何遠端作業以及品牌在永續議題上的態度,接著再註冊MoMA釋出的線上課程,從歷史軌跡深刻看懂時尚。
^約37:06處開始:台灣Vogue總編輯孫怡主持Creativity During Crisis,邀請Marine Serre, Simone Rocha, 3.1 Phillip Lim CEO Wen Zhou 等人直播對談(前半場是Anna Wintour和John Galliano,有時間的話推薦完整觀看!)
品牌如此行動,平常互利共生的KOL自然要跟著轉型:能力範圍內大片繼續拍,同時增加限時動態與直播頻率;內容不僅止閒聊近況,舉凡時尚趨勢、個人成長經驗、身心健康甚至職涯建議等與觀眾切身相關、具教育意義的議題都是熱門選擇。
^新加坡知名KOL Yoyo Cao在ig上邀請朋友進行聯合直播,推出不同主題式訪談
就一個非業界普通人士而言(比起消費精品我更常寫東西消費品牌XD)明顯可以感受到時尚產業開始面向大眾創造內容,開放資源前所未有的豐沛,社會責任也總算不只是噱頭。畢竟疫情帶動內省思潮,加上同時間社會上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催化,大眾意識到如果常態其實是不正常,那我們不應該追求回歸原軌,而是把一切導向正途。
回顧半年來的局勢變化,整場災難堪稱社會實驗,考驗世界在末日感下是否終有作為,各種遠端工作措施、數位行銷企劃也正挑戰著現代人對科技滲透生活的底線。別於時裝與電影藝術描繪的科幻綺想,現實生活沒有異色浪漫,只有難以招架但非解不可的問題。

-
推薦三篇延伸閱讀:
'Revenge Buying' in China Won’t Save Luxury (BoF)
How fashion stopped worrying and learned love TikTok (Elle)
Redefining influencers in a post covid-19 world (WWD)
    8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人口趨勢看銀髮族的數位障礙當趨勢明確,現在就是蹲馬步、下苦功,耕耘市場的時機,把當下的產品服務做到最好,等待市場成熟的爆發點。
    Thumbnail
    avatar
    Eric IP Su
    2021-09-17
    [影視趨勢]從日本《惡作劇之吻》到台灣《神之鄉》:4部作品看台灣漫改劇的變與不變隨著台漫IP改編劇《用九柑仔店》和《神之鄉》先後在2019與2021年問世,卻證明了過去成功在地化的日漫IP改編劇和如今的台灣漫改劇,竟有著神似與精神承繼之處—而差別當然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原汁原味的在地故事與鄉土,去承載我們最真實的台灣情感。
    Thumbnail
    avatar
    Mapless Vision
    2021-07-08
    Podcast趨勢大洗牌! 疫情下的Posdcast生態改變,看準風向先插旗先贏文:畢希琳 台灣Podcast因為這波疫情嚴峻,居家辦公通勤時間減少以及小孩在家時間增多等等因素,出現了第二次大洗牌,床邊故事,童話故事紛紛擠掉幾個大節目,Podcast儼然成為爸媽塞給小孩的奶嘴。 本來以為這波疫情大家都宅在家,Podcast會更蓬勃發展,但隨著進入三級警戒,生活型態的改變,Pod
    Thumbnail
    avatar
    shomanto
    2021-05-26
    從疫情看行銷忙碌如我,總算在自主封城的浪潮裡, 可以好好地擁有自己的時間練練文筆, 也順帶把腦袋裡的雜亂無章整理整理。 大家好,我是凱爾!! 一個不成材的鍵盤俠。 【面對明年2022的大選,你“被”行銷操作了嗎?】 在此不用“政治操作”這麼強烈的字眼, 畢竟我只是一個天橋底下說書的行銷人, 不想引戰或火自焚,
    avatar
    Kyle Huang
    2021-05-26
    疫情後網路行銷的趨勢~經歷了疫情過後,電商轉戰網路行銷勢在必行!!(因為待在家是最安全der) 根據大環境消費型態的改變,網路行銷越來越多人在做 那要怎麼樣能凸顯不同呢?! 那就是 接下來網路行銷的趨勢啦!!   像是↓ 【個人化的服務+AI技術服務】 EX.利用架設24HR的聊天機器人,隨時提供消費者幫助提升服務等~
    avatar
    森森
    2021-02-01
    從泡麵的產品演變看跨境行銷無論是颱風天、熬夜日、出國留學、或是要去西方國家進行長時間旅行,泡麵絕對是備品清單的top10,而泡麵起源可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之光唷~除了瞭解它的起源外,我們更可以從它多變的外型與口味,學習如何在跨境行銷的過程中調整產品形式,深入消費市場的小技巧。
    Thumbnail
    avatar
    Cynthia
    2020-02-19
    從日本趨勢看台灣房地產今年九月初,我又要到日本看看趨勢的發展,去年開始帶著一些朋友一邊玩、一邊看趨勢,今年也一樣會帶一些朋友前往,期待中...日本九州超值旅遊景點,隱含什麼觀光危機?> 自己因為常寫房地產趨勢的文章,私底下也會在Line與朋友聊到房地產、交換交換意見,到底台灣的房地產能不能買,我都會......
    Thumbnail
    avatar
    Jackie Chien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