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後感:COVID-19衝擊一年,誕生哪些新商業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回顧過去一年,因為疫情重新塑造社會風貌,產業與企業的趨勢與改變
  • 疫情加速舊產業跳脫傳統思維,去整合新科技、新產業
  • 消費行為與溝通模式因為疫情而有所轉變

作者想表達甚麼?

  • 3波大浪中,台灣民眾的生活是如何受到影響?
  • 疫情如何衝擊產業、改變市場的樣貌?
  • 歸納產業因應新常態的階段性改變

重點內容

沒人潮!實體銷售寒冬降臨
  • 為了減少群聚帶來的風險,開始減少外出用餐與逛街購物
  • 台灣百貨業卻難以倖免,出現了8.8%的衰退,是有史以來的最大減幅
「遠端辦公」的興起
  • 第二波大浪打上產業經濟,成為許多歐美企業必須適應的常態
  1. 起初,企業僅是鼓勵身體不適的員工在家工作,或嘗試減少不必要的差旅
  2. 接著,為避免員工群聚接觸,紛紛採取分流上班
分別安排各部門人員進辦公室的時段,努力減少感染的可能
  • 員工自家中移動到公司期間,仍充滿許多不可控的感染因素
  • 疫情在內部蔓延難被遏止,企業開始深鎖辦公室,調整組織運作模式,並採用各式數位化工具。
  • Google、Apple等科技巨頭,在3月起宣布讓員工遠離辦公室,改為在家上班
  • 遠端辦公浪潮,讓視訊會議成為主流,帶動視訊軟體Zoom活躍用戶在4月成長30倍
旅遊業慘淡,全球宅商機發酵
  • 不能出門、國境封鎖的情況下的第三波大浪
  • 世界旅遊組織(UNWTO)在2020年9月的報告中指出
疫情衝擊,今年前8個月的國際遊客入境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逾7成
  • 相反地,帶動了一波「宅商機」
  • 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
  1. 2020年9月宣布,預估在今年底前再增雇7,000人,以因應龐大的電商購物需求
  2. 台灣的PChome與momo購物網兩大電商平台,也都在第三季營收創下同期新高
救營收!企業拓展新業務、新產品
  • 大浪衝擊、市場高度不穩定,各產業為了存活下去,除了改變辦公模式,營運上也不得不採取相對應的策略。
裁員或是出售、關閉原有業務,無非是一個俐落止血的做法
  • 跨國飯店集團凱悅宣布裁員1,300人
  • 美國紐約百老匯劇院
自3月起停工、取消夏季演出
眼看美國疫情加劇,更宣布將關閉到2021年5月
  • 國泰航空集團
啟動重組計畫,於10月大砍5,900名員工
集團旗下的港龍航空也熄燈、走入歷史
  • 有許多公司不畏疫情、逆勢出擊
拓展新通路,就是其中一項關鍵戰術
  • 同為列印設備商的愛普生(Epson)戲劇性地與競爭對手富士全錄合作,雙方放下疑慮,將競業商品上架到自己的通路。
拓展新服務、新產品
  • 勤業眾信的調查報告顯示
「新業務與新產品」是消費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兩大投資方向,分別占78.6%和60.7%。
  • 健身器材大廠喬山
看到了居家隔離時的運動商機,大力推廣「魔鏡」新產品、做起健身課程串流
  • 好萊塢大片紛紛延後上映,威秀影城勢必得揣摩更多「空間應用」的可能性
  • 最受衝擊的航空業
推出了各種新奇的新產品,也甚至發展、整合了新通路來救營收
  1. 長榮空廚與全家便利商店聯名
  2. 將原先僅供應商務艙及貴賓室的牛肉麵,上架全家電商服務販售,台灣消費者可以在線上買到產品
  3. 星宇航空:周邊商品、中秋禮盒
  4. 環島偽出國旅遊
  5. 飛機改裝為機艙的主題餐廳等
台灣不利的地方
  • Twitter宣布未來全球員工都可以在家辦公之後
該公司的職缺搜尋量達到有史以來的高峰
全世界的人才都能透過遠端工作,獲得更多跨國工作的機會
  • 許多跨國企業也正在透過遠端會議,發展出新的工作模式
  • 當未來遠端工作來到台灣時
  1. 台灣的年輕人是不容易拿到這個工作
  2. 台灣沒有線上會議的壓力,可能讓人才在工作方式上,與國際趨勢走向分歧
  • 「新冠經濟(Coronomics)」:如何成為未來10年的經濟動能

個人心得

  • 疫情不只帶來壞處,加速科技融合至社會之中
  • 一個疫情兩樣情
  1. 許多科技新創,因為疫情崛起
  2. 科技、線上為主的企業 v.s 受疫情影響的餐飲業、服務業等
  3. 失業找不到工 v.s 缺工找不到人
  • 若不是大環境改變,許多企業完全沒有危機意識
  1. 主動跟被動變革的差異:對市場的對應能力
  2. 轉入線上、新通路的嘗試
餐飲服務轉作便當、冷凍食品、鍋底、外送平台等
  • 外送市場的崛起,減少部分的失業人群
  • 成本與營收平衡的考量思維
營收驟降,打破原先成本導向的過往思維
avatar-img
248會員
476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一年喝掉 546 億元的威士忌!3 張圖,看台灣怎麼躍升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1台灣人有多愛威士忌? 2蘇格蘭威士忌稱霸全球市場!台灣市占達 92% 3威士忌進口量成長!與包桶文化、獨立裝瓶、出口中國有關 4威士忌進口單價不斷提高,台灣人愈喝愈貴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把星巴克、路易莎當「假想敵」! 1.假想敵是星巴克、路易莎? 2.傳統早餐轉型為早午餐咖啡廳 3.不怕咖啡店搶生意,決勝在「體驗」 4.數位化:雲端POS系統&APP 5.成長主攻「複數店」,拚三年內店數翻倍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離開舒適圈,是我聽過最差的職涯建議之一!別亂逼自己的 3 個理由。 1.處於舒適區未必是壞事 2.跳脫舒適圈的反作用力,讓人生倒退走 3.大腦探索系統的三個弱點:厭惡約束、懼怕懲罰、放大恐懼 4.不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就不是你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這次分享文章為:RFM 模型怎麼用?將客戶價值分 8 種,挖出你的「黃金級」顧客。 根據RFM 模型,存在 8 種客戶,企業要從客戶結構中:減少重要挽留客戶,活化重要保持客戶, 挖掘重要發展客戶,最終產生源源不絕的重要價值客戶。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此次分享的文章為:想成為優秀的PM:你更需要的是「企圖心」,而非野心。 五項企圖心分別是: 1. 遠離舒適圈 2. 關注產品策略 3. 銷售附加價值 4. 專注客戶服務 5. 團隊執行能力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一年喝掉 546 億元的威士忌!3 張圖,看台灣怎麼躍升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 1台灣人有多愛威士忌? 2蘇格蘭威士忌稱霸全球市場!台灣市占達 92% 3威士忌進口量成長!與包桶文化、獨立裝瓶、出口中國有關 4威士忌進口單價不斷提高,台灣人愈喝愈貴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把星巴克、路易莎當「假想敵」! 1.假想敵是星巴克、路易莎? 2.傳統早餐轉型為早午餐咖啡廳 3.不怕咖啡店搶生意,決勝在「體驗」 4.數位化:雲端POS系統&APP 5.成長主攻「複數店」,拚三年內店數翻倍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離開舒適圈,是我聽過最差的職涯建議之一!別亂逼自己的 3 個理由。 1.處於舒適區未必是壞事 2.跳脫舒適圈的反作用力,讓人生倒退走 3.大腦探索系統的三個弱點:厭惡約束、懼怕懲罰、放大恐懼 4.不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就不是你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這次分享文章為:RFM 模型怎麼用?將客戶價值分 8 種,挖出你的「黃金級」顧客。 根據RFM 模型,存在 8 種客戶,企業要從客戶結構中:減少重要挽留客戶,活化重要保持客戶, 挖掘重要發展客戶,最終產生源源不絕的重要價值客戶。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此次分享的文章為:想成為優秀的PM:你更需要的是「企圖心」,而非野心。 五項企圖心分別是: 1. 遠離舒適圈 2. 關注產品策略 3. 銷售附加價值 4. 專注客戶服務 5. 團隊執行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尤其著重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社群軟體如何造成青少年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書中引用數據佐證,社群媒體的比較文化、虛擬互動的空虛感如何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作者並提出解方,例如限制校園手機使用,以及加強家庭陪伴等,呼籲社會重視此問題。
Thumbnail
溫水煮蛙其實不會發生,因為青蛙會慢慢感到熱而跳出去。相反,熱水可能會直接會把青蛙燙傷而逃不出去。而為什麼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盲點裡,卻沒有跳脫? 每個人都喜歡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但這樣的 「順思維」,是否讓我們劃地自限、拒絕改變?你相信嗎?
Thumbnail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我們因為疫情期間被迫改變而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以及供需消費,其實應該再經過10年才會逐步形成的。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尤其著重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社群軟體如何造成青少年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書中引用數據佐證,社群媒體的比較文化、虛擬互動的空虛感如何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作者並提出解方,例如限制校園手機使用,以及加強家庭陪伴等,呼籲社會重視此問題。
Thumbnail
溫水煮蛙其實不會發生,因為青蛙會慢慢感到熱而跳出去。相反,熱水可能會直接會把青蛙燙傷而逃不出去。而為什麼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盲點裡,卻沒有跳脫? 每個人都喜歡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但這樣的 「順思維」,是否讓我們劃地自限、拒絕改變?你相信嗎?
Thumbnail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我們因為疫情期間被迫改變而形成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以及供需消費,其實應該再經過10年才會逐步形成的。 
Thumbnail
对我这种喜欢在家上班的人来说,除非是自由工作业者,不然我必须谢谢疫情的爆发,大大改变了全球的工作模式。让很多公司认清到:“哦,原来我们是可以远程工作的。” 当然,这也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竞争。毕竟花一个高薪请本地人,maybe 可以请好几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才人。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