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沒上學的意外

2020/09/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勞民傷財的沒效行政,香港經歷了無無謂謂的第三波疫情,而那無良政府的狗官們還沾沾自喜,可憐香港莘莘學子被迫停課多月,即使中間復了課三個多星期也只半天而且所有活動暫停,包括午飯。
不完美也有錯漏,欣賞的是進步的態度和創意而非語法和修辭
女兒因升新學校,為母把心一橫在三月停課時把學退了,索性由她在家學習,靜待新學年開學。除了在家做一點中英數自學功課,女兒的體育課由行山取代;藝術課由畫畫和陶藝取代;音樂課嘛,找了個老師教她在線唱歌,和同學在一起扯嗓子,她就樂上半天,好好補回一點點失去了的學校生活。雖然未臻完美,但透過科技停課不停學,竟也有另一種投入。
退學也非說退便退,在海外看到疫情時已和女兒分析討論復課機會、海外感染、全球大流行等可能人性。女兒明言即使三月底或四月初教育局宣佈復課,她也不會立即上學:「我是很希望很喜歡上課,但我不想染病。」結果和她想好在家學習的計劃才把學退了。
自學課我是全新手,而且能力出名低下。外子問我有否信心應付得來,我說摸着石頭過河吧,最惡劣也只是放了七個月悠長假期而已。原本外子還着女兒回澳洲復課,幸好最後決定留港,因為後來澳洲爆發還得鎖國抗疫,學校也沒門了。而且我當時就隱隱感覺人生中少了幾個月不上學,孩子自由多了,就當來一趟人生罕見的在家旅行吧。
長遠的影響我也許仍未看見,但在家學習七個月,眼見女兒最大的得着是愛上閱讀:學校一向鼓勵閱讀,但閱讀的大前提是有時間精神和體力等廣闊空間方能成事。閱讀既是為腦袋創造空間,也得身心都有精神時間方能配合好。由於女兒長期在家又不用趕上網課,每天最少閱讀一小時,由最初的「龜速」閱讀至開學前都算進步神速。她由每天閱讀時不斷瞄着時鐘靜待一小時完結至抱書到日落也只不過是短短個多月光景。「媽媽,原來看書很有趣,我現在上廁所都得找書讀!」
讀的不是甚麼文學巨著名師雋語,也只隨她自己心意去挑。最喜歡偵探和冒險小說,讀着兒童版的Sherlock Holmes和Thea Stilton等我也由得她。中文書也有讀,而且讀得雜,算是暫時最理想的狀況。好不容易待至八月中開學,學校也順着同學們既要應付新校新同學又得隔着屏幕交流,一切都用心調整過。朝八晚三的上學時間累得眼球都繃緊了,老師們每課完結前除了給孩子放鬆一下,都會特意勸一句:stop looking at the monitor when school is off. Go grab a book reading or go drawing or running, avoid coming back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desk. 老師說一句好過父母唸百句,結果女兒做好功課後又抓着書本坐在沙發讀上一兩小時。
開學三星期後她高興地告訴我:「媽媽我覺得自己的作文有進步呀你快來讀一下!」看着短文,實在我認不出那是出自自己女兒手筆的。「真的大進步啊!是有供詞的作文?還是有例句參考?」女兒反了反白眼道:當!然!沒!有!那只七個月,哪來脫胎換骨?「但是那天寫中文,可能我看中文書不夠,我覺得有點吃力。」女兒和我最大分別是她很懂自省而我不會。「那追回多讀一點中文,你很快又會有明顯進步的!」她笑了笑,又埋頭為自己的文字獨醉一番。
為人父母清楚知道帶孩子都是和時間賽跑,很多時社會制度迫人目標為本,一家人不得已也要順着走。學習路上常見的糾結是:孩子不愛閱讀,我又沒有時間伴讀/給孩子時間看書,怎麼辦?學習時間因為做補充練習/課內外活動/温習應付考試等等七除八扣之下已所剩無幾,回家都累得倒頭便睡,閱讀變成窮奢極侈之舉。難得一個疫症大流行人人呆在家連上學上班都沒路時,塵封書櫃的書本們就向着自己招手。暫時沒有人知道大半年斷學對學子有長遠的好或壞的影響,但我個人比較短視,看到九月初孩子寫的一手字,我認為七個月沒上學的意外可以很有營養也很美麗:也許社交生活受阻;收入減少甚至歸零;親友少了見面;再未曾有事沒事都往街上跑去購物買一大堆沒完沒了的東西回狹小的家亂處放……但同時我們亦尋回或建立了自己和孩子的興趣。也許沒有疫情,給我七年正常速度的生活我都辦不到的事,七個月,女兒做到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161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