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事」獎學金@v@?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網址來自:立場新聞

我今天從立場新聞見到這篇報道,德大學於8月26日(星期三)發表了一個叫“不做事”獎學金,目的就是爲了鼓勵人類放慢脚步。我第一眼見到覺得好正,因爲我最想的就是不上班慢活。可是,德大學的意思真的是這樣嗎?我按了進去瞭解一下。


網址:https://edition.cnn.com/2020/08/29/europe/university-scholarships-for-doing-nothing-trnd/index.html

原來因爲Von Borries(a professor of design theory at the university and creator of the scholarship project)從這次影響全球的病毒影響之下發現我們停止忙碌不單只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了他人。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希望可以將這個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他人的態度放入抵抗病毒的時期。

Von Borries本身也是一位工作型的人,他希望可以從得獎者中學習如何將平時注重在成功和競爭力的思維變成相反,所以得獎者需要在勝出後寫一份關於他們的經驗。

他説的「不做事」 不是我們想的 「什麽都不做」,精確的說就是「不再做某些事」。這個理念是避免做一些事情可能對他人有利,但我們所做的事情,也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所以並不是「什麽都不做」。

參加者需要思考他們不想做什麽,不想做多長時間,爲什麽那麽重要去「不做那些事情」,和爲什麽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不應該做某事的人。參加者可以來自全世界的,去發表他們的理念。得獎者會有3位,參加時間由2020年8月26日到2020年9月15日。

以上就是我閲讀完網頁所理解到的。大家都不妨試試看。

我們一般都會思考「去做」什麽可以令自己生活好多點,「去做」什麽可以改變周圍,令周圍變得更加好。現在,卻是「不再做某些事」去令自己甚至四周的人事物都變得更加好。

「不再做某些事」這個題目非常有挑戰性,不再做一些對他人有利卻因爲自己行爲而帶來不好後果。隨時好多人都會有相同的想法,到時就是比較大家所寫的理念和做法。

發表時間會在2020年11月5日。大家有興趣,請踴躍嘗試,本人覺得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在疫情下做些特別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錦菜菜鍋
7會員
6內容數
這個故事是發生離我們所認知的地球好遠,好遠的地方,是在另外一個宇宙的星球上。有一天,有一團紫色的霧出現了在貓咪族的家,到底是什麽一回事~ 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雜錦菜菜鍋的其他內容
2020/11/22
最初,是因爲堂本剛而買了這本書來閲讀。多年後,重新閲讀這本小説的感受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0/11/22
最初,是因爲堂本剛而買了這本書來閲讀。多年後,重新閲讀這本小説的感受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0/10/06
個人文章 純分享一下個人的想法和感想! 平常的飲食對我來説是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
Thumbnail
2020/10/06
個人文章 純分享一下個人的想法和感想! 平常的飲食對我來説是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
Thumbnail
2020/09/23
打邊爐有沒有曾經為你帶來什麽陰影呢?
Thumbnail
2020/09/23
打邊爐有沒有曾經為你帶來什麽陰影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 How to do nothing: Resisting the attention economy Jenny Odell 2021 經濟新潮社 分類:論說--理論 ★★☆☆☆
Thumbnail
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 How to do nothing: Resisting the attention economy Jenny Odell 2021 經濟新潮社 分類:論說--理論 ★★☆☆☆
Thumbnail
疫情這一年,出門要戴口罩,染疫的同事不會在辦公室看到,很多人初嚐了遠距工作的滋味。 原本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因為疫情而發生了。 因此啟發了我開始思考,「我習以為常的觀念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疫情這一年,出門要戴口罩,染疫的同事不會在辦公室看到,很多人初嚐了遠距工作的滋味。 原本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因為疫情而發生了。 因此啟發了我開始思考,「我習以為常的觀念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每次回到有人在家,我都會去翻翻空屋筆記後面的留言,很久沒收到質疑聲了。 如果不用工作,不用賺錢就有辦法活下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一個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嗯....我啊。 為什麼要做這些不會賺錢的事? 因為很有趣啊。 這個問題可能更需要被討論吧。 畢竟
Thumbnail
「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每次回到有人在家,我都會去翻翻空屋筆記後面的留言,很久沒收到質疑聲了。 如果不用工作,不用賺錢就有辦法活下去,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一個白吃白喝的社會,誰還願意工作? 嗯....我啊。 為什麼要做這些不會賺錢的事? 因為很有趣啊。 這個問題可能更需要被討論吧。 畢竟
Thumbnail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語譯: 人生在世應當建立大事業,但不必勉強去爭取功勞勳賞,否則很容易遭到禍害,其實只要沒有犯下過錯便算是立下功勞了;救助別人或施恩惠予人,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更不要抱著希望對方能感恩圖報,要謹防不受到別人的怨恨,這才是莫大的功德。 賞析:
Thumbnail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語譯: 人生在世應當建立大事業,但不必勉強去爭取功勞勳賞,否則很容易遭到禍害,其實只要沒有犯下過錯便算是立下功勞了;救助別人或施恩惠予人,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更不要抱著希望對方能感恩圖報,要謹防不受到別人的怨恨,這才是莫大的功德。 賞析:
Thumbnail
義大醫院院長快樂醫師杜元坤說,「如果行善會讓你受傷,那就請受傷吧!」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或許過程中會受到許多人的質疑與不諒解,但只要是對的事,就值得去做! 知道自己在幹麼?為何要做這件事?為何要身處這個地方?不要盲從,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勇敢做自己。
Thumbnail
義大醫院院長快樂醫師杜元坤說,「如果行善會讓你受傷,那就請受傷吧!」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或許過程中會受到許多人的質疑與不諒解,但只要是對的事,就值得去做! 知道自己在幹麼?為何要做這件事?為何要身處這個地方?不要盲從,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勇敢做自己。
Thumbnail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奧斯卡.王爾德 我們活在一個比任何時代都厭惡發呆偷懶的文化中。工作、聯繫、資訊的持續湧流是這文化的常規,永無休止的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安靜的一刻。「什麼都不做」這種技巧正在逐漸消失,怪不得會有那麼多過勞的人。
Thumbnail
「什麼都不做才是世上最難的事。」——奧斯卡.王爾德 我們活在一個比任何時代都厭惡發呆偷懶的文化中。工作、聯繫、資訊的持續湧流是這文化的常規,永無休止的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安靜的一刻。「什麼都不做」這種技巧正在逐漸消失,怪不得會有那麼多過勞的人。
Thumbnail
轉場,給自己一些的停機時間。 2021年開始到現在,怠惰了快半個月,看起來超廢材的,前一周還度假放空去了。 度假?一般人會以為去山間海邊;放空?好像必須要去靈修打坐。告別惡靈般的2020年,我採取的是更「入世」的方式,住在喧囂鬧區、進入花花世界,冷眼靜觀他人和自己。 剛開始甚麼都不做,甚麼都不
Thumbnail
轉場,給自己一些的停機時間。 2021年開始到現在,怠惰了快半個月,看起來超廢材的,前一周還度假放空去了。 度假?一般人會以為去山間海邊;放空?好像必須要去靈修打坐。告別惡靈般的2020年,我採取的是更「入世」的方式,住在喧囂鬧區、進入花花世界,冷眼靜觀他人和自己。 剛開始甚麼都不做,甚麼都不
Thumbnail
一個人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就算擺爛也會消耗意志力,果斷決定「不」做什麼,對人生的助益可能超乎想像。 2020年,我「不」做的正確選擇和做了的錯誤選擇,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Thumbnail
一個人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就算擺爛也會消耗意志力,果斷決定「不」做什麼,對人生的助益可能超乎想像。 2020年,我「不」做的正確選擇和做了的錯誤選擇,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Thumbnail
「唔做嘢」獎學金 你瞭解了内容是什麽啦嗎?全球人也可以參加的獎學金,你會嘗試參與嗎?
Thumbnail
「唔做嘢」獎學金 你瞭解了内容是什麽啦嗎?全球人也可以參加的獎學金,你會嘗試參與嗎?
Thumbnail
不過一旦打破了假期的侷限,其實也就沒有所謂的「假期」 一整年都是你可以去衝刺、休息、檢討的時光,打破了這樣的思維,你其實更能去掌握生活的步調,不會有種「我今天可以不努力」的心態
Thumbnail
不過一旦打破了假期的侷限,其實也就沒有所謂的「假期」 一整年都是你可以去衝刺、休息、檢討的時光,打破了這樣的思維,你其實更能去掌握生活的步調,不會有種「我今天可以不努力」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