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顯擺得應付搪塞,導致回憶起寫週記過程便是痛苦。週記對我是酷刑,我在努力挑戰中,但我想寫週記可以強迫我去專注在指思考一件事。一直擱置著很大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幹嘛,希望有好心人能陪我一起討論。廢話說完了,以下正題:
我想像了很久很久,甚麼樣的題目可以讓我去堅持一年不要太快地去厭惡他,以下有根據不同時期的情境,勾起我興趣的三個議題:
- 金門動物之家
- 金門金城車站重建
- 針對住宅格局重新定義
金門動物之家
應該熟識我的都會認識我家那隻不受教的米克斯中型瘋黑狗,正是我在大二時因為心理寂寞帶回來陪伴我的小寶貝。當時帶牠回家的過程讓我萌生了想要做這議題的想法。
不知道有多少人去過金門的防疫所,說真的那個環境真是糟透了,真的沒有足夠對動物喜愛的人恐怕無法在那空間待超過五分鐘吧,後期蓋了一棟新建築,起初本以為能夠有個讓牠們舒適生活的空間了,但就我表面上所看到的大概只有辦公區空間變舒適了,阿值得嘉許的是分了一個小小手術室出來了(原本舊辦公室的情況是你在旁邊申請文件時可以看到獸醫師LIVE手術過程)。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13760
新建築將動物們生活的地方全部與一般名眾隔離了,我有偷偷跑去後面看過,*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籠子堆放整齊的關在一個個房間,實際情況因為我沒有要領養所以被告知了無法參觀,但事後我問了泰古,”比起原本半開放空間你要跟大家擠在一起,住在一間一間的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牠跟我說雖會被欺負但牠比較喜歡看的到外面,不是我在唬爛,牠真的這樣告訴我了。
其實防疫所人員(我有遇到的)看起來都是好人,也都是愛著這些浪浪的。帶泰古去打疫苗時剛好遇到一個搞威的叔叔,他告訴我每天還是會定時帶他們出去跑,金門一直是以齡安樂死的方式在管理著這群孩子,但真的沒有金費給他們更好的環境,來領養的大多是學生或是工廠主人,甚至有的學生繩在畢業那年再次拋棄。說真的金門地這麼大又這麼空,我本來以為會蓋出一棟足以變成台灣楷模動物之家,*殊不知看起來就是多了棟辦公大樓在那。
站在那個空間我很認真地思考了這棟建築的設計者是想著甚麼樣的情景在設計這棟建築呢,我不管怎麼努力地去美化,*我還是覺得或許只是為了有更多的空間去”囤放”更多的動物,我看到的是五星級的倉庫。
如果是我去操作,我想從讓人類有機會親近毛孩子們並得到與他們相處的知識與機會設為空間規劃的重要課題下手,以開放式動物之家為目標。(剩下的等議題確定了再繼續論述下去嘿嘿)
*為了避免資訊錯誤所以這兩天去了防疫所一趟,看見後方建築也逐一建起來了,形式與過去的一樣,狗狗們的環境形式跟舊犬舍是相同的但空間都是新的所以較乾淨,但因為後方兩但尚未建造完成因此還是好幾隻狗關在同一個空間內,但起碼不再是一小個籠子相疊的形式關住狗狗們。但比起這樣的收容方式我還是在腦還構想著若是能在這空間以開放式的方式照顧這些浪浪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金門金城車站重建
金門發車最密集的公車站-金城車站,四周臨接道路,寫著公車專用道卻有著來回遊蕩的汽機車,明明是單行道的小路卻成了雙向車道,金門繁忙道路之一的民生路跟支配這混亂交通的圓環。
以用路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公車真的是亂無章法的霸佔著路權,導致騎士都得冒險穿梭在車陣間,但仔細看一下實際用路權,明明是橫越金城最方便的道路卻劃分成公車專用道;但做為乘客,不得不說金城車站所在位置真是絕了,一下車就到了金門最繁華的地方,往下坡走便道了人人熟知的模範街,往平地走則有沿途的商店迎接著。
站在這兩種用路者的角度來看,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基地位置真的無可挑剔,那我所想的到的解決方案1.道路修正2.用建築物去改變路況。
而建築物本體有個非常有趣的,有個坑道口隱密地躲在了挑空大門旁的展示館,進入坑道前必須先從此入口進入,穿越展示館才會到地下坑道。三樓以上才則出租成辦公室。
高中時期我是公車通勤族,每次轉車時對我而言都是一個蠻有趣觀察時間,站在車站猜測著每個路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停留等待的人、跟流動到其他空間的人,停留與移動,這是兩件相反的行為同時發生在同一個空間裡,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設計一個車站,我該怎麼將「聚集空間」與「流動空間」在同一個場域表現出來?
金城車站建築物本體長得相當的方盒子,挑空的大廳感覺得出想要創造在這充滿流動性空間有想要形成一個聚集的感覺,但或許是因為高挑的天花板,導致整個空間相當的陰暗,而這陰暗的環境然我感覺好像所有流動在這邊都停止了,即便高度挑高了,卻有些壓迫而且無聊。
一樓大廳是個相當繁忙的空間,具有往民防坑道的樓梯,金門旅遊諮詢站,通往樓上辦公區的電梯,想上樓看診的市民(6樓為診所),等待公車的市民。仔細觀察便能看到各種不同目標的人群們,卻都被這陰暗空間壟罩讓我失去了想去觀察這空間的想法,若是能去改變這空間,把光影帶進,重新調整動線,改變個個空間的比例,會不會帶出更多有趣的分鏡。
針對住宅格局重新定義
哀。。。就是這題目,折磨著我。是我很想操作看看的題目,卻也不知該如何下手。我有乖乖去找去翻作品集(剛畢業學長姐的還沒看過),有乖乖做紀錄,有乖乖去看案例,有大概得知道要做到怎樣的規模,怎樣的深度。針對格局這件事在探討,去分析的人相比下偏少,所以就我目前所想的所看的大概描述一下。
二戰後住宅不論各國家大多都有共通特點:為解決人民居住問題而快速模組化建造而成,而台灣二建築技術大多都是由日本傳進(《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提到),在因應兩地氣候與文化的不同開始有了不同,但一樣會碰到的問題是,當初建造的那些質量較低的住宅,一般只能「一次性」使用,壽命大約只有25~30年,之後需要翻建重建。
我想切入的點有兩個:
- 目前住宅模式是戰後快速形成的,並沒有考慮到各文化的不同,但人們的生活在二戰後至今,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但卻沒有新的空間定義出現。最初會想做是因為在每次住宅設計時,都直觀的用已定意過後的空間去排配置,甚至沒有照著做會被質疑,而市面上的書籍也是照著現有個格局去深化的。像是你會聽到別人告訴你「這樣子的收納會讓你的房間顯得更加整齊」,但卻不會聽到「因為你在這裡進行睡覺行為,所以這空間被定義叫做房間」。可能上述句子會蠻看不懂的,但我想說的是,房間是甚麼?我該怎麼去解釋他,為甚麼是房間 ?能睡覺就是房間嗎?或是...睡覺行為應該要是在房間嗎?這空間是怎麼被劃分出來的?
- 目前的格局在規劃上皆以平面圖去操作,但柯比意於1926年間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其中的自由平面與自由立面是我想再去操作的。在馬賽公寓及柏林公共居住單元可以看到操作後結果,兩棟作品差異在於柏林住宅幾乎沒有其他生活設施,公寓實質上唯一做城中城。當初柯比意是因為因應工業化導致城市快速人口成長,生活品質下降而建造的(18世紀中葉~二戰)
前期操作:
-住宅的發展過程,可以知道為什麼要這些記既有空間
-研究現代人生活模式
分享一本我打瞌睡很多次才看完的一本書,蠻少數在講格局形成的一本書
以下簡單敘述一下格局的演變史:
-承襲穴居時期,在一個空間裡解決所有的行為,,以火為中心。(前庭、主室、廚房)
-開始區分出前室與主室的概念,防範對象為野獸。(前庭、前室、廚房、主室)
-較為複雜住宅平面逐漸構成,以「前庭+前室+主室」組成,開始有了非直線的排列組合。人類開始聚集而居,防範對象從野獸提升到民族。此後開始漸漸發展出莊園形式的建築,人類也開始劃分出高貴平賤。
剩下的之後議題選定後補充...
期望結果:理出一套適合我們的住宅,然後...?
上篇說要確定好大方向,我確定好了三個大方向應該算有達成目標吧...還乘於3倍,這應該不是在欺騙自己。
下篇目標是決定好final議題,以上。